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就在于金融安全,而金融安全最为关键的维护消防系统就是金融风险预警制度。当前我国的金融业处于发展迅猛的高峰期,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确立构建金融风险预警制度的指导原则及方法的基础上,建立风险预警指标系统,设定预警纠偏体制,完善预警信息系统,强化内控制度体制,以此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2.
广东金融风险的特点是,金融风险集中爆发在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地方性金融风险处置代价大,地方性金融风险有从银行业向保险业、证券业扩散的趋势,外源性金融风险有扩大之势.风险处置中的不足和问题是,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后续工作进展缓慢,市场退出制度化建设滞后,新设金融机构长期系统性风险防范薄弱.应通过建立区域金融安全协调合作机制、监测分析预警机制,明确中央银行再贷款职能,推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途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构建我国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的宏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经济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在此情况下我国金融安全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近些年来,无论从宏观上还是从微观上看,我国金融体系已积累了很大的风险,而且随着金融深化和金融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这种风险压力还将继续加大。尤其是近年来金融业对外开放提速,金融机构业务创新加快,金融安全已受到了更多风险因素的威胁。因此,必须加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风险预警机制,作为金融监管的有效补充和延伸。  相似文献   

4.
金融业是现代经济体系的核心,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地位举足轻重。近年来,金融风险此起彼伏,如2008年美国次级贷危机、2016年欧元区经济风险。如何防范金融风险,成为各国学者竞相研究的课题。由此,本文借鉴美国金融监管机制的改革经验,对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机制进行剖析,提出了建立系统性风险预警机制、完善防火墙制度、加强信息披露、建立逆周期监管制度等,旨在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5.
金融风险是金融活动的内在属性。从宏观层面上设计国家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运用动态指标结合法 ,对国家金融风险的安全性进行实证测度。我国应规范金融市场 ,建立多元化的金融体系 ,强化监督 ,以防范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6.
武汉城市圈金融协调机制建设的实践路径:培育货币市场,完善资本市场;鼓励金融业和产业相互渗透与融合;加快金融创新,促进金融和谐发展;分层次构建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完善监管信息共享制度;发挥区域金融主力军作用,全面提供信贷、结算、智力支持和财富管理服务;打造城市圈金融中心,推动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关于我国金融业风险加剧的成因分析已非常广泛。根据我国金融风险的生成机制分析,我认为最为重要的是改革过渡时期金融制度建设以及与金融运行相关的法制制度、经济体制等制度性缺陷所致。因而,避免或基本消除金融风险,必须从完善制度方面入手,用制度约束金融行为,用制度保障信用环境。而不是用人为干预或凭空想象去管理金融和规范信用。  相似文献   

8.
金融业是个高风险的行业,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业始终不能忽视的课题,只有建立切实可行的自律防范体系,才能使金融风险得到防范和化解。这个体系包括:建立会计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建立实施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机制,建立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建立信贷风险的分散、化解机制及风险补偿机制,强化内部稽核监督机制,建立岗位经济责任控制制度以及实施人才工程,建立人员素质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9.
如何构建我国金融领域经济安全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金融风险是多年积聚起来的,是国民经济深层次矛盾的综合反映。因此,构建金融领域经济安全新模式,就应当建立和完善开放型的金融企业管理机制、能够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的机制、以商业银行为中心的信用保障机制和金融监管保障机制等相互协调的四个机制,这对于加强金融风险的控制,保证经济健康、稳定和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区域金融风险控制:中央银行监管系统的轴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很多,引发的直接成因是个体金融机构经营失败和公众信任危机,不仅造成区域内经济金融混乱,而且极易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较高,借款企业经营效益欠佳,地方性金融机构管理水平低等是区域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当前需要加强区域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构建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完善金融机构自我补偿制度,建立金融风险应急机制和存款保险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