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徐云龙 《新西部(上)》2013,(7):107-107,93
宋代十分重视恢复汉族服饰传统,强调“恢尧舜之典,总夏商之礼”。“程朱理学”在当时的哲学体系中占有统治地位,对服饰产生了重要影响,宋代服饰呈现出质朴、典雅的“理性之美”。  相似文献   

2.
侯丹 《魅力中国》2010,(29):297-297
宋代理学在整个理学史上处于原初阶段。作为一种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思潮,它与宋代文学有着必然的联系:理学与文学一旦结合,就生长出具有理学特色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本文尝试探讨的就是在宋代理学影响下的文学创作和批评(以诗歌为代表)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荷马史诗作为古希腊早期的文献资料,对探索早期古希腊文明的全貌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史诗中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服饰,则对窥探当时的社会风貌和经济文化发展情况有着抛砖引玉之作用。现拟以史诗中服饰作为研究视角,依托荷马时代的大背景,以荷马史诗为依据,就荷马时代的服饰风格、服饰类型等层面进行剖析,力求系统地还原荷马时代的服饰艺术风貌,从而帮助人们更加清晰地了解荷马时代的社会生活面貌。  相似文献   

4.
论宋代工艺美术清淡雅致的风格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的工艺美术使人感到一种清淡雅致的美,从美学角度看,它的艺术格调是高雅的。它的出现与形成是宋代政治气候与社会生活共同影响下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姜琳 《魅力中国》2011,(14):293-293
通过对网球服装发展变化的分析,总结出运动服饰发展的趋势和原因。随着体育产业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运动服饰已经不再是从前单纯的功能型服饰而向大众化,时装化的方向发展,逐步进人到人们的生活当中。  相似文献   

6.
服饰是社会心态变化的晴雨表.新中国初期,旗袍、西服等装束逐渐在社会生活中消匿,以列宁装、干部服为代表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服饰广为流行,并在城市中出现了罕有的服饰趋同的现象.这种现象深刻反映出了该时期种种特有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7.
从《桂海虞衡志》看宋代广西的文化和社会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海虞衡志》记述了宋代以广西地区为中心的自然地理、山川名胜、动物植物、矿产资源、少数民族及中外贸易等情况.透过《桂海虞衡志》的零散记述,我们可以从微观的视角解读宋代广西地区的文化和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8.
郑艳 《新西部(上)》2007,(7X):174-174,177
服饰是社会心态变化的晴雨表。新中国初期,旗袍、西服等装束逐渐在社会生活中消匿,以列宁装、干部服为代表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服饰广为流行,并在城市中出现了罕有的服饰趋同的现象。这种现象深刻反映出了该时期种种特有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9.
自宋明以后,理学思想成为封建专制社会的官方哲学。但到了近代,随着格致之学的兴起,心性义理之学的衰落,以及社会历史的动荡、制度的变迁,近代思想家们从不同的视角与目的出发,对理学思想进行了有史以来最猛烈的批判,于是以理学为主流的官方哲学随政治机体的坍塌而终结于近代中国。  相似文献   

10.
朱兰香 《魅力中国》2010,(34):117-118
我国古代的服饰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朝各代生活的缩影,传载着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信息,是帮助我们从事古代历史研究的线索之一。因而对于古代服饰的研究有着现实的必要性,随着考古技术和科技的进步,也让我们对服饰研究具有的更高的可能性。本文在立足于既有文献的分析基础上对唐代女子服饰进行描述性的研究,通过对唐代女子服饰的研究是理解唐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相似文献   

11.
占卜作为一种曾经广为流行的文化现象,源于神灵崇拜,出于对天灾人祸的恐惧心理和对趋吉避凶的急切企盼,人们采用多种迷信手段,推断吉凶祸福.这些迷信手段统称前兆迷信,又称占卜.而在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当时在开封这个百万人口的城市,卜者竞"以万计",所占比例之高实属惊人.从事占卜职业之人"由于北宋社会生活的需要,竞形成一支庞大的队伍,从四面八方涌入东京,或设肆,或游说,到处都有他们的活动."[1].由此可见占卜作为人们的普遍行为,曾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到宋代社会生活包括的方方面面,当然也会渗入到开封的民俗文化,并至今仍有遗存.然而,对于宋代的占卜,迄今为止尚无专文论述,而且关于开封民俗文化中的占卜文化的研究也很少见,很多民间占卜术还面临着即将遗失的危险.有鉴于此,本文拟对宋代占卜术在开封民俗文化中的独特题现以及当今遗存来探索开封曾兴盛一时的神秘的占卜文化,以展现开封民俗生活的独特民风民情.  相似文献   

12.
中国千年的服饰制度顺应着中国传统地制器尚象思维并服务于政治体制。早在周朝就形成具有政治色彩等级区分的冕服制度,但除去政治因素,服饰形制的变化同样也体现着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情趣与精神风貌。比如,唐朝在经济文化昌盛的大势下,服饰艺术决不局促于原有基础上添枝末叶的变化,容天下一切可容,带来唐代服饰突破性的变化。女子领口开敞露胸,并有女子穿胡服之风以求新意。而宋代理性思维的回复使服饰又回归于内敛含蓄之势。随着时代的演进,中国传统服饰装饰艺术和服饰审美方面也呈现出变革的延续性和独特性。  相似文献   

13.
赵璞 《魅力中国》2014,(20):121-122
彝族服饰是彝族生活的写照,历经长期的演变,逐渐体现了它的社会功能,彝族服饰具备了不同支系外传识别功能、职业标识功能、地位识别功能、年龄识别功能、婚否识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王盈  班晓青  常雪梅 《魅力中国》2014,(13):120-120
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有精神文明的含艾,是一种社会成员普遍心理情感和民族精神实质的文化形态。藏族服饰文化,是盛开在雪城高原的一朵奇葩。一方面体现了藏族人民历经数千年在青藏高原上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的物质文化.另一方面也灌注了藏族宗教的深刻精髓以及藏族人民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向往。本文根据藏族服饰的文化内涵及基本特征.从服饰色彩、服饰的图案纹样、服饰的佩饰以及服饰中数字的广泛运用几个方面.来探讨藏族服饰文化内涵的基本特征及其所体现出的理念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88年,在金上京故都一带,发掘出土金代齐国墓,已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年以来的重大考古发现.棺内所葬金代齐国王及其合葬女性二者身着完整、穿戴有序的衣裳冠履带,直接填补了金代服饰研究的空白,诸多金代服饰及宋代金锦更为世所罕见.现场丝织品整体提取很困难,保存到现今很不容易,现场加固和保护措施十分重要,否则服饰无法完整保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服饰是一个社会、一个阶层的思想和文化的反映。18世纪初期,英国贵族时尚的追求,直接影响了其它阶层的社会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及其价值观念,从而以此来巩固了自身的社会优势。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是一个中西文明交融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民国时期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变的直接特征。服饰作为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表征,可以看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剧变,也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和审美情趣。随着新史学兴起,更多的学者注重眼光向下的研究视角,大众的日常生活进入研究者们的视线,民国时期服饰变革研究更加丰富。通过对这些研究的系统梳理,力求展现新世纪以来民国服饰的研究全貌。  相似文献   

18.
宋代提点刑狱司是统辖一路司法、监察等事务的重要地方政府机构。在宋代历史发展中,它逐渐兼领劝农司、河渠修造、保甲司等机构,因而在地方农业发展、农民生活保障、农村基层社会控制与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劝课农桑到兴修水利、赈救灾民、减免赋税、移风易俗等,无不体现着统治者利用提刑司来促进地方三农建设,缓和阶级矛盾、稳定地方统治的意图。提刑司对保甲的校阅、管理和对盗贼的残酷镇压,也体现了宋代统治者对乡村基层统治的严密化。提刑司等地方机构一专多能的职能设置和双管齐下的管理模式在宋代三农乃至其它事务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其制度设计的有效性,也为明清后世所继承和沿用。  相似文献   

19.
唐代是自汉代以来又一个社会环境较为稳定的时期,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在这一时期有了一定的发展,为饮食原材料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宋代繁荣的城市生活也自此而起.本文拟从唐代饮食原材料市场的从业人员、服务对象和市场管理三个方面探讨唐代的饮食原材料市场,以期从其中一个方面对唐代城市生活有一定了解,从而发掘对当代饮食材料相关经济领域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宋代提点刑狱司是统辖一路司法、监察等事务的重要地方政府机构。在宋代历史发展中,它逐渐兼领劝农司、河渠修造、保甲司等机构,因而在地方农业发展、农民生活保障、农村基层社会控制与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劝课农桑到兴修水利、赈救灾民、减免赋税、移风易俗等,无不体现着统治者利用提刑司来促进地方"三农"建设,缓和阶级矛盾、稳定地方统治的意图。提刑司对保甲的校阅、管理和对盗贼的残酷镇压,也体现了宋代统治者对乡村基层统治的严密化。提刑司等地方机构"一专多能"的职能设置和"双管齐下"的管理模式在宋代"三农"乃至其它事务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其制度设计的有效性,也为明清后世所继承和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