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为构建和谐社会,我国不少地方司法机关都在司法实践中大胆试验和探索刑事和解,但由于缺少法律依据,程序适用上的不协调等问题比较严重,刑事和解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仍遇到了诸多障碍.对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呈捕以及审判阶段适用刑事和解所反应出来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就刑事和解的建立和相关立法上的完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分析刑事和解制度的含义出发,阐述了新刑诉法下刑事和解制度的价值功能,主要体现在:提升诉讼地位,维护被害人的权益、节约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率和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三个方面。浅析了新刑诉法下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被害方明确的案件、视为轻罪并且恶性较小的案件以及由于过失导致犯罪的案件等。  相似文献   

3.
崔献国  崔琳香 《民营科技》2010,(10):137-137
阐述审查逮捕阶段实行刑事调解案件的范围、条件、程序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对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一刑事和解的概念及适用范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将刑事和解纳入了特别程序当中,并在第277至第279条做了具体规定。笔者综合学界主流观点,认为刑事和解是指:加害人与被害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经由调停人、其他组织或办案机关从中斡旋调解,双方得以平等、自愿地进行协商,加害人通过真诚悔罪、赔礼道歉、经济赔偿等方式获得被害人的谅解,从而达成和解协议,司法机关根据和解情节对加害人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刑事处罚的一种诉讼活动。  相似文献   

5.
论执行和解     
<正>执行工作是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最后阶段,也是案件当事人实现权利、履行义务的终结程序。人民法院"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所谓执行和解是一种特殊的执行方式,它是指在执行程序中,双方当事人经过平等协商,就变更执行依据所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达成和解协议,从而中止或终结案件执行程  相似文献   

6.
陈仙萍 《活力》2006,(3):140-140
刑事简易程序是刑事诉讼普通程序的一种简化形式,具体是指法院在审理某些简单轻微的刑事案件时所依法适用的一种相对简化的程序,它使得刑事案件和审判力量得到合理分流和分配,提高了办案的效率,既体现了诉讼经济原则,也达到了惩罚犯罪的目的。被告人认罪表明侦查和检查工作的卓有成效。庭审中为查明事实而设置的法庭调查等阶段自不必繁琐进行。所以。笔者认为简易程序和被告人认罪的简化审理均属于刑事诉讼的速决程序。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贯彻宽严相济的形事政策过程中,检察机关开始探索运用刑事和解的方法来处理案件,以化解犯罪嫌疑人(加害人)与被害人之间的矛盾,实现被害人、犯罪嫌疑人(加害人)合法权益的双向保护.所谓刑事和解是指采用调解方式对刑事案件进行结案,是司法上的非犯罪化的一种有效措施,它体现的是恢复性司法理念.  相似文献   

8.
张潜  刘奕彤 《活力》2011,(16):46-46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是指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将超越行政机关执法范畴涉嫌构成犯罪的案件,尤其是涉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政处罚案件.从一般行政执法中分流出来,及时移送刑事立案,其目的是监督依法行政。充分发挥行政执法机关发现、揭露犯罪、打击犯罪方面的能动性.对行政执法权力与刑事司法权力进行整合,以形成打击合力,达到规范、制约行政执法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占永杰 《企业导报》2012,(2):260-261
近年来,我国不断提倡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刑法领域引进刑事和解制度,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措施。分析刑事和解制度的起源、人们对刑事和解的争议,以及中国是否具有刑事和解的生存土壤,提出在司法实践中引进和完善刑事和解制度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忠权  裴警东 《活力》2010,(18):51-52
当前.在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过程中,检察机关开始探索运用刑事和饵的方法来处理案件。以化解犯罪嫌疑人(加害人)与被害人之间的矛盾,实现被害人、犯罪嫌疑人(加害人)合法权益的双向保护。所谓刑事和解是指采用调解方式对刑事案件进行结案,是司法上的非犯罪化的一种有效措施,它体现的是恢复性司法理念。实践表明,刑事和解机制对于解决轻微刑事案件、妥善处理社会纠纷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是当前司法工作者值得研究思考的重要课题。笔者就此谈点粗浅意见。  相似文献   

11.
西方的刑事和解制度产生于20世纪中叶,是一种新型的刑事纠纷的解决方式。迄今为止,西方的许多国家都确立了刑事和解制度,在司法实践领域中产生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我国刑事司法领域却不存在刑事和解制度,因此我国应当对刑事和解制度进行借鉴与吸收,充分挖掘西方国家刑事和解制度的有利因素,结合我国刑事法律的实际情况,以构建中国特色的刑事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12.
孟庆东  王利民 《活力》2010,(8):76-77
伤害案件特别是轻伤害案件是一种多发性的常见犯罪。这类犯罪一般多由民事纠纷引起,犯罪嫌疑人主观恶性较小。且一般给被告人和被害人的身心及家庭都带来不同程度的物质与精神伤害。根据高检院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许多地方已开始把刑事和解作为一种新型刑事问题的解决方式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同。  相似文献   

13.
刑事申诉案件公开审查程序,是最高人民检察院正在积极试行的一项旨在增强案件复查工作透明度,提高案件复查工作质量,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减少反复申诉、越级申诉、久诉不息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安定的一项法律制度.听证会是刑事申诉案件公开审查程序的最基本内容,本文试对这项制度谈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4.
刑事和解制度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和解是二十世纪中叶西方国家出现的一种新的刑事思潮,作为近年来对刑事纠纷解决的趋势,在我国引入刑事和解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刑事和解制度,必须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建立。  相似文献   

15.
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和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深入人心,恢复性司法理论的价值取向越来越被认同,但我国的司法制度中直到2013年修改后的刑诉法,才正式确定了刑事和解制度的法律地位。审查起诉阶段的刑事和解虽然在实践中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运行模式,但仍缺乏统一、具体的可操作性规范。本文力图从实践出发,针对实践中开展刑事和解遇到的难题,深入剖析,并试图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刑事和解注重国家权力和个人权利的平衡,被害人和犯罪人权益的平衡,是以人为本、和谐有序理念在刑事司法领域的体现。本文对构建和谐社会语境下刑事和解制度的价值取向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7.
邢维忠 《活力》2011,(8):42-42
传统法律理论认为,犯罪行为应当由国家依据职权,通过对犯罪人的定罪判刑来实现刑罚的正义,并不受被告人、被害人意志的影响或左右。然而,随着诉讼理论的发展,“恢复性司法”理念逐渐得到了学界和司法实务部门的认可,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部分地区开始兴起。本文仅结合检察业务审查逮捕工作实际,就刑事和解在审查逮捕阶段建立必要性、适用原则和条件及完善刑事和解制度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薇  张洋 《活力》2011,(17):32-32
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对案多人少、轻微刑事案件比重大的基层检察院尤其目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立案件繁简分流分类办理机制、简化公诉案件审查报告等则是实现该机制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张涛  张晓燕  尹志泉 《企业导报》2012,(11):143-144
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与较大的实践意义,是一种值得大力提倡的纠纷解决模式。因而,本文将就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一定探讨,主要涉及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的基础理论与存在价值问题,以期为深入研究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提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刑事和解制度因其以恢复加害人所破坏的社会关系、弥补被害人的损失,促使犯罪人回归社会为目的,给传统刑事诉讼理论注入了活力。为了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妥善解决社会矛盾,刑事和解应当得到进一步的确认和发展。刑事和解的法律化和制度化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刑事诉讼改革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为法律化之后刑事和解制度的顺利运作提供保障,是目前我们非常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