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念鲁 《中国金融》2012,(19):37-38
中国应该在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发展中发挥发展中大国应有的作用,为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世界经济、金融新秩序作出自己的努力近十年来,全球金融体系受到剧烈的冲击,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进入了"后危机"时代,其特征表现为:经济增长不可能快速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复苏将是一个  相似文献   

2.
声音     
胡锦涛(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和深化,国际金融市场仍处于动荡之中,全球实体经济受到的影响越来越明显。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当务之急是要尽快稳定国际金融市场,提振民众和企业信心:要采取符合各自国情的经济刺激举措,加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要努力抑制贸易和投资保护主  相似文献   

3.
黄飞鸣 《金融博览》2012,(15):16-17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金融监管当局在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方面存有缺陷,致使金融消费者对金融市场失去信心,进一步恶化了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并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复苏。  相似文献   

4.
以雷曼公司倒闭为标志,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已经超过一年.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重创,并暴露了原有国际金融体系的弊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发出了建立绿色金融体系、构建全球金融新秩序的呼声,凸显了在后危机时代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实现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的良性结合和可持续发展这一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尽管当前金融危机的冲击有所缓和,但是:由本次危机引发的全球新一轮金融体系调整正在深化。如何加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进一步稳定国际金融市场,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以更加负责任的姿态去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课题。不久前,胡锦涛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峰会上发表了题为《携手合作同舟共济》的重要讲话,这是中国发出的金融最强音。  相似文献   

6.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动荡,我国虽顶住了危机,但也使人们认识到:在经济和金融市场全球化下,各国金融市场联系愈加紧密,金融风险在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传导性大大加强。为避免因对金融衍生品交易缺乏有效监管而给全球金融体系造成隐患和风险加强国际合作,推进政策协调,已成为国际社会遏制金融危机蔓延和恶化的紧迫问题。因此,了解我国证券监管国际合作的现状、不足并提出相关改善措施对我国证券监管国际合作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不仅是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也是经济金融全球化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各国为应对危机,出台了多种政策,在政策工具、规模及协调等方面都突破了以往危机应对的措施,其间大力度的国际合作,也是前所未见。这些政策有效地维护了市场运作,提升了投资人信心,减缓了经济衰退,从而降低了危机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在出席20国集团(G20)第二次金融峰会前夕指出,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当务之急要尽快稳定国际金融市场,切实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提振民众和企业信心。  相似文献   

9.
马灿  马辉 《时代金融》2013,(21):188
欧洲债务危机持续恶化,欧元区各国经济复苏举步维艰,国际贸易增速减缓,金融市场动荡不断,全球经济再次衰竭的忧虑充斥着整个大市场。当前,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正在进行中,面对欧债危机的影响,需要建立国际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加强金融监管力度,防范金融风险的出现;以及重视危机影响,推进金融体系开放,从而促进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张锐 《金融博览》2008,(11):76-77
发端于华尔街的金融海啸已经无情地席卷了全球,而为了遏制危机的破坏和深入程度,作为全球两大经济板块的亚洲和欧洲积极迈出了联手与合作的步伐,向外界传递出了抵御和消除金融危机的信心,为全球范围内展开更大规模的国际金融合作构建了较为厚实的现实铺垫。  相似文献   

11.
危机使全球财富大幅缩水,实体经济受到重创,但却拉开了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序幕。虽然主要大国之间的博弈注定了国际金融新秩序的建立不会一帆风顺,但改革势在必行。对中国而言,只要适时抓住全球经济格局变化的机遇,借力发力,就有望在新的国际金融体系中拥有和经济大国地位相称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和蔓延的影响,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大幅波动,并反过来加剧危机恶化。作者认为,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加强国际汇率政策协调、保持国际货币尤其是主要货币汇率的相对稳定,具有十分特殊的重要意义;因此应加强国际和区域金融货币合作,促进全球经济失衡的有序调整。  相似文献   

13.
此轮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当前国际金融体系的弊端暴露无遗.国际社会已一致认识到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且正在以实际行动作出种种努力.但是改革还刚刚开始,构建全球金融新框架和国际金融新秩序任重道远.在国际金融论坛2011全球年会上,讨论的重要主题之一就是全球金融框架及金融监管框架的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14.
作为2008年最后一次超大规模的国际金融峰会——华盛顿金融市场与世界经济峰会(下称华盛顿金融峰会),不仅具有年终对全球联合抵御金融危机进行盘点和检视的意义,而且与会20国集团(G20)领袖在会议结束时一致通过的《峰会宣言》还重点描述了未来共建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改革方向与策略。因此,华盛顿金融峰会的落幕之时就是未来全球抗击金融危机行动新阶段的开始之日。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峻的挑战。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美国、欧元  相似文献   

16.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演变,全球经济形势变数增多。为巩固经济复苏、重建市场信心,美欧正加大力度推行金融机制改革,即旨在堵塞各自金融体系漏洞,避免金融危机重演,更致力于重塑金融竞争力和掌握金融话语权。  相似文献   

17.
2012年1月2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了《世界经济展望》《全球金融稳定报告》和《财政监测报告》(更新版),全面下调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IMF在报告中指出,世界经济正遭受欧元区危机加剧和其他地区经济脆弱的威胁,金融状况恶化,增长前景黯淡,下行风险加剧,当前最紧迫的政策挑战是恢复市场信心并妥善解决欧元区危机。IMF建议:发达经济体应提供更多流动性并继续实施宽松的  相似文献   

18.
一 中央银行实施从紧货币政策的难点分析 (一)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加使我国央行面临双向压力自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爆发以来,全球金融市场波动较大。尽管包括世界主要中央银行在内的各界通过多种方式展开救助,稳定市场,但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依然紧张,市场信心仍未恢复,使国际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19.
发端于华尔街的金融海啸已经无情地将世界所有的国家卷入其中,而为了遏制危机的破坏和深入程度,作为全球两大经济板块的亚洲和欧洲积极迈出了联手与合作的步伐,从而既向外界传递出了抵御和消除金融危机的信心,也为全球范围内展开更大规模的国际金融合作构造了较为厚实的现实铺垫。  相似文献   

20.
对当今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合作与世界货币体系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肇始于美国次贷危机,不仅由于美国自身的经济结构及政策失误,还在于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的特殊地位。自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后,许多西方国家借助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管理,得以在数十年间避免了30年代大危机再度袭击。但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仅靠自身的宏观经济管理也难以自保,只能靠区域性或全球化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合作。从1985年的广场协议,到今年4月的G20集团的伦敦会议,都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合作。但这些都在联合国框架之外进行。如果说广场协议意味着对国际金融旧秩序的突破,那么,G20集团伦敦会议则意味着一个新秩序的孕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