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企中存在“内部人控制”问题的一个基本原因是监管方式的制度安排本身导致监管人与国企“内部人”的信息存在严重的“不对称性”。实行独立财务总监与财务负责人双委派,可能是国企财务监管的新思路,文章还对“双委派”的运作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呼亚红 《经济师》2003,(8):265-265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而会计信息失真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现有的国有企业改革模式下 ,国企内部普遍存在着“内部人控制”现象。文章认为要杜绝“内部人控制” ,避免会计信息失真 ,必须采取措施改变我国现有的会计管理体制 ,强化外部监督机制 ,增强所有者监督的力度 ,而其中最有效的途径便是实行会计委派制。  相似文献   

3.
文章认为契约利益、委托代理、信息不对称、内部人的控制、企业会计信息供需矛盾及会计寻租等问题,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客观原因。针对不同类型的会计信息失真,结合我国实际,应从契约设计、产权制度、审计制度、监督惩处力度及政府监督等角度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4.
"内部人控制"不能失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企业改革从1978年至今历经20多年,正逐步与世界接轨,国有企业上市、组建股份公司、推行法人治理结构,已取得可喜的成绩,但其中也存在着限制因素阻碍企业发展。1994年8月举办的一次国际研讨会上,日本学者青木昌彦提出的“内部人控制”理论在中国经济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大家认识到“内部人控制”是阻碍我国国企改革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对“内部人控制”这一概念至今尚未有统一界定,而只有真正界定好“内部人控制”及其产生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揭开我国国企改革的症结所在,促其发展。一、内部人及内部人控制席酉民教授把企业的相关利益…  相似文献   

5.
内部人控制问题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桂英 《经济论坛》2003,(23):87-90
内部人是指“直接参与企业的战略决策以及具体的生产经营决策的各个行为主体”。在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中,内部人通常是指经理人员。内部人控制指的是,内部人事实上或者依法掌握公司控制权,他们的利益在企业战略决策中得到充分体现,他们的地位和作用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占主导的一种现象。内部人控制问题是指,经理人员可能利用其直接控制企业的信息优势,谋求自身利益而损害企业资本所有者利益的现象。当前研究我国企业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内部人的含义应该是包括经理人员、内部一般员工,甚至还包括直接参与企业决策的股东、董事,…  相似文献   

6.
陈玉荣 《技术经济》2003,22(9):59-61
“内部人控制”是青木昌彦分析了 70年代和 80年代中欧、东欧国家的经济体制转轨中出现的特有情况而提出的 ,他认为“内部人控制”是经济体制转轨过程所固有的一种潜在可能现象 ,是从计划经济制度的遗产中演化而来的。从现代企业理论来分析 ,所谓“内部人控制”是指在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条件下 ,企业经营者事实上或依法掌握了企业的控制权 ,使其利益在企业经营决策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从而可能损害所有者利益的行为。“内部人控制”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 ,其弊端主要表现为 :一是企业经营者过分地在职消费。二是信息披露不规范 ,既…  相似文献   

7.
一、广东省农村倍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现状及问题 1.社员代表监督的个体非经济性弱化了社员代表大会整体的监管效率。监督收益和成本的不对称使得社员代表弱偏好于行使制约权。一般入股农村信用社的个人股金额较小(每股100-1000元各地不等)且股权分散,导致农信社的“内部人”便能轻而易举地取得主导权。另外,法人股虽然金额较大但是数量少,农信社内部人容易与法人股代表“达成”某种利益上的一致,于是内部人控制的格局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8.
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其成因在于体制和历史因素。“所有者缺位”、企业扩权后权力制约的软化、利益向内部人倾斜等因素都不可避免地使“内部人控制”得以加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减少“内部人控制”,需要调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强化监事会功能和积极稳妥地推行独立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9.
裴丽娟 《新经济》2014,(23):102-102
公司治理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责权利上的划分与制衡。会计信息质量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在分析会计信息失真与不完善公司治理机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股权结构、打击内部人控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潘青 《发展研究》1999,(5):20-22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所谓内部人控制是指独立于股东的经理人员事实上或依法掌握了企业的控制权,在公司战略决策中充分体现自身利益,从而架空所有者的控制和监督。当前,内部人控制的主要表现是,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对企业资产的使用拥有相当大的斟酌决定权,同时享有大量的在职消费和其他租金。 内部人控制现象是随着企业自主权的扩大而逐渐形成的。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形成使得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处于两难境地;要不企业抱怨缺乏自主权,要不就是作为所有者的政府对企业失去控制并因企业不 负责任而受到损失。 国有企业内部人…  相似文献   

11.
陈玉荣 《技术经济》2003,22(12):25-27
一、当前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缺陷 1.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在经济转轨中,国有企业经营者或工人,即内部人往往会获得对本企业相当大的控制权。如果内部人利用掌握着企业实际控制权的便利,在经营活动中充分体现自身利益,甚至合谋架空所有者的控制和监督,损害所有者权益,内部人控制现象就成了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我国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是名义上的国有产权代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如何进入企业的问题尚未解决,能真正对国有资产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本理论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公司治理问题是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我国如何遏止“内部人控制”,对“内部人”的制衡、约束成为公司治理研究的核心。然而,事实告诉我们,这种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公司治理结构,其治理绩效并不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内部人控制"的容忍与"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功翔 《经济问题》2004,(11):62-64
“内部人控制”与“内部人控制问题”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内部人控制”是与两权分离相联系而产生的一种内生性的企业制度安排。经理人员职权的扩大,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发展与提高企业效率的需要。在现阶段治理“内部人控制问题”,既需要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问题,更需要建立对企业经理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中俄两国“内部人控制”的现实状况、共同特点和改革路径的角度,说明了在缺少有效制度的环境下,即使控制企业多数股权的内部人仍会为自身利益选择“掠夺”行为,而不会增加企业价值。为此,依据现有路径应选择新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5.
张振兴 《经济经纬》2007,(3):132-134
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内部人控制.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和控股股东的实际控制人共同构成内部人,内部人共同分享控制权利益带来的好处.监管政策的出发点是降低控制权利益,减少内部人(控股股东和管理层)与中小股东、债权人的利益冲突,维护市场的"三公"原则.  相似文献   

16.
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结构是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者组成的一种制度安排。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不高与公司改制的不规范、不彻底有关。在我国,特殊的股权结构造成所有者缺位,导致内部人控制下的公司董事会对经理的监督约束弱化,而经营者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肆意编造虚假会计信息,因此,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必须架构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7.
刘涛 《经济师》2003,(6):67-67,69
“内部人控制”是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国现有公司法作为公司制度的主体框架 ,在“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形成上扮演了某种角色。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 ,规范公司治理结构 ,需要对现有公司法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8.
多元化作为企业剩余资源的配置活动要受到企业资源的制约。在“政府干预”和“内部人控制”并存的制度背景下,政府和内部人为实现自身的利益要求,有能力也有动力利用掌控的资源对国有企业的多元化战略施加影响。文章系统梳理和总结了政府干预、内部人控制对企业资源和多元化经营影响的相关文献,提出:研究框架上应突破单一视角的藩篱,将政府干预、内部人控制和企业资源同时纳入多元化的研究框架,反映它们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内容上应在政府和内部人对多元化模式的影响程度以及如何规范他们的行为和企业多元化模式方面加以扩展;研究深度上应在资源的测度方法、股改前后政府和内部人影响多元化的动机、模式和效果是有所变化等方面加以深入。  相似文献   

19.
潘东高 《经济师》2004,(1):24-25
文章指出 ,会计信息生产的垄断性、会计信息的外部效应、公共物品性和会计信息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导致会计信息市场的不完全性是会计信息市场失灵的主要经济学原因。政府的介入可以解决会计信息市场失灵 ,达到“帕累托改进”。但政府的角色是制定与监督各种“博弈规则” ,管制的目的是为了纠正市场失灵和创造一种公平竞争的环境 ,管制的目标应该是“市场效率和社会公平”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问题透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金融  王建明 《经济师》2005,(4):120-121
文章首先阐述了内部人控制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及表现形式 ,并在剖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行为发生原因的基础上 ,主要以美国的市场主导型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内部人控制治理方法为借鉴 ,加以比较分析 ,并探索我国企业的对于内部人控制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