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6 毫秒
1.
曾繁英  伍中信 《新智慧》2006,(12):55-56
2005年3月31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个人股票期权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企业员工(包括中国境内有住所和无住所的员工)参与企业股票期权计划而取得的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通知》对推进股票期权计划的有效实施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目前我国关于员工股票期权的税收政策还存在诸多有待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2.
《新智慧》2005,(7):79-80
为适应企业(包括内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薪酬制度改革,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现对企业员工(包括在中国境内有住所和无住所的个人)参与企业股票期权计划而取得的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规定如下。  相似文献   

3.
《新智慧》2005,(11):12-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个人所得税法)、《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4]089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影视演职人员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1997]385号)的规定精神,个人兼职取得的收入应按照“劳务报酬所得”应税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退休人员再任职取得的收入,在减除按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后,按“工资、薪金所得”应税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相似文献   

4.
《新智慧》2005,(7):80-80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有关规定,对企业为员工支付各项免税之外的保险金,应在企业向保险公司缴付时(即该保险落到被保险人的保险账户)并入员工当期的工资收入,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税款由企业负责代扣代缴。  相似文献   

5.
《新智慧》2005,(4):80-80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的有关规定,股权转让合同履行完毕、股权已作变更登记,且所得已经实现的,转让人取得的股权转让收入应当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转让行为结束后,当事人双方签订并执行解除原股权转让合同、退回股权的协议,是另一次股权转让行为,对前次转让行为征收的个人所得税款不予退回。  相似文献   

6.
《新智慧》2007,(7):73-74
一、个人通过拍卖市场拍卖个人财产,对其取得所得按以下规定征税: (一)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4]089号),作者将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复印件拍卖取得的所得,应以其转让收入额减除800元(转让收入额4000元以下)或者20%(转让收入额4000元以上)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照“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适用20%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相似文献   

7.
《新智慧》2008,(5):64-65
032.我公司对个别高管人员的住房租赁费用规定依据发票据实核销。对此,公司是否应当代扣个人所得税? 答:员工为外籍人员的,对实报实销的房租费,《关于外籍个人取得有关补贴征免个人所得税执行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7]54号)及《关于取消及下放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以及外籍个人若干税务行政审批项目的后续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4]80号)规定:外籍个人以非现金或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住房补贴、伙食补贴等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但在申报缴纳或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时,应按规定提供有关凭证及证明材料。主管税务机关就纳税人或代扣代缴义务人申报的有关补贴收入逐项审核。  相似文献   

8.
沈军  雷雨 《现代经济》2009,8(5):30-31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二00六年六月二十七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公积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10号),对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及公积金(以下简称“三险一金”)有关的个人所得税税收政策做了具体的规定。采用数学方法进行所得税的计算可以准确计算应交个人所得税并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9.
《新智慧》2006,(2):76-79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税务机关对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促进个人所得税征管的科学化、精细化,不断提高征管效率和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及有关税收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0.
《新智慧》2007,(4):78-79
一、依据国务院发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0号)和《基金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00号)的规定,经民政部门批准成立的非营利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基金会,凡符合有关规定条件,并经财政税务部门确认后,纳税人通过其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可按现行税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准予在计算缴纳企业和个人所得税时在所得税税前扣除。  相似文献   

11.
刘承智 《新智慧》2006,(12):47-47
国税发[2005]9号件《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1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算交纳个人所得税。具体征收方法是: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相似文献   

12.
《新智慧》2006,(12):72-73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保障国家税收收入,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方便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规范自行纳税申报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每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和其他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3.
2003年3月17日.财政部颁布的《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二)》(以下简称《解答(二)》)规定.企业在报告期内出售、购买子公司,应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的通知》的规定编制合并利润表。也就是说,应将被出售的子公司自报告期期初至出售日止的相关收入、  相似文献   

14.
随着2005年底《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正式颁布,我国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选择股票期权作为对经营者的长期激励手段。但2006年以来的上市公司实践表明,股票期权激励在中国尚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期权所得和公司业绩脱钩现象普遍,股票期权的激励效应未能充分发挥;二是关于股票期权的信息披露不完善;三是存在操纵股价、人为拉抬期权所得现象。上述问题的存在与我国的法律法规、尤其是期权所得征税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密切相关。本文首先介绍了美、英、法等经济发达国家股票期权所得征税的法律规定,然后总结了发达国家股票期权所得税收法律对我国的启示,最后梳理了我国现行股票期权所得征税的主要政策规定,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股票期权所得税收政策的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杨春林 《新智慧》2005,(12):41-42
一、利润分配会计处理的复杂性 1.《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规定:①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下同)决议提请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下同)批准的报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以下简称“分配方案”,股票股利除外),在股东大会召开前,应当将其列入报告年度的利润分配表。②股东大会批准的分配方案,与蕾事会提请批准的分配方案不一致时,其差额应当调整批准年度会计报表有关项目的年初数。  相似文献   

16.
牛永高 《新智慧》2005,(6):62-62
国税发[2005]9号件《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重新规范了奖金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①如果当月份的薪金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则将当月份取得的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的薪金计算纳税。②如果当月份的薪金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则将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单独作为一个月的薪金计算纳税。③将上述两种情况的一次性奖金除以12,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④在一个纳税年度,该计算方式只允许采用一次。其他任何名目的奖金(季度奖、半年奖、加班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份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的薪金计税方式纳税。  相似文献   

17.
李刚 《新智慧》2007,(4):11-12
一、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 我国《证券法》、《公司法》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等规定,企业可以通过股票期权等权益工具对职工实行股权激励,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允许建立股权激励机制。《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依据上述法律规定,规范了此类股权激励办法的确认、计量和列报。  相似文献   

18.
《新智慧》2006,(3):77-78
第一条 为加强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规范扣缴义务人的代扣代缴行为,维护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9.
《新智慧》2008,(7):80
全面修订的《企业财务通则》(财政部令第41号,以下简称新《通则》)已于2007年1月1日开始施行。针对企业贯彻实施新《通则》问题,财政部先后印发了《财政部关于实施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有关问题的通知》(财企[2007]48号)和《财政部关于企业新旧财务制度衔接有关问题的通知》(财企[2008]34号),对企业新旧财务制度衔接政策做出了规定。财政部企业司有关负责人就企业新旧财务制度衔接政策问题进行了解答。  相似文献   

20.
关于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若干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丁红燕 《新智慧》2005,(5):32-33
固定资产是企业一项非常重要的资产,其核算正确与否极大地影响着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企业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核算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后来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它们对规范我国企业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规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于是财政部陆续发布的《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二)》(以下简称《问题解答(二)》)、《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三)》(以下简称《问题解答(三)》)及《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四)》(以下简称《问题解答(四)》)中都涉及了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问题。本根据《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及三个问题解答,来分析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