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碳经济是工业化后期出现萌茅的新的经济形态的一个重要特征,包含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一系列新内容.低碳经济是适合我们当今社会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也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低碳经济以应对化石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低碳经济的实质是通过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规模使用可再生能源与低碳能源,大范围研发温室气体减排技术,转变能源结构,减少污染的排放,建设低碳社会,维护全球的生态平衡.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新的产业革命,涉及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国家权益和人类命运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化工科技市场》2008,31(12):45-46
“中美绿色能源论坛”在京召开。 全球变暖、生存环境恶化、化石能源的枯竭,是人类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由此,发展绿色能源,建立新的能源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成为人类努力的方向,绿色经济将成为新经济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3.
<正>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实质是要建立新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以最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最大的社会产出。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节能,强调节约使用能源和减少总的能源需求;二是改善能源结构,降低单位能源中碳的含量。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以限制排放温室气体已逐渐成为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气候灾害频发。这与人类过度地消耗化石能源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虽然能源给当代人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舒适和便利,但是全球能源消耗量持续增加的趋势不仅使世界能源供应面临严峻的挑战,而且给全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带来巨大的压力。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制定本国能源战略和政策时,已将环境因素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不少国家的能源战略强调,以发展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实现《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温室气体控制目标。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风险与危机分析中心主任波尔菲利耶夫教授指出:“受气候波动的影响,世界各地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进而引起经济条件的改变,甚至在不久的将来形成新的世界经济。新的技术  相似文献   

5.
陶磊  孙利芹 《商业时代》2012,(1):112-114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中国的能源消费自1994年超过了国内能源生产,导致能源进口的扩张。同时,能源消费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对环境产生日益严重的危害。因此,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减少对能源的依赖以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环境成为经济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研究了中国能源价格波动对能源强度的影响。通过静态均衡分析和动态非均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能源价格是影响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且二者关系受经济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销售与管理》2009,(9):26-27
近年来,由于世界能源消费剧增,生态环境的恶化,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城市话题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到底什么样的城市才是最适宜人类生活?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的全球环境问题中,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是世界各国环境经济政策的重要导向。福建省作为海西经济区的主体,经济发展迅速,能源消费量增加,由此产生的温室气体增多是不可避免的事实。文章对福建省2000—2015年的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进行了测算,并进一步给出了分析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商》2015,(15)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全球变暖所引发的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正日益摧残着人类社会。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便是以二氧化碳、甲烷为代表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旨在解决全球变暖问题,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对改善生态环境,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上达成了共识。在实践中通过碳交易体系来减少排放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使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但是在碳交易中仍然面临诸多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气候恶化和能源面临危机的背景下,调整能源利用结构以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能源和经济的发展方向。低碳经济的实质就是降低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本文研究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能源消费现状。研究表明,我国能源消耗总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呈现富煤、少油、短气的特点,煤消费依然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占有最大比例。为此需要加强政府的环境管制,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环保产业,最终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刘洪慧 《致富时代》2011,(10):15-16
随着经济的发展,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气候变暖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中国作为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走低碳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如何转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自工业化以来,人类以碳氢化合物高排放为代价的经济增长,已使全球每年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排放远超过地球容纳力,对全球环境、经济,乃至人类社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已经严重危及人类生存。城市一方面是创造人类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核心,另一方面也是改变生态格局、大量消耗资源能源、导致温室效应等问题最为集中的地方。低碳发展不仅是城市自身的问题,同时也是全局性的问题,需要从城市发展定位、政策体系、技术保障、产业调整和低碳消费多方面协调配合,才能有效突破目前存在的诸多难题。  相似文献   

12.
刘晓军 《商业会计》2011,(26):57-58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方式,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节能减排,开发、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公司实践     
《WTO经济导刊》2009,(8):12-12
2008年通用电气温室气体减排13% 根据通用电气最新的年度报告,2008年通用电气实现了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30%的强度目标,并且在努力减少其能源强度和整体温室气体排放量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低碳经济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日益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和重视。虽然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但我们必须重视其重要性,逐步促进经济发展向低碳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5.
全世界工业的发展,使得能源消费剧增,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迅速消耗,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产生明显变化,致使人类社会受到严重威胁.所以,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源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预计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将提供世界主要能源的20%-40%,到2100年将提供30%-80%.  相似文献   

16.
由温室气体的随意排放而引起的全球气候异常变动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和经济的不利影响,很多国家逐渐转变了经济发展模式,即由“高投入、高能耗、低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节能减排就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引发的石油危机,导致了全球对能源的忧思,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主要的石油进口国,开始重视能源节约利用,提倡提高能源效率:同时,温室气体过度排放引起的全球变暖,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在当时并没有关于碳排放国际上统一的意见和协议,许多欧盟国家就采用了自愿减排的方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低碳经济模式认定为应对全球气候问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其中碳交易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尤其是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提供了有效的市场运作机制。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经济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坚持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是实现"调结构、转方式"必由之路。为此,中国应争取掌握交易市场的是价权;构筑自主创新体系;战略性调结构与转方式。  相似文献   

19.
全世界经济在快速发展中,也造成了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降低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共同目标,解决全球气候变化。国际排放贸易是通过市场经营的方式解决气候问题,进而保护环境,国际排放贸易是国家之间的温室气体买卖交易,将温室气体作为产品,一方可以向另一方购买温室气体,进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本文就将对于国际排放贸易的发展趋势分析,探索我国经济建设中受到的影响,进而为我国应对国际排放贸易提出相对应的意见,让我国在国际排放贸中占据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20.
低碳经济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为目标,并以构筑低污染、低能耗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其中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发展低碳经济对所有国家而言,不仅仅只是应对气候变化、承担国际责任的问题,而且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低碳”不再只是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