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在日常生活中,新媒体相互结合,深入社会末梢,成为公民利益诉求的新平台。同时,新媒体的迅捷性、匿名性、交互性等特征使公民在进行利益诉求时也会带来许多弊端,甚至产生“群体极化”现象,导致网络无法成为公民有序进行利益诉求的常态,对社会的潜在破坏性也值得忧虑和警惕。研究新媒体背景下公民利益诉求的弊端,有助于相关部门了解民情、听取民意、集中民智,同时为新媒体立法提供参考,进而有效地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
网络舆论监督作为网民积极发表自己意见的方式,汇聚众多民意。在对公共问题的探讨中自然渗透着权利、自由、民主、平等等基本价值准则,表达社会公众共同的利益诉求,形成广泛的政治参与,对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我国的公民社会,作为改革开放的副产品,对网络舆论监督未来的健康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从公民社会的理论来考察网络舆论监督或是从网络舆论监督的角度考察公民社会,理性审视二者的相互关系,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结构的发展和成熟。  相似文献   

3.
肖剑 《理论观察》2011,(3):22-23
网络民意是网民群体通过网络平台制造出来的舆论,这股舆论夹杂着强大的威力,发挥着新闻媒体不孔不入的社会监督作用,极大地增强了"第四种权力"的功效。如此重要的一股力量的缘起和生成原理直接关系到公共政策的变迁。网络民意形成于特定心理环境下的网络个体的自我心理平衡诉求,通过网络表达可以更便捷的回复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4.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空前高涨的自发式民意表达对地方政府的管理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地方政府必须重新审视与完善回应社会诉求的机制。本文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服务理论,从回应性机制的内涵与意义出发,引用典型网络案例分析当下地方政府回应性机制面临的一些挑战,在此基础上从机制构建的外部条件、动力、保障、运行四个方面探讨了构建地方政府回应性机制的方式和途径,以此增强地方政府对网络民意和诉求的回应力,提升地方政府的公共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5.
占美柏  朱江鹏 《特区经济》2013,(12):224-225
微博作为"个人信息即时综合共享平台",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社会,其影响力已无处不在。作为政府与普通公民交流的一种新形式,微博的出现使得政府与公民的互动相较以往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也为公民社会的构建开辟了一条新道路。作为网络时代崭新的政治参与形式,尽管微博问政在拓宽公民政治参与上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在此过程中它开通了网络民意表达的新渠道,为公民提供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藉此调动社会各阶层的力量,为构建公民社会打开了一扇大门。  相似文献   

6.
有效处理“网络反腐”的意义,史在丁打通民意表达的制度通道。去年底,一项网络在线调查结果显示,公众最愿意选用的反腐渠道中,75.5%的人选择了“网络曝光”。既然网上举报与投诉已经成为公众表达诉求的重要渠道,那么,对这种公民诉求的回应,  相似文献   

7.
网络民意是一个新兴的热点词汇,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逐渐成为了民意宣泄的主要渠道。在法治社会中,网络民意也具有特别的法治价值与意义:一方面它折射出社会民主参与的程度与状况,给了公民民主训练的机会,公民在负责任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的同时从而也培养了公民的民主素养;另一方面它跟踪热点事件、监督政府行为、关注司法正义,通过对具体法治事件施加影响,往往表现出民主参与对法治进程的巨大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网络民意是互联网时代民意表达的新形式,是现实民意在虚拟空间的延伸。网络民意的生成和流通依托于互联网与网络传播技术,网络媒介的传播结构和传播属性决定了网络民意具有民意表达主体的匿名性与平等性、表达方式的便捷性与符号性等特征。网络民意表达具有优化传统民意表达的主体结构,鼓励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等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
网络民意是一个新兴的热点词汇,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逐渐成为了民意宣泄的主要渠道.在法治社会中,网络民意也具有特别的法治价值与意义:一方面它折射出社会民主参与的程度与状况,给了公民民主训练的机会,公民在负责任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的同时从而也培养了公民的民主素养;另一方面它跟踪热点事件、监督政府行为、关注司法正义,通过对具体法治事件施加影响,往往表现出民主参与对法治进程的巨大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凝 《魅力中国》2010,(23):25-25
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公民政治参与不断扩大的过程。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公民政治素质的积累及其政治诉求的增加,我国公共管理者开始认识到公民参与的重要性,并在政治发展过程中,将公民参与逐渐应用到政治实践中去..公民通过各种合法途径表达其利益诉求,使政府政策贴合民意。虽然公民参与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其作用的发挥却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因此,公共管理者只有对公民参与的作用进行辩证分析、理解,在引导其发挥建设性作用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规避其避端,使公民参与充分的挥其最大效用。  相似文献   

11.
今年以来.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迎宾街全面推行民情民意分析会制度.畅通民意诉求渠道.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在22个社区全面推行民情民意分析会制度,建立了民情民意收集、梳理、反馈、督办机制,使合理的民意诉求反映有渠道、办理有方法、督查有制度。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12.
网络社会成为推动公民成长的不可忽视的力量,它激发了人们对公共生活的关切,推动了公民意识的培育,提供了公民实践的新平台。在此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推动公民成长,必须对影响网络公民社会建设的消极因素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些因素包括:网络匿名性特征增加了权利诉求的甄别难度并容易诱发权利膨胀;权力的自负对公民权利表达的限制;不可忽视的商业化力量的侵蚀。  相似文献   

13.
李妍 《理论观察》2011,(1):31-3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不断推进,公民社会开始破壳成长,并在传统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之外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宽容的领域。公民意识的觉醒,为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由于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和普及,“网络政治参与热”已悄然兴起。公民通过网络讨论公共政治问题,表达政治利益诉求,对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二者的良性互动,推进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光荣 《乡镇经济》2013,(4):105-109
网络已经成为民众表达利益、权利诉求的重要通道。我国现有的网络民意吸纳渠道主要包括政府门户网/政府一新闻门户网的网络民意吸纳模式、两会代表的网络问政、政府的网络信访模式、网络舆情监测模式和政务微博模式五种模式。但是在现实中,网络民意有着自身的缺陷,公权力也面临着各种困境,这些缺陷和困境致使网络民意的吸纳机制出现了不畅。作为政府,应该在方法层面,优化网络问政平台的建设;在战略层面,要推行网络协商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15.
公民社会因素自在中国破壳之后,其力量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壮大,其成长的“助推器”也随着客观环境的优化而增多,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即是网络媒体的发展.网络作为公民社会建设的有效平台,是一种新型的公民社会建设渠道,就其对公民社会建设的作用而言,应该同时看到它的建设性和破坏性、发展空间广阔性和现实局限性.文化建设新时期国家对网络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必然会使公民社会建设的网络途径得到优化和完善,从而使网络条件下的文化建设新时期成为公民社会建设的重要机遇期.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互联网正改变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逐步成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须臾不能离开的条件。以互联网为载体而兴起的电子政务、网络问政、网络民意表达和网络舆情监督,更是在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广泛而真实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从而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7.
国家的发展一定要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是继十七大后,十八大又着重强调的执政理念:要充分地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参与权"成为政治话语体系中的最大亮点。公民利益表达概述作为国家转型期民意表达愿望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近年来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所谓的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公民社会的视角来探讨网络围观这一新生的社会现象。拟从公民社会的基本特征开始,说明网络围观现象正是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并且从多方面论证网络围观对公民社会建设的积极意义。同时分析网络围观的诸多不足之处,探讨网络围观的规范引导对策。  相似文献   

19.
马宇飞  梁荣武  王倩 《黑河学刊》2011,(3):48-50,52
自中国近代以来,"民主"纷杂地舶进,诚然"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但对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受专制人治影响至深的中国,其"民主之路"究竟"路在何方"?而现代中国的"公民社会"却在悄然兴起,并对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日渐浸透、约束与制衡。同时",摸着石头过河"的部分中国学者也逐渐审视到了"自由主义协商民主",在中国趋向"公民社会"的宏观背景中所具备的理论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以学生为本"是高校科学发展的核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利益诉求,突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使所有学生健康成长,成为成熟的社会公民,为他们进入社会做好充分准备,这就决定了高校办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方针。从七个方面就高职院校如何真正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着实提升高职教育质量做了一些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