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0年,世界能源消费量约为14115万亿瓦时,其中85%来自化石燃料或核能。初级能源的一个最重要的消费者是电力部门。到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预计将增长20%,如无有效的措施,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增加14%。根据《京都议定书》,欧盟承诺2008年至2012年期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90年低8%,为此,可再生能源所占份额要从6%升至12%,并提高能效。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解决方案不仅仅包括技术手段,还包括改变能源输送和利用的潜在方法。因此,促进能源部门的研究与技术开发是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2.
即使在已完成工业化的国家,能源结构仍然没有改变以化石能源为主的事实。迄今为止,化石能源仍在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居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际上出现一股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热潮,不仅是为了取代核能,更重要的是为了替代化石能源。英国一公司算出,每年照射在伦敦大地上的太阳能,相当于整个世界所消耗的化石能源。换个比方说,照射在地球上1小时的太阳能,相当于地球1年消耗能源的1倍。由此可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4.
现在,我们面临两个压力:一是化石能源短缺,二是环境污染与气候的变化。这都要求我们发展替代能源。在国际上,光热发电被看作重要的技术途径,并将之视为未来的主力能源。按欧洲能源中心的预测,在2050年,光热发电在能源构成中占20%~30%的比例,而到2100年,这一比例会达到60%~70%。  相似文献   

5.
生物质发电在中国大有可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几百年前,人类利用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质能等传统可再生能源。工业革命以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快速发展,逐渐成为生产和生活的主导能源。目前,全球每年能源消费总量已经超过150亿吨标准煤,其中90%左右是化石能源。  相似文献   

6.
2000至2030年的“参考”数字:世界能源需求年均增长1.8%;化石燃料占能源总供应量的90%;发电量年增3%;2030年油价约为每桶35欧元;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增2.1%。如果适当的政策能够到位,各项业绩会比“参考”数字好。  相似文献   

7.
2000年7月美国出版的再生能源政策项目(REPP)研究报告,主要针对核能、风能和太阳能的能源补贴政策进行了讨论,本文对此作简要介绍。电力工业基本情况2000年,化石能发电和核电继续在美国电力工业中占据主要份额,其中化石能发电12622.81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69%。核能、水电、风能、太阳能分别占到20.4%、8.46%、0.14%、0.02%,其他再生能源占2.1%。能源补贴政策1.美国联邦政府能源补贴的类型美国能源补贴指那些影响能源技术和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所有活动。主要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直…  相似文献   

8.
生物能源开启新能源时代之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视角》2006,(2):58-60
传统的加工工业是以化石资源为原料和能源进行的,面对化石资源日益枯竭的窘境,世界正孕育着一场用生物可再生资源代替化石资源的资源战略大转移。一个全球性的产业革命正在朝着以碳水化合物为基础的经济发展,这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目前正在开发的燃料乙醇、多聚乳酸、多聚氧基酸、多羟基烷酸以及各种功能寡糖等可视为这个碳水化合物经济时代来临的前奏。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能源市场与能源政策(下)黄泰岩段瑞钢二、美国的能源需求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经济大国,与此相适应,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据世界能源组织1991年的统计,美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23.4%,其中各种能源的消费比重分别是:石油...  相似文献   

10.
由化石能源体系向以氢为载体的新的能源体系及多样化转换,虽然看似难以置信,但不是前所未有。世界各国直到19世纪中叶其能源体系仍然是以牲口为主要交通运输工具,以木材取暖和炊事。今天形成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化石能源体系的交通运输燃料和电力的能源无处不在,它已经很难从现代社会功能中区分出来。  相似文献   

11.
在今后数十年内.世界将继续严重依赖油气的大规模供应。根据国际能源署(IEA)《世界能源展望》参考方案的需求预测,世界能源政策若无改变,油气在世界能源构成中所占的比例将由2002年的约57%提高至2030年的60%。结果,在这30年里油气需求将增长近70%。即使政府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以解决环境和能源安全问题,与IEA参考方案预测相比,世界石油需求也只会降低11%。天然气需求只会降低10%。此外。世界现有产地的产量不可避免地会以每年约5%的速率下降,这要由新的供应来补偿。  相似文献   

12.
大规模风力发电应用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能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经济发展的物资基础.化石燃料是人类最早利用的能源之一,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资源仍然是世界经济的能源支柱.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能源需求也越来越大.地球上的石油、天然气等积蓄了亿万年的化石能源.经过数百万年的巨大消耗,最终将不可逆转地趋向枯竭,其燃烧向大气排放大量二氧化硫导致全球环境恶化得问题也日益凸显.已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安全和发展.充足的能源和洁净的环境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为有效遏制地球温室效应,尽快走出燃碳时代,世界各国正掀起一股清洁能源利用热潮.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等作为可再生绿色能源,已深受全世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能源利用状况白皮书(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贸实践》2005,(1):21-22
一、能源资源现状 浙江一次能源资源十分匮乏。2003年,全省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370万吨标准煤,仅占全省年能源消费总量4.9%,95%以上的能源资源依靠外部调入。其中,原煤产量69万吨,水电、核电年发电量260亿千瓦时。全年从省外净调入能源总量7161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2.2%。  相似文献   

14.
一、中国目前能源形势分析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是发展经济满足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但由于世界能源资源产地与能源消费中心相距较远,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人口的剧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能源需求量持续增大,由此导致对能源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环境污染加重和环保压力加大。近几年我国出现的“油荒”、“煤荒”和“电荒”以及持续走高的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加重了人们对能源危机的担心,促使我们更加关注世界能源的供需现状和趋势,也更加关注中国的能源供应问题。  相似文献   

15.
1.中国经济迅猛增长对能源的依赖越来越大。中国经济多年的持续发展,使中国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进入2000年以来,中国石油进口一直保持在约7000万吨左右。目前中国占世界石油需求增长总量的40%,约每天60万桶。2004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约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1%。据专家估计,我国石油供需缺口2010年为1.2亿吨左右,2020年为2.1亿吨左右,我国对国外石油的依存度将由目前的30%上升到2010年的40%和2020年的50%。  相似文献   

16.
《政治经济学评论》2002,10(2):178-201
不可再生能源 ( 化石能源) 在资源与环境上的不可持续性, 决定着化石能源这条能源路径的不可持续性; 而核聚变反应堆的发展因技术上存在许多难关难以攻克, 其在未来能否进入人类的商业使用领域存在不确定性, 因而最有可能的路径是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能源路径。 在这一能源路径的演进过程中, 人类面临许多挑战。 本文在世界能源演进路径的大背景下, 探讨中国的能源演进路径及在进入 “新常态” 下中国能源结构的转型, 包括转型的方向、 转型存在的困难和瓶颈以及应对措施。 中国仍然存在化石能源路径依赖, 突破这一路径依赖取决于能源技术与管理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7.
选取1987—2009年中国工业部门能源需求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修正的AES模型和MES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工业部门中生物质能对化石能源的内部替代问题。结果显示:中国对生物质能的需求量会随其自价格弹性的降低而增加;传统化石能源(石油、煤炭)的价格和需求量的同向变化表明,不能依靠价格诱导降低其需求,但价格诱导可促进生物质能对石油和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据此得出:中国的石油和煤炭两类化石能源呈现出"吉芬物品"或"低档物品"的特性,作为可再生能源之一的生物质能则表现出"正常物品"的特性;生物质能是传统化石能源的有效替代品。  相似文献   

18.
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建设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每10年翻一番。然而,从总体上说,如此辉煌成就的取得依赖于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单位GDP能耗和主要能耗均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家的平均水平,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CO2排放国,呈现出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特征。为此,我国必须发展低碳经济,搞好生态经济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是要提高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能源的利用效率,努力降低CO2排放量;二是要进一步开发清洁能源,以实现能源结构调整;三是要发挥财政和金融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作用;四是要树立低碳经济意识,努力实现人们能源消费方式和生活消费方式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9.
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是世界也是我国范围内的重大战略问题,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与长远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世界和我国能源消费的现状,指出能源消费面临严峻形势;确立了未来50年我国能源发展的目标,其总目标是由化石能源为主转向可持续能源为主;为了实现这一日标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探讨了一些发达国家的能源发展战略和具体的做法,进而提出了适合我国特点的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应立足科学发展观,注重能源资源的节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20.
农业化石能源投入与农业劳动力转移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力转移刺激了农业化石能源的投入,同时又受化石能源投入的反作用。笔者测算了1993年~2010年中国农业生产中化石能源的投入量,并采用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验证了农业化石能源投入与农业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1%,农业化石能源投入增加0.52%;当期能源投入增加1%,劳动力转移0.14%,滞后一期能源投入增加1%,当期劳动力转移0.24%。因此,要想为工业化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供应,就需要提高农业化石能源的投入。与此同时,又要提高生产资料利用效率,防止化石能源的过量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