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徐永强 《中国报业》2023,(9):188-189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电视新闻编辑工作面临了诸多挑战。本文以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思考为主题,对电视新闻编辑在内容制作、传播方式、技术手段等方面如何进行创新与思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李敏 《致富时代》2011,(4):202-202
电视新闻传播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不仅清晰地看到了新时期电视新闻的发展,而且也深切感受到了社会和市场对电视新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新时代的电视新闻已从单一模式向复合模式转化,电视新闻编辑也应从过去仅有的“舆论把关意识”中,上升到用经营观念去做新闻,只有自身素质不断提高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要求,从而更加充分地发挥出电视新闻编辑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希 《中国报业》2023,(7):110-111
后期编辑和制作如何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丰富性,争取更多的收视率,成为电视新闻节目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探讨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后期编辑与制作的意义,并就电视新闻节目的声音编辑、文字编辑、内容编辑等进行探讨,以期推动电视新闻节目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4.
姜斐娅 《中国报业》2023,(7):206-207
信息技术的飞速提升有效推进了新媒体的发展,给传统电视新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技术理念的革新和良好的发展机遇。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新媒体时代下的电视新闻采访及后期编辑技术创新措施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对具体的新闻采访创新形式以及后期编辑技术创新措施进行概括总结,旨在实现电视新闻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刘静舒 《中国报业》2023,(3):126-128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群众对信息的需求愈加多样化,新闻媒体作为群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应对复杂的媒体环境。电视新闻编辑要结合群众需求和信息特性,调整工作方式,完善媒体职能。本文总结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创新的重要性,分析现有工作体系的短板,并提出实质性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电视新闻已经成为人们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联系党和人民的纽带。因此,如何做最优质的电视新闻节目,更好地服务党和人民,成为每个电视新闻工作者的目标。这就要求电视新闻编辑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本文从分析电视新闻的特点及笔者多年从事电视新闻编辑的体会,浅谈电视新闻编辑者应具备哪些素质。  相似文献   

7.
刘转红 《中国报业》2023,(10):108-109
新媒体应用的普及让人们的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对县级融媒体中心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冲击。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新闻编辑记者就要适应时代要求,不断探索创新发展之路。本文将主要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县级融媒体中心电视新闻编辑记者的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8.
张夏菲 《中国报业》2023,(10):142-143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电视新闻编辑必须探究多样化发展的道路。本文探究了电视新闻编辑在观众需求、艺术发展和行事方式等方面的多样化发展,并提出了相应的实践路径,以期帮助电视新闻编辑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工作需要,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和观众满意度,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洪印 《中国报业》2023,(7):250-251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大众观看新闻的路径变得更加多样,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实时了解新闻内容,新闻传播效率不断提升。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需要与时俱进,针对电视新闻编辑对其多样化展开探究,以提升节目对受众的吸引力,有益于电视新闻媒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清平 《中国报业》2023,(5):104-105
文章通过分析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特点与编辑工作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编辑人员在处理事务或编辑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电视新闻选材的新颖性的措施,引进电子化网络爬虫技术,获取用户在网页或应用程序中的浏览记录,掌握用户的实际需求及其对电视新闻的兴趣点,以此为社会群体提供质量更优、素材更新颖的电视新闻内容。同时,根据不同电视新闻编辑类型,应用多元化的电视新闻编辑处理手段,实现为受众群体提供更加优质的新闻资源。  相似文献   

11.
肖亚楠 《中国报业》2014,(22):54-54
电视新闻是借助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即使在网络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视新闻仍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同时电视新闻的竞争也呈白热化趋势。电视新闻的采编对于提升电视新闻的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电视新闻为对象,从一个新闻编辑的角度出发,探讨电视新闻后期编辑的重要性及相关编辑技巧,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传媒行业迅猛发展,市场竞争也日益残酷和激烈。电视新闻节目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不断提高创新意识,采取更多的创新措施与手段。电视新闻编辑是新闻节目的重要中坚力量,在新闻节目的制作与传播、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探讨电视新闻编辑的意识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由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电视传播媒体的迅速发展,以及电视新闻界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电视新闻自身的编辑学体系。本人从事电视编辑工作多年,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深深感到电视新闻的编辑中,电视新闻标题制作、电视新闻的编辑要领以及负面报道对于电视新闻记者、编辑的日常工作至关重要,下面,笔者就此三方面详述之。  相似文献   

14.
金铭 《商》2013,(18):198-198
一、电视新闻编辑在信息全球化时代,我们并不缺少信息,重要的是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如何发现新闻、选择新闻和报道新闻,这个重任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落在编辑身上。电视新闻编辑既是一种职业角色,又是一项业务工作。电视新闻编辑既指电视的新闻编辑业务,也指从事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人。电视编辑工作主要是指后期制作,即节目的编辑处理、节目编排播出等环节。一档节目,从稿件的撰写、配音到图像的剪辑都非常重要;一档节目,要想有好的收视,就要不停地吸引观众。观众喜欢曲折复杂、悬念迭出的故事。所以,新闻专题节目中细节、悬念的设置是吸引观众的关键,法制类专题节目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5.
郭燕 《中国报业》2023,(5):129-131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对电视新闻类节目更是影响较大。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加强电视新闻节目的转型创新与融合发展,就成为电视媒体人员及相关从业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新媒体时代谈起,分析了新媒体新闻类节目的主要特征,研究了新媒体对传统电视新闻节目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了加快电视新闻节目转型创新与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孙月婷 《中国报业》2023,(14):152-153
创新是电视新闻行业的活力之源,也是推动电视新闻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闻信息的传播方式日趋多样,这给传统媒体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很大挑战。电视新闻编辑在进行新闻编辑与制作的过程中,可从受众需求角度出发,通过实现电视新闻内容、形式、方向的创新,提高观众对新闻内容的认可度,从而有效增强观众满意度,助力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7.
传媒“合竞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创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磊 《商场现代化》2009,(22):128-129
随着传播环境的网络化变迁和传媒市场竞争的加剧,在新的时代,一切都需要创新。网络媒体速发展,已经构成了对电视的严重挑战。电视新闻要继续保持强大的传播功能和地位,创新是必要方法与手段。电视新闻编辑只有提升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方法,才能提高收视率,取得最优化的效益,获得健康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当前的传媒环境呈现出传统媒体与数字化新媒体相互竞争、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大趋势,新媒体不断发展繁荣并占据我国传媒市场一席之地,我国传统媒体受到很大得冲击和挑战。电视作为我国传统媒体的元老级人物之一,为了迎接新媒体语境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电视新闻报道方面也不断进行探索、突破和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内容和形式是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并重才能促进电视新闻报道的成功。在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电视新闻也要在这两方面寻求突破和创新,才能争取更多受众和传媒市场。本文意在通过对电视新闻叙事内容和报道形式的作用、地位以及发展策略的浅要分析,探讨一下电视新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李雷红 《中国报业》2023,(6):172-174
新媒体技术除为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带来巨大发展机遇外,也为其带来不小的挑战。本文首先从新媒体时代的基本概述、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特征入手,具体分析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创新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采编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旨在大幅度提升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质量,促使其达到预期效果,满足受众群体的基本观看需求。  相似文献   

20.
张锐 《中国报业》2023,(15):202-203
为了改善电视新闻的质量,吸引更多观众群体,电视新闻编辑利用新媒体,从多个角度进行新闻价值分析,对材料进行处理,对新闻“再创作”,满足不同观众的信息服务需求,使电视新闻具有更大的竞争力。本文浅论如何实现电视新闻编辑的“再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