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信息关注企业在环境、社会、治理方面的绩效,是具有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近年全球兴起的可持续投资便是通过平衡传统投资与ESG的见解来创造价值,以改善长期投资回报。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ESG信息愈来愈受各方重视,政府、监管机构、交易所等加大力度推动ESG发展,强化对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监管。  相似文献   

2.
<正>2023年2月22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发布的《企业碳中和目标设定、行动及全球合作》报告收录了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粮集团)“替代粮共线加工生产燃料乙醇技术”科技创新案例,这是中粮集团ESG实践的一个生动缩影。作为全球农粮行业龙头企业之一,中粮集团面对全球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3.
<正>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浦发银行)践行ESG可持续发展理念,自2006年发布中国银行业首份社会责任报告以来已连续17年发布该项报告,持续打造“浦发绿创”品牌,以绿色金融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成为唯一入选《财富》杂志“2022年中国ESG影响力榜单”的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4.
史巍娜 《企业文明》2023,(4):102-103
<正>ESG是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单词首字母的缩写。作为一种防范社会环境风险、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和投资新理念,近年来,ESG已逐渐成为国际共识。ESG所奉行的“共商共建共享、开放绿色廉洁、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等原则理念,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在宗旨、目标和行动等方面存在许多共通之处。践行ESG理念,探索建立既符合国际规则、又具有中国特色的ESG体系,对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服务我国“走出去”企业,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2023年3月29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海油)发布《2022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这是其2005年开始发布社会责任报告、2016年开始发布ESG报告以来,连续18年按照国际领先标准全面披露公司在企业管治、安全生产、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6.
<正>2022年6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移动)发布《聚力科技创新引领数智发展——2021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这是中国移动连续第16年发布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作为中央企业中最早系统开展社会责任管理实践的企业之一,中国移动从管理、实践、披露三个层面持续完善ESG管理体系,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指标,全面、扎实履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
<正>2022年,ESG(一般指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在中国的主流化进程疾步前行,受到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关注。从国务院国资委成立社会责任局和制定印发《提高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建立健全ESG治理体系提供目标和指引,到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指引》,明确要求将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ESG)信息纳入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沟通内容;从国际可持续准则委员会(ISSB)与ESG密切相关的两份标准草案面向国内各类企业广泛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8.
ESG倡导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的协调发展,旨在引导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服务社会与绿色发展,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综合价值的最大化。在国家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指引下,ESG理念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在推动企业可持续增长、促进全社会高质量发展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中国移动高度重视ESG的建设,将ESG理念与贯彻落实党中央“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有机结合,着力夯实信息通信业作为国民经济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产业的地位,打造党和国家可依靠、可信赖的网信事业“大国重器”。  相似文献   

9.
<正>引言当前,企业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企业主体需要更加重视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凸显“碳达峰”“碳中和”这一ESG管理的核心议题。从国内外企业ESG信息披露中有关双碳方面的内容发现,不同企业对ESG价值的前瞻性和实践的主动性尚存在不平衡、不协调,国内外关于ESG数据评级和信息披露,在法源、组织使命、法律身份、评级主旨、产品与服务、模型与权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新能源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在“碳达峰”“碳中和”双碳背景下ESG表现日益受到重视。文章以2017-2021年A股新能源上市企业为样本,采用回归分析法,通过固定模型,研究分析ESG表现、内部控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ESG表现越好越有利于提升新能源企业价值;新能源企业的内部控制效力越好也越有利于提升企业价值;ESG表现与内部控制存在双向促进作用,而内部控制更是可以通过改进企业的ESG表现提升企业的价值;此外,通过异质性检验得出不同所有制、不同董高兼任情况下企业ESG表现、内部控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1.
ESG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理念,也是基于“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的价值判断方法。2019年我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可以说ESG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A新能源电力集团(以下简称“A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结合本集团的长期发展规划,实施了将ESG体系纳入集团发展战略的管理变革。在此背景下,A集团财务部门也提出了一系列的财务管理变革策略,涉及财务战略、预决算、信息化建设、碳交易、投融资决策、税务透明度等方面。本文结合ESG的概念、实施ESG的意义、A集团实施ESG项目的背景,对A集团的财务管理变革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总结,旨在促进财务管理者更好地践行ESG理念。  相似文献   

12.
<正>2022年8月29日,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简称阿里巴巴)正式发布《2022阿里巴巴环境、社会和治理报告》,这是阿里巴巴继连续15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之后发布的首份《ESG报告》,展现了其对于环境保护、均衡发展、公司治理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与行动。该报告承诺:将通过全面的财务和ESG信息披露,帮助公众认识和理解阿里巴巴业务的健康度与发展的可持续性,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ESG关注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等因素,将企业评价从财务指标领域拓展至非财务指标领域,并具有强大的投资导向功能,是“双碳”时代可持续发展的新主流。我国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顶梁柱”,在ESG理念和“双碳”目标的践行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中国经济“压舱石”和“顶梁柱”的国有企业,承担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责任。国有企业如何更好地响应国家政策、带头践行ESG理念、  相似文献   

14.
陈澍 《价值工程》2023,(4):130-134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逐步落实,企业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不仅是投资者关注的重要信息窗口,也将影响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选取2015-2021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ESG质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ESG质量有利于提高企业价值。进一步研究表明,该促进作用对国有企业和非重污染企业的影响更加显著。基于研究结果,本文从企业和政府两方面提出了建议。文章从微观层面为ESG提高企业价值提供了理论和经验证据,对于促进企业管理者关注社会责任建设和政府制定ESG有关披露政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以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为主业的中央企业,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节能)秉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宗旨,将ESG理念深度融入公司发展战略、治理和运营,持续构建“3+3+1”绿色低碳产业格局,为推动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起步、发展和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中国节能所属企业700多家(其中上市公司7家),  相似文献   

16.
孙梅  李健源 《财会月刊》2024,(4):107-114
ESG作为引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评价方式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因此进行ESG合法性研究对于解决企业实践和利益相关者判定难题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双元合法性理论构建了“理论假设—约束条件—主体与类型—应对方式与获取工具”为逻辑的ESG合法性理论研究框架。以“适应合法性”和“战略合法性”为视角,理论研究框架包含:社会契约、企业公民和信息传递三大理论假设;行为(四重底线)、时间(熵变与代际)和空间(生态承载力)三大约束;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两大合法性主体;ESG规制、规范和认知三种合法性类型;企业面对ESG合法性压力产生的逃避、对抗、妥协与主动四种应对方式;将ESG信息披露作为合法性重要获取工具。  相似文献   

17.
<正>韩国三大跨国企业集团之一SK集团(简称SK)倡导企业积极主动创造社会价值,摆脱被动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创建并实践ESG经营核心指标体系、构建碳减排九大生态系统、向碳中和业务转型和治理模式变革,持续演绎“幸福经营”的ESG故事,为利益相关方的幸福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11~2021年刊发在FT50期刊上的CSR和ESG研究文献作为样本,利用文本挖掘、描述性统计及可视化统计分析等方法对CSR的“前因”“后果”及ESG研究内容进行热点主题识别和述评。研究发现,近十年的CSR相关文献以实证研究为主,研究内容不断丰富完善。在CSR的“前因”研究方面,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微观层面的公司治理因素(如首席执行官、董事会等),以及宏观层面的媒体和法规等方面。在CSR的“后果”研究中,文献主要关注企业财务绩效、公司价值等财务指标,以及员工、管理者、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方面。相比之下,由CSR演变而来的ESG研究文献数量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ESG评级、ESG投资以及与财务绩效相关的主题上。基于以上分析,对CSR和ESG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更深入地理解和应对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ESG是“环境”(Environment)、“社会”(Social)、“治理”(Governance)的缩写,是对企业经营状况、经营风险的综合性分析评价标准。近年来国际层面关于ESG的讨论持续升温,多家著名评级机构已经围绕这一标准制定了相应的评级方案和信息披露指引。在我国,《ESG评价标准》等标准性文件的制定和发布使得ESG这一概念同样引发了讨论。而随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2022年8月对其2016年发布的ISO37001号《反贿赂管理体系》发布《反贿赂管理体系手册》,反商业贿赂又一次成为了国内外企业和评级机构高度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捕风捉影     
《人力资源》2010,(7):48-48
“官本位”制约人才创新 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的“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0)”称,我国虽然已经进入人才资源大国之列,但是主要得益于巨大的就业人口规模,而非人才资源的平均可持续文化素质。其后果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步履艰难,空喊口号许多年,却缺乏坚实的人本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