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军宝 《中国报业》2023,(12):30-31
民生新闻报道紧贴生活化内容,缩短了新闻与观众之间的距离,积累了深厚的受众基础。面对新的传播环境,民生新闻报道必须发挥主流媒体的优势,通过整合新媒体技术,使节目内容更加丰富、传播渠道更加高效。本文对民生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媒体整合的机遇及报道策略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
《品牌》2015,(3)
民生新闻报道在电台的新闻报道中占据重要位置,它贴近人民生活,新闻内容广泛,引导着普通人民群众的舆论方向。对民生新闻采访与编辑的研究旨在通过解析采编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创新和提高的方法,焕发民生新闻的活力,扩大新闻题材,丰富新闻内容,满足人民需求,提高电台民生新闻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高鸿 《中国报业》2023,(6):68-69
在民生工作中,新闻宣传起着重要作用。地方电视台与基层群众贴得近,感情上有相近性,所以民生新闻报道不仅要有数量,更要有分量,要真实反映区域内的民生工作。本文以唐山电视台《唐山新闻》为例,分析地市媒体在民生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商》2015,(25)
做好民生新闻报道,关注民生民情,反映群众呼声愿望,不仅是先进办报理念的体现,更是增强党报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召力的现实需要。要有民本取向、民众视角、民生情怀,才能做好民生新闻,才能让民生新闻成为报纸的亮点。  相似文献   

5.
林思赓 《中国报业》2023,(12):64-65
时政新闻在新闻传播中占据重要地位,无论处于哪一个时期,时政新闻报道都必不可少。在新媒体时代,为了适应读者的阅读习惯,时政新闻必须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更接地气的形式实现民生化转变,才能巩固和扩展自己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张耀丹 《中国报业》2023,(3):112-113
媒体改革的大背景下,民生新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新闻界对民生新闻报道也更加重视。本文针对民生新闻报道生活化、客观性以及思想立场等多个方面,对民生新闻内容进行分析,以期为广大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吴琼 《中国报业》2023,(16):166-167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活问题的新闻,其目标是在政府和人民之间架起桥梁,解决有关人民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各种新媒体的快速兴起,民生新闻受到了严重影响。融媒体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有必要对民生新闻报道融合新媒体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融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报道应在人员能力素质、平台构建和内容质量提升等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8.
余秋霞 《中国报业》2023,(9):208-209
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体的形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很多媒体在报道民生新闻时暴露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针对全媒体记者民生新闻报道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拓宽民生新闻报道的视角、深入挖掘民生新闻的内涵、建立优质媒体矩阵、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以及强化舆情预见能力等措施,以便提升全媒体记者的报道能力。  相似文献   

9.
王巍  周长亮 《中国报业》2014,(24):67-67
在全媒体时代下,电视产业无法避免地受到了巨大冲击,而电视民生新闻作为与人民群众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新闻节目,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如何对民生新闻节目进行升级改革,成为相关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介绍全媒体及其传播优势,为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供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电视新闻栏目的激烈竞争中,民生新闻以其新闻内容和形式的平民化和贴近性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与此同时,一些民生节目在关注市民生活的同时,往往因为新闻题材的琐碎、狭窄,以及新闻报道的立意不高而导致市井化、庸俗化倾向。有些民生新闻甚至完全放弃了社会效益和新闻从业者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如同市井中的好事者一般片面地追求猎奇和轰动效应,使得新闻栏目失去了权威性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11.
李蕾 《中国报业》2020,(8):34-35
民生新闻是反映社会普通百姓生活的新闻。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民生新闻的普及,人们对民生新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新闻记者有较高的新闻采写技巧。在民生新闻报道中,需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及政治性,从而发挥民生新闻关注百姓生活、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敏 《中国报业》2023,(11):106-107
广播民生新闻是以人民群众为创作核心的新闻种类。民生新闻和公共新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近年来,民生新闻和公共新闻成为热门话题,两者各有差异,也有相同的地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融合。民生类新闻和公共类新闻如何融合,成为媒体组织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论民生新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报道民生新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认为一些新闻报道民众生活的不断改善以及其富裕程度的不断提高,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舆论导向和舆论支持之重要环节,因而报道民生新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就是一种辩证关系。这种辩证关系从构建和谐社会之具体举措与报道民生新闻之实际内容的一致性上就能够显而易见。如今,新闻传播媒介应该充分而清醒地认识这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认真、积极并且是十分主动地做好报道民生新闻的工作,毫无疑义地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正确导向、有力促进和舆论支持。然而现在以及将来的新闻传播实践中,为取得报道民生新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一致性,尚有值得引起注意并将应逐步予以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民生节目已成为我国新闻传播实践创新和理论探索的新热点,其内容包罗万象,大家普遍关注的就是民生节目所关注的,尤其是在实践领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金融"、"理财"这样的字眼越来越被广大百姓所关注,因此,有关这类的经济新闻也就自然成为民生节目的主打产品之一。要做好民生节目中的经济新闻报道,就必须让百姓唱主角,把过去"专家"的经济做成"百姓"的经济。  相似文献   

15.
宿东 《中国报业》2023,(7):196-197
在智媒时代,新闻摄影报道必须运用创新的理念与方法,以适应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满足人民群众日趋多元的信息需求。新闻摄影报道行业应当提升队伍整体业务水平,增强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力度,同时把握好新闻报道视角,健全行业监督管理机制,打造出创新发展新业态,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凝聚传播力量。  相似文献   

16.
白杨 《中国报业》2023,(10):112-11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对电视民生新闻产生了巨大影响。分众传播和公益互动能弥补电视民生新闻的缺陷,使传统电视民生新闻得到新的突破和发展,促进媒体更好地融合。本文对“互联网+”时代电视民生新闻与新媒体的融合进行探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群众视角报道新闻,就是把“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高兴不高兴,群众答应不答应”作为新闻宣传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新闻人报道要少些官腔,少讲空话套话,多些生活气息,用群众身边人、身边事来讲大道理、大政策。本文结合作者的新闻工作经历,从多角度出发,探析以群众视角改进新闻报道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鹿伟 《中国报业》2023,(9):50-52
时政新闻被看作是主流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在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如何创新创优时政新闻报道,让新闻产品出彩又出圈,是主流媒体需要不断探索和努力的。本文以现代快报重大时政新闻报道为例,探讨融媒体时代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路径,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时政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相似文献   

19.
民生新闻经十来年的发展,当前已出现后民生新闻转向,后民生新闻必须在传播内容、对象、方法上进行深度开掘和广度扩展,以提升后民生新闻品质.从受众心理来说,必须从求实、接近、及时、宣泄、主动传播等心理方面构建受众心理观照向度,提升后民生新闻传播效果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李函洛 《中国报业》2023,(9):230-231
新闻内容在传播的过程中可以将文化元素作为主观传播元素,提高新闻内容传播的新闻价值和影响力,满足受众对新闻内容的了解需求。本文主要对新闻传播中的文化元素进行探究,并对新闻传播如何影响我国民族文化、文化元素在新闻传播中的具体体现进行了详细论述,促使群众建立互动性较强的社会生活,满足现阶段群众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综合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