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技术进步与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进步是实现农业经济集约化的先决条件,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途径。本文在分析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转变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最后提出了依靠技术进步,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2.
3.
企业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汪海波,王东一、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重要内容的全业技术进步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人实体和基本投资主体,企业的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整个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基本...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都在研究经济复苏的问题,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研究新古典、凯恩斯、马克思这三大经济理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王莹 《青海金融》2010,(3):22-27
本文在分析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基础上,运用柯布一苣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洛增长速度方程,对改革开放30年以来,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技术进步对陕西省经济增长贡献份额的发展变化进行研究,分析了影响发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阻碍因素,提出了加快技术进步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金融资产按大类可分为银行金融资产和非银行金融资产,金融资产的快速增长及其结构的变化促进了一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对银行金融资产、非银行金融资产、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协整回归及误差修正模型的建立论证了中国金融资产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银行金融资产和银行金融资产都与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相关关系,但非银行金融资产较银行金融资产更有效率,因此,为推动经济增长,应积极发展非银行金融资产,注重改善金融资产结构,同时也要提高银行金融资产效率,以便全面提高金融对经济的贡献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中国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以1995年为基期,对GDP、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做处理,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计量模型分析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内生技术进步理论,引入集约化指数,采用2002~2007年间各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发现人力资本、进口和R&D支出对经济增长方式有促进作用,并根据估计结果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实物资本与经济增长长期变动关系的研究发现,2000年后实物资本的高速增长使实物资本边际报酬与实物资本产出弹性下降速度的有所减缓,因此仔在资本体现式的技术进步阻止了实物资本利用效率的下降。在对实物资本区分为设备资本和建筑资本,并重新核算基础上,利用新古典增长模型测算出安徽省设备资本的边际报酬的变动趋势,分析得出由于仔在设备资本积累引致的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安徽省实物资本加速积累带来的经济增长是有效率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内生技术进步理论,引入集约化指数,采用2002-2007年间各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发现人力资本,进口和R&D支出对经济增长方式有促进作用,并根据估计结果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