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介绍全媒体时代即媒体信息利用多媒体、融媒体手段,通过融合网络渠道,完成融合终端接收的一种信息传播时代,分析全媒体时代去中心化、平权化、专播化的特点,探索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发展之路即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大家论语     
《中国报业》2024,(1):12-13
<正>刘健新华社副社长、党组成员面对数字化发展的时代潮流,互联网为媒体行业带来了颠覆性变革,建设新型主流媒体成为面临的一道紧迫课题。在全媒体时代守正创新融合发展中要做好四点:一是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报道为龙头,唱响时代最强音;二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建成国际一流新型全媒体机构;三是以融合创新渠道建设为重点,加快构建全球全媒体传播体系;四是以技术赋能为关键,抢占创新发展的制高点。未来将以开放协作连接的思维,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3.
施华 《中国报业》2024,(3):21-23
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水运传媒为建设行业全媒体传播体系进行了不懈创新与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4.
李梅 《中国报业》2018,(23):60-61
老年媒体在全媒体时代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坚持以创新、共享、融合的新理念,促进媒体长足发展,在全社会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  相似文献   

5.
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创新实践党的群众路线”。本文以南通广播融合创办民生节目为例,探索将创新思维充分运用于群众路线的实践探索,为地方主流媒体建强基层舆论阵地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作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而今,从建设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到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再到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方向路径日益明晰、脚步日益坚定、成效日益显著。回望2022年中国报业的发展,在既定的深度融合之路上扎实推进,多点开花,呈现创新拓展之势。  相似文献   

7.
滕岳 《中国报业》2010,(8):13-16
21世纪第一个十年渐近尾声,此时媒体的生态环境骤然改变,传统媒体生存压力不断加大,传媒毫无争议地进入跨地域、跨媒介、多领域、多元化的全媒体时代。受众碎片化、媒介多元化成为这个时代最明显的传播特点。如何重新凝聚这些碎片化受众,成为摆在传统纸媒面前的严峻考验。百强争锋,变者胜。近年来,一直走在全媒体征程上的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正在探索自己的应对之策:在全媒体框架下,通过媒体深度融合,激活全媒体集群,按照信息传播规律,实现不同媒体梯次互补传播,完成对受众时间碎片的无缝覆盖。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我们进入到一个数字化的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成为时代要求,纸媒正在努力探索,追求变革。荆门日报传媒集团作为报媒的代表,融合图进、创新图变、转型图强,走出了一条报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随着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进程的加速,2022年我国媒体融合发展主要表现为适应对体系化和全局化的需求,从顶层设计层面将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作为媒体融合深度发展的目标。2022年媒体融合发展具体表现为技术深化、反向融合、主流表达、产业合作等特征,从内容创作、传播形态、盈利方式、组织架构等多方面呈现出智媒时代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态势。  相似文献   

10.
陆超 《中国报业》2023,(10):164-165
全媒体时代,新媒体逐渐步入稳定发展阶段,电视媒体有必要迎合新媒体发展趋势,做好全面规划,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与品牌效应,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本文提出寻找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切入点、创新媒体融合思维,提高受众参与度,促进内容融合与传播渠道融合,强调电视媒体和新媒体的技术融合,加强电视与新媒体的业务运营融合,打造核心品牌,突出品牌效应等策略,实现媒体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全媒体时代以多种媒体相融合、网络模式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呈现出视、听、形象、触觉等全方位服务的特征,物理学知识传播也应该选择最适合的媒体形式和渠道,将多种传播方式加以深度融合,进行方法创新,实现对社会大众的全面覆盖及最佳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报业发展随着国家政策部署、传媒生态变化等不断呈现新特征。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背景下,展望2023年,中国报业将从技术赋能、主题报道、平台建设、业态拓展、多元经营等方面进一步探索融合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周彦宏 《中国报业》2023,(8):166-167
全媒体时代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互补的时代,二者一同推动了中国新闻行业的持续改革与创新。以融媒体思维为引领,新闻报道理念不断创新,报道思路不断拓宽,报道领域更加广泛,报道形式也趋于多样化特征。本文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报道为例,探究媒介融合背景下体育新闻报道的特征,为媒体工作者提出可供参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萍 《中国报业》2023,(11):202-203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闻传播方式与舆论生态的深度变革,在新形势下广播电视媒体想要强化主题新闻的话语声音,就要秉持守正创新的融合发展理念,提升主题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本文结合全媒体时代重大主题新闻报道语态的新趋势、新变化,深度探讨主题新闻语态要素,总结主题新闻语态转变的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余霏 《中国报业》2023,(15):122-123
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传统媒体在坚守新闻战线的过程中逐步站稳脚跟,一方面强化自身内容生产优势;另一方面建设新型传播平台、打造专业人才队伍、聚合各方资源力量,不断巩固壮大主流宣传舆论阵地。本文以媒体改革为背景,浅析全媒体时代新闻记者专业素养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6.
徐廉 《中国报业》2009,(12):71-72
一、媒体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未来方向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正在竞争与融合的基础上实现多元化的共同发展。面对竞争与机遇,中国报业要想冲出重围,唯有在创新中谋求战略转型,从营销报纸逐渐转变为营销内容,由一个报纸运营商逐渐转变为内容运营商。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延伸媒体产业链。而这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全媒体流程再造,按媒体内部的传播规律打造流程。如何利用现有资源,  相似文献   

17.
温熙  任素媛  王渊博 《中国报业》2023,(16):122-123
在全媒体时代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媒体技术已经完全融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在多媒体时代下产生的信息为人们带来了便利。当前,新闻融合传播还存在一些弊端,需要对融合传播进行不断完善、创新,扩大新闻的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8.
林滟 《中国报业》2023,(11):126-128
在融媒体时代,传媒产品越来越丰富,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新闻业态发生改变。在这种背景下,城市台时政新闻作为当地党和政府的喉舌,必须守正创新,与新兴科技手段结合,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本文以福州广播电视台《福州新闻》为例,对融媒体时代城市台时政新闻的创新发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项军 《中国报业》2023,(9):164-165
传媒融合是当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自媒体相结合的重要契机,基于此,传统媒体可以借助新媒体传播平台实现信息的实时传播,提高信息传播力和媒体影响力。但新挑战则让传统媒体在人才、思维、技术和创新等方面暴露出诸多问题。本文以传统媒体与自媒体的融合传播为线索,从传统纸媒转型发展的角度,探索如何促进二者的进一步融合,实现真正的融媒体传播。  相似文献   

20.
随着第十四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近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完美落幕,一年一度的走向世界的中国杂技之乡吴桥再一次成为国内外文化与媒体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