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与国家统计局联合召开的“2005年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形势发布会暨中国石油和化工百强企业峰会”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高世宪作了题为《我国能源政策、国际石油供需形势及其对石化行业的影响》的专题报告,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我国能源供需现状、能源政策和发展战略,深入浅出地分析了目前国际石油供需形势及其价格对石化行业的影响。他认为,2005年受世界形势多变和投机基金炒作的影响,国际油价会呈现上下剧烈波动局面,其波峰甚至会超过2004年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石油供需缺口的不断扩大和石油价格的频繁波动使得我国石油安全状况日益恶化,而且已经对国内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文章从石油价格、石油需求、国内石油供给和国际石油供给的运动变化及相互关系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石油安全实现机理,然后结合中国石油安全实际就如何形成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减少需求、增加国内石油供给和开拓国际石油市场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从近一个时期国际石油价格变动的趋势,特别是刺激石油价格上涨的各种因素依然存在等方面的信息看,近期内国际市场石油价格走势不容乐观。造成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继续上源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市场基本面因素的推动,也有投机交易猖獗、某些国家因自身战略利益而人为纵容以及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但总的来看,全球石油总需求快速增长是造成石油供需偏紧.进而推动石油价格持续上涨的最基本因素。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发展必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但从总体上看,这种影响相对有限,且在可控范围之内。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应尽快制定中长期战略与近期措施相结合的对策.以化解石油价格上涨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轮国际油价下跌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以页岩油气革命为代表的技术进步引起了生产效率提高和产出增加,从供给侧对价格产生了冲击。国际石油市场格局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全球经济增长缓慢和美元升值等外在环境以及人们预期变动等因素的影响下,放大了对石油价格的影响。本次油价下跌是均衡价格自身的波动,随着市场机制继续发挥作用,市场将在波动中形成新的供需均衡、区域均衡和价格均衡。未来技术创新和石油供给以及其他替代能源的发展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力将不断上升,市场格局将继续进行重大的调整,并将对未来的能源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孙竹  马宏 《国际石油经济》2011,19(10):12-15,106
近期世界经济政治局势的剧烈变化,对中国石油企业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带来诸多影响。从经济层面看,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石油业产生的影响是间接的。世界石油市场供需总量上升的长期趋势没有改变;世界经济危机通过影响石油需求和国际原油价格,进而影响到石油企业的收益和生产效率。相比之下,从地缘政治层面看,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产生的影响更为直接。中东北非地区的政治动荡将改变这一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强化西方对中东石油资源的掌控,并可能提高石油的政治风险,从而对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资金、人力、物力、组织和管理产生影响。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国际油价有可能在低于100美元/桶的中等价位波动。相对较低的石油价格将会减弱各资源国的资源民族主义热潮,促进他们对外开放石油资源与市场,这对于正在积极谋求更大规模"走出去"的中国石油企业是一个利好因素。  相似文献   

6.
<正>受OPEC部长会议决定不减少原油产量消息影响,自去年11月27日以来,国际石油价格加速下跌,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期货价格连续跌破70、60美元/桶整数关口,近期更击穿50美元/桶心理价位,且仍未见企稳回升迹象。石油价格的大幅走低,使煤化工与石油化工的比较优势缩小。在此情况下,中国要否继续发展煤化工?怎样发展煤化工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几年,每当煤炭价格或国际石  相似文献   

7.
中国石油市场总是在国民经济环境和国际石油市场影响下不断发展变化,呈现出自己的特点和特征。2005年。国内石油市场又出现许多突出特点:国内原油天然气生产增速进一步加快;原油加工量和大部分油品产量增速较大幅度下滑;石油进口量和净进口量下降;石油需求增速放缓、部分油品供应偏紧;价格高位波动上涨;石油市场正孕育着各种变革等。展望2006年,国内石油实际消费增速将相对稳定,表观消费量增速预计大干2005年,石油价格将继续保持高位,国内成品油市场仍会保持相对强势。  相似文献   

8.
4月份,国内成品油供求大体平衡。受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波动较大的影响,南方地区价格波动频繁,东北、西北大部分地区价格相对稳定。柴油进入消费旺季,大部分地区购销两旺,价格相对较平稳,局部地区供应紧张。汽油市场受需求回升缓慢和价格上调幅度较大的影响,价格到位难度加大,部分地区价格波动较大,销售不畅。个别地区受地方炼厂劣质油品和走私油品流入市场的影响,市场秩序混乱。南方市场在价格上调后,批零价格迅速靠近到位价格,江、浙等地的柴油价格甚至超过规定的批发价格水平。中旬后,部分地区成品油价格随国际油价而回落,但临近月末,大部分地区汽柴油价格已止跌转升。5月份国内价格上调以后,尽管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平稳,汽油供需面看好,但国内市场反  相似文献   

9.
2004年以来,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总体水平呈现出在波动中不断攀高的运行态势,创下了2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推动油价持续上涨的原因,既有市场因素,也有非市场因素。石油价格上涨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已开始显现,但影响相对有限,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展望2005年,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将会有所回落,但回落到20美元/桶的水平也不大可能,预计大体保持在40美元/桶左右。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坚持长期战略与近期措施相结合,在建主石油储备、开发海洋石油、开征燃油税、大力开展节约能源活动与开发石油替代产品,以及“走出去”开发国外油气资源等方面下功夫。以应对因石油价格上涨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话语权"决定石油期货价格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70年代两次中东石油危机后,国际石油现货价格猛增,交易量放大,跨国石油公司垄断石油价格的机制基本瓦解,价格出现大幅度波动,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曾一度上扬至53美元/桶。在这种背景下,纽约商品交易所在80年代初推出了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TI)期货交易。几年后,随着石油期货交易迅速扩大,英国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和新加坡商品交易所的石油期货交易也先后发展起来。至上世纪末,日本在开放石油市场之后也建立石油期货交易所,形成了目前国际石油市场四大石油期货交易所为主的期货市场新格局。2004年8月25日,怍为燃料油全球领先的消费国及亚洲最大的买家,中国在上海期货交易所重启燃料油期货,力图提升中国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并有望最终取代新加坡成为亚洲燃料油定价中心。  相似文献   

11.
分析影响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因素,对减轻价格波动对国际石油市场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的冲击,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影响国际油价的主要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作为一种战略资源,一直是国际社会争夺的焦点。近些年来受地缘政治、国际资本流动、突发事件与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国际石油市场动荡不安。文章从最基本的供求规律视角出发,介绍了世界石油供求格局演变的进程,总结出世界石油供需总体上表现为需求略大于供给,供需平衡紧张,世界石油供需格局呈现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石油需求中心的趋势。同时对影响国际油价的主要因素进行探析,指出石油价格在长期内主要是受到供求关系的制约,而国际政治、投机行为等随机因素则会引起国际石油价格的短期波动。  相似文献   

13.
赵晶 《中国石化》2014,(12):74-75
<正>在国际石油价格方面,我国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承受着石油价格波动带来的巨大风险。建立和完善石油金融体系,是改变这种被动局面的重要举措之一。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中国在全球石油定价中缺乏话语权一直令人困扰。近年来,国际油价跌宕起伏,对我国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再加上我国石油供应对外依存度不断加大,我国加快建立和完善石油金融体系,防范油价波动风险,已势在必行。迫在眉睫随着对外石油依赖程度不断加  相似文献   

14.
在国内油品市场占主导地位的中国石化集团,在维护自身的石油价格安全方面面临着两大挑战:首先是如何通过参与国际市场上的石油期货交易,将石油进口成本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其次则是通过参与并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形成机制,在未来的国际石油交易中为自己争取更加有利的位置。显然,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形成机制,推出国内石油期货品种便成为合理而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2002年即将到来。这是充满未知数的一年,也是中国石油工业迎接新考验的一年。 “9·11”事件改变了世界——国际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发生微妙变化;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同时步入“冷冬”;受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国际石油需求不振;欧佩克与非欧佩克携手维护国际石油价格遇到障碍;“长期的反恐战争”所造成的不确定因素可能给国际石油市场乃至中亚、里海及中东地区未来的石  相似文献   

16.
居高不下的国际石油价格,实实在在的刺痛了世界的神经,国内的石油价格与国际接轨,油价必然随国际波动。虽然油价的大幅上扬会使一些国内生产成本高的油田因有利可图而增加产量,但毕竟我国从石油净出口国变成了净进口国,这种油价的波动会使以油为燃料的企业直接增加生产成本,从而严重制约企业的扭亏增盈。 这些企业面临的扭亏增盈。这些企业面临着继续用油还是改用煤或天然气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煤炭价格与石油价格的波动溢出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建立BEKK-MGARCH模型对煤炭价格与石油价格之间的关系做了深入的研究.结果揭示了煤炭市场价格和石油市场价格之间除了正相关关系外,有显著的双向价格溢出效应,而且波动是非对称的,波动溢出的短期模式和长期模式并不完全相同.煤炭与石油互为替代能源,当石油价格上升时,会对煤炭市场形成冲击,刺激煤炭价格上升;同样煤炭价格的上升在短期对石油价格也有些许冲击,但是长期来看,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按照时间的顺序,从非正式模型、理论模型和模拟模型3个角度综述了世界石油价格的预测模型。其中,石油价格的非正式预测模型简单易懂,对政策的制定和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理论模型是研究问题的基础;模拟模型能利用技术手段更好地进行价格波动区间的预测。  相似文献   

19.
按照时间的顺序,从非正式模型、理论模型和模拟模型3个角度综述了世界石油价格的预测模型。其中,石油价格的非正式预测模型简单易懂,对政策的制定和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理论模型是研究问题的基础;模拟模型能利用技术手段更好地进行价格波动区间的预测。  相似文献   

20.
市场行情     
2002年四季度聚酯切片市场因受年底多种不利因素影响,表现平弱,价格以缓慢下滑为主。 10月份国内聚酯切片市场以横盘整理为主,价格小幅波动。受到外盘报价上升的拉动,聚酯切片上游产品PTA、EG市场下跌之后出现小幅反弹,下游的涤纶长丝在织造厂开机率上升推动下,销售十分顺畅,价格也有明显的回升。虽然织造企业正处于生产季节,但用户和中间商进场购买比较谨慎,同时国际石油价格大幅回落,对场内人士进行聚酯切片的市场预期产生影响,市场成交量因此受到一定制约,价格上升压力较大。当月国内聚酯切片的市场参考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