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伴随低碳经济发展,突破性绿色技术创新逐步成为企业缓解环境规制高压的重要途径。本文采用2005~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低碳试点政策对企业突破性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低碳试点政策能够推动企业突破性绿色技术创新,该结论在经过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旧成立。由机制检验可知,低碳试点政策通过环境信息披露与绿色金融发展推动企业突破性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发现,低碳试点政策对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突破性绿色技术创新驱动作用更显著。基于此,提出完善绿色发展顶层设计、“因企制宜”出台扶持政策、强化绿色金融支持力度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升级提供助益。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2011~2021年我国24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并探索了异质性环境规制在其中起到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债务对绿色技术创新存在总体的促进作用;(2)从机制来看,地方政府债务通过削弱指导性环境规制、增强处罚性环境规制倒逼企业等主体促进绿色技术创新;(3)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数字经济水平均对地方政府债务影响绿色技术创新存在正向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3.
黄河流域在工业集聚的过程中同时面临着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需求。本文基于2010~2020年黄河流域71个城市的数据样本,运用SDM模型实证检验工业集聚与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工业集聚与本地绿色能源效率存在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与周边城市存在“U型”曲线关系;且不同类型城市工业集聚对本地绿色能源效率的影响强度具有异质性,表现为资源型城市>非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城市>非老工业基地城市;工业集聚对绿色能源效率的影响存在环境规制的双重门槛效应。基于此,应识别工业集聚的不同阶段影响,注重产业错位发展,强化产业互补,深入发挥工业集聚的积极影响,因地制宜,以期提升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促进黄河流域绿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政策-环境-市场-投入”方面构建空间面板回归模型,检验研发补贴、环境规制政策及二者搭配对绿色技术创新的直接、间接以及总效应特征,为绿色技术创新系统完善提供参考。研究发现:(1)研发补贴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均为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总效应中占比65%,发挥着主导作用;环境规制的影响效应微弱,且本地效应为负,空间溢出和总效应为正;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尚未显现;(2)两类政策搭配下,对本地区绿色技术创新的驱动效果为正,空间溢出效应与总效应为负,均不显著,政策搭配的耦合效果较弱;(3)技术市场影响方面,市场流畅度的本地驱动效应为正、空间效应为负;市场厚度的本地和空间影响均不明显。挖掘环境规制政策的创新潜力,关注两类政策搭配耦合机理,发挥技术市场与区域协同的创新引导效应,应成为中国式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能否以及如何赋能企业绿色转型成为重要的研究话题。本文基于2015~2021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通过熵权法构建测度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和绿色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体系,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绿色发展绩效的影响并明晰其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的绿色发展绩效,引入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成立;(2)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大型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发展的正向影响更显著;(3)机制分析表明,信息效应和研发效应对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发展绩效的关系起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利于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的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6.
绿色转型是资源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之一,研究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的驱动机制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驱动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路径的TOE整合性理论框架,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中国117家资源型上市企业的案例进行组态分析。研究发现:(1)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是多重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2)5条路径均能促进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即技术驱动式绿色转型、资源导向-创新能力协同式绿色转型、环境规范-创新能力联动式绿色转型、政府扶持-创新能力拉动式绿色转型、制度保障-多要素复合带动式绿色转型,技术因素尤其是绿色创新能力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非高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的驱动路径有5条,且与高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不存在对称关系;(4)良好的绿色创新能力是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不可或缺的条件。研究结论为资源型企业高效实现绿色转型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碳中和”的推进和各类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的发展应用,我国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以及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本文从技术整合能力的视角出发,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选择2015~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的142家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作为样本进行研究,以讨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本文运用文本挖掘法和熵值法对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水平与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进行测度,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水平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技术整合能力可以弱化企业数字化水平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倒“U”型关系,即制造业企业在提高技术整合能力的同时推进数字化转型,可以促进其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趋势下,通过绿色创新提升技术优势与经济优势成为能源产业的新增长点。本文立足于新能源行业,先运用DEA模型计算2018~2020年间134家新能源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再通过实证分析探讨融资效率对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新能源企业的融资效率整体不理想,但这一现象在逐年改善;融资效率对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产生正向影响;相较于国有企业,这种影响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双碳”目标及其政策直接影响煤炭企业绿色转型行为,也通过行业结构、竞争结构等中介变量,间接影响企业行为。结合“SCP”分析模型,对这一间接影响中的传导机制进行了重点分析;同时从有形驱动和无形驱动2方面,分析了“双碳”目标引领煤炭企业绿色转型的内在作用机理,并提出煤炭企业绿色转型的实现路径,包括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制定绿色发展战略;依托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提升绿色生产效率;以金融市场为支撑,开发绿色低碳新业务;以环境规制为引领,构建可持续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0.
按照污染排放强度,本文将中国28个制造业部门分为重度污染产业、中度污染产业和轻度污染产业三大类,在测算1999—2009年三大产业部门环境规制强度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检验,力图从促进生产率的角度找出不同产业最优环境规制强度的拐点。研究结果表明:重度污染产业当前环境规制强度相对合理,能够促进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技术创新和效率改进;中度污染产业环境规制强度较弱,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创新和技术效率的关系呈"U"型,相对于生产率和技术创新而言技术效率可以更早地突破"U"型拐点;轻度污染产业环境规制强度与三者的关系也呈"U"型,相对于生产率和技术效率而言,技术创新能够更早突破"U"型拐点。在制定适当的环境规制强度同时,政府应推进环境规制政策从控制型向激励型转变,诱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实现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1.
在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情况下,低碳产业的发展无疑对我国各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借鉴区域和低碳经济发展效率评价研究范式,结合低碳产业特点,本文有针对性地选取评价指标,以长株潭低碳经济发展数据为基础,在城市与区域视角下,应用DEA方法定量评价了其低碳经济发展效率。通过对投入产出数据的DEA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长株潭城市群的整体技术创新效率偏低,主要是受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交叉作用影响,且普遍存在能源消耗投入冗余、低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过多、产业规模不合理和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最后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09~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考察了企业ESG履责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异质性特征,并对企业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资源约束、市场关注在其中的中介传导机制以及数字化转型的调节机制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1)企业ESG履责对企业技术创新质量和创新效率均有着显著正向影响,对企业创新有着“提质增效”的重要作用;(2)企业ESG履责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资源投入,缓解资源约束,提升市场关注,进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质量与创新效率的显著提升,资源投入、资源约束、市场关注在ESG履责对企业创新“提质增效”作用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数字化转型能够调节ESG履责与企业技术创新间的“提质增效”作用,即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企业ESG履责越能促进创新质量与创新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节能减排是实现绿色低碳经济的重要环节,绿色信贷可以通过调节资本流动达到控制能源消费的目标,从而促进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基于各省制造业2006—2021年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DID)验证绿色信贷政策对于制造业的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的影响作用,并结合空间视角进一步揭示不同异质性因素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水平。结果表明:(1)整体上,绿色信贷政策减缓了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不显著;(2)绿色信贷政策对于各区域制造业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以及能源消费的控制力度都呈现自东向西逐步递减的趋势;(3)绿色信贷政策在市场化水平、政策重视度、产业结构、研发费用等异质性因素上都对各区域制造业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产生不同影响,异质性因素水平较高的区域多呈现“高增长、低排放”的特点,而水平较低的区域多呈现出“低增长、高排放”的特点。研究结论为绿色信贷政策在不同区域进行差异化实行提供了理论与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4.
孙剑 《冶金财会》2023,(6):72-74
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建设是中国的发展目标。持续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实践,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源流向低碳产业促进节能减排,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保障。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进程不断加快,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已成为企业提升内控管理、项目专业协同能力、技术和管理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同时业财融合数智化建设已成为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和财务风险、提升企业经济和管理效益以及切入数字化转型的最佳实践。以绿色项目为例,介绍基于财务共享对于工程项目全周期的财务管理,从而更好地实现绿色金融助力低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9个能源消费大国2001—2018年的数据为样本,使用Super-SBM模型构建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GML)指数测算样本国家的绿色经济增长水平,并基于面板门槛回归,审查不同技术进步路径下能源消费结构转型与绿色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能源消费结构转型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呈倒"N"型,即只有在一定范围内的能源消费转型程度才能促进绿色经济增长;(2)在能源消费结构转型过程中,提高技术,尤其是能够推动技术前沿的新兴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绿色经济增长水平;(3)若大量的技术资源没有用于研发新兴技术,而是用于改善、维护已有的技术设备,则不利于在能源消费转型过程中绿色经济增长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工业化发展进程越来越快,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也是中国石油化工企业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推行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有力举措。通过推动绿色工厂建设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从而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是当前石油化工企业绿色发展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7.
低碳转型、新冠肺炎疫情和行业变革深刻影响着天然气产业的发展,推动燃气行业向产业链一体化、价值链多元化和生态链低碳化的趋势发展。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了天然气产业的快速发展,能源向绿色转型给天然气产业发展带来了挑战;新冠肺炎疫情给天然气行业带来供需失衡、现货价格走低和产业链震荡,使油气公司面临经营风险和转型压力;行业变革使得燃气行业面临存量市场总量缩减和上游主体进入下游市场争夺增量机会的双重压力,面临来自于一体化油气企业在全产业链上的立体竞争。燃气行业需要形成"资源池"和"渠道池"应对产业链一体化趋势;燃气企业需要以技术创新寻找对冲绿色溢价的方法和路径;燃气行业要构建"低碳能源生态圈"。"十三五"时期中国燃气行业发展呈现规模化、一体化和头部化等特征,燃气行业应以低碳发展和融合发展为抓手,通过在资源、基础设施和技术等领域开展投资与合作,提升绿色发展能力,增强行业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从碳排放和能源结构的国情出发,阐释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梳理出绿色发展理念是方向引领、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理论基础、创新是核心驱动力、统筹协调是机制保障的绿色低碳转型理论逻辑;从财务、环境、社会和治理4个维度,构建基于“环境、社会和治理”理念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能力评价体系;从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组合发力、统筹能源安全与绿色低碳发展、增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内生动力和数字经济赋能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提出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19.
<正>电力建设绿色低碳论坛电力行业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节能提效、减污降碳、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探讨电力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路径,把握电力建设低碳化发展方向,对积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起着重要支撑作用。苍穹之下风机挺立“绿动未来”、“沙戈荒”变身“蓝色海洋”唤起“绿色希望”、乡村振兴低碳生活逐步普及……绿色转型加速创新,能源和电力行业工程低碳建设跑出“加速度”。近日,由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主办的中国电力建设发展大会“电力建设绿色低碳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以数智转型、绿色低碳转型、融合发展为主要内容,深入探讨电力建设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流话题。本文以2014~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研究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及影响机制,并分析了环境信息披露对数字化转型与绿色技术创新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能够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并对制造业企业、地区数字化水平更高的企业效用更加明显;(2)环境信息披露对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正向关系存在促进作用;(3)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提高研发投入实现。本文从环境信息披露与数字化转型的角度提出了新思路,以帮助企业拓展绿色技术创新。这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激发其可持续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