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7 毫秒
1.
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划分是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马克思在其相关著作中对生产劳动的定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流通过程中的保管劳动,管理劳动以及从事家务的劳动,还有文化,教育,旅游等部门的劳动性质有精辟的论述,但当今学者对此问题莫衷一是,一般理论倾向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部分第三产业的劳动,管理劳动和科技劳动是生产性劳动。然而,学术界仍有少部分学者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领域内劳动才是生产性劳动。我们在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的最新研究中应该重视马克思的研究方法,正本清源,从马克思研究生产劳动的阶级立场出发,坚持并创新马克思的生产劳动观。  相似文献   

2.
铁晓华 《大众商务》2010,(1):276-277
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划分是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马克思在其相关著作中对生产劳动的定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流通过程中的保管劳动,管理劳动以及从事家务的劳动,还有文化,教育,旅游等部门的劳动性质有精辟的论述,但当今学者对此问题莫衷一是,一般理论倾向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部分第三产业的劳动,管理劳动和科技劳动是生产性劳动。然而,学术界仍有少部分学者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领域内劳动才是生产性劳动。我们在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的最新研究中应该重视马克思的研究方法,正本清源,从马克思研究生产劳动的阶级立场出发,坚持并创新马克思的生产劳动观。  相似文献   

3.
生产劳动是一个学术界争论百余年的历史范畴,对生产劳动范畴扩大到非物质生产领域目前已有基本共识。真理随历史发展而发展,这不是孤立的学术争议,而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作者对生产劳动理论做认真细致的梳理考察,提取斯密和马克思对生产劳动理论所作的相互纠缠的四重定义,引经据典,挖掘精华,扬弃教条,将生产劳动内涵和定义归结为:所有满足劳动力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劳动或服务都是生产劳动,所有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劳动或服务都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4.
该文从马克思对生产劳动这一经济范畴的阐释入手,提出对“服务业是否是生产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命题进行讨论。通过对目前理论界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论辨析,认为服务劳动并不都是生产劳动,但非生产劳动也可以创造价值。生产劳动与创造价值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在新经济时代,应淡化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界限,以此来深化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马克思时代和当今时代不同的物质生产条件的比较 ,并以此为基础 ,分析和阐述了创新产品的时代特点和价值决定与价值构成 ,说明了创新产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创新产品的实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这不仅不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否定 ,相反 ,是在适应当今社会实践的要求基础上 ,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必须在全面、准确把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现实问题。按此方法研究社会主义的劳动,必然得出的结论是:生产劳动是一个与社会生产目的相联系的范畴,凡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和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共同创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部价值;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试图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按生产要素分配寻找根据的做法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7.
在有关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讨论中,大部分经济者是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在当前社会主义实践条件下如何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作了有意义的探讨。但也有一些学者的观点是违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则的,对这些观点应加以鉴别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价值和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两个核心范畴。必须准确把握价值和劳动,才能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有新的发展和新的贡献。价值是物化在商品中的抽象人类劳动,体现了是一种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价格的基础,是一个历史范畴,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抽象人类劳动,是生产劳动,包括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并且其结构随着生产过程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基石。但在如何认识流通劳动的性质以及流通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上,理论界一直存在着分歧。作者认为,必须辩证地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流通的地位与作用,正确认识流通劳动的性质及其价值,从而进一步完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使其能够对客观现实作出更具说服力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关于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争论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论证了服务劳动具有交换价值却不创造价值 ,并论述了服务劳动的交换价值的增加取决于物质产品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古典经济学中的李嘉图学派坚持典型的“劳动价值论一元论”。面对诘难,它力求通过扩大“劳动”外延的办法以自救,甚至把“资本”也扩大进来,最终导致解体。马克思在《资本论》写作中,曾花功夫思考自己的“生产力(率)价值论”体系与李嘉图学派的本质区别,指出应把使用价值引进“价值”之中,这种“引入”是从抽象的劳动价值论出发,在叙述中逐步加入使用价值因素及其决定性,从而使“价值”具体化的过程,包括适当肯定“生产要素论”的某些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的价值论并非“劳动价值论一元论”,而是“效用/劳动价值论”,或日“生产力(率)价值论”,它体现并贯彻了生产力决定性。被长期误认为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正宗”的“劳动价值论一元论”。其实源于考茨基在“批修”时对马克思的错解,应予否定。对西方经济学的宏观要素价值论及微观层面上开拓出的效用价值论。我们均应批判地借鉴。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人。在马克思看来,虽然人类的创造性是被肯定的,不过这种创造性的充分表现只能发生在私人财产所有权和资本主义之外。从表面上看,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并不十分关注财产制度。正因如此,当后世的人们研究知识产权问题时,很难把它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联系起来,其主要困难有二:其一,马克思是从法理学而不是法哲学的角度分析抽象财产的;其二,马克思分析的主要对象是物质生产,并未真正论及生产力的抽象客体。然而,深入实质则可以发现,历史唯物主义并非与知识产权无关;相反,马克思理论体系的目标,对于把握和理解财产权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知识产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价值理论是任何一个经济学流派的基础理论。正是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 ,各经济学流派才能构建各自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也正是围绕着这一核心问题 ,经济学从未停止过争论。从被马克思称之为具有谜一般性质的交换价值形态的研究开始 ,在对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和稀少性理论 3种价值理论的比较与综合中 ,尝试性地探讨价值的真正内涵 ,提出交换的全部合理性内涵 ,价值的起源及定义是包括抽象劳动在内的稀少性抽象效用 ,而不应单纯只归结为抽象劳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学者对通货膨胀定义问题的研究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演进过程;传统定义是马克思主义范式的,现代定义则在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还是“物价现象”之间徘徊与选择。在当代金融经济蓬勃兴起的背景下,通货膨胀具有新的理论内涵和表现形式;通货膨胀“既不是货币现象也不是物价现象”,而是一种金融现象;不是“通货”膨胀,而是“金融”膨胀。通货膨胀的现代定义面临新的选择:要么被修正,要么被替代。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的农民经济合作思想早期主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个体家庭经营形式基础上组织农民进行供销、信用等方面的合作,后来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理论的基础上,在苏联集体农庄"成功"示范下,转而走向全面合作道路,并以生产合作为核心内容,迅速建立起社会主义集体农业经济制度。因为生产合作是在手工工具条件下的同质集体劳动合作,不符合当时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所以,使毛泽东的农民经济合作思想在内容选择上表现出一定的偏差。  相似文献   

17.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对经济学术界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讨论进行了有价值的梳理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一家之见。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价值论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是创造价值的生产范围还应扩大;现行的分配政策应向科技劳动、管理劳动等复杂劳动倾斜,具体的分配方式需要创新;要重视复杂劳动,提高劳动效率,实现更多的剩余价值。劳动价值论调节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业结构、收入分配。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结合起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不断地促进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诞生于19世纪中叶,它反映了18世纪、19世纪资本主义大工业阶段的现实.但是,有学者把马克思针对当时资本主义经济所作的一些分析和结论,直接照搬或运用于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就未必正确了.现实和马克思所处的那个社会阶段完全不同,我们应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现实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得出科学的结论,这样才有可能客观地反映今天的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