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0年全球醋酸生产能力为827.9万吨,产量为626.3万吨。2001年醋酸生产能力达到881万吨,总需求量达到650万吨/年。2002年世界需求继续增长,达到671.1万吨。2003年全球醋酸生产能力为840万吨,产量为690万吨。鉴于亚太地区PTA和全球醋酸乙烯单体(VAM)需求增长,2003年醋酸需求的年增长率为3%,需求量达到694万吨,其中醋酸乙烯单体(VAM)占41%、PTA占20%、醋酐占9%、醋酸酯占15%、其他占15%。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PTA的市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精对苯二甲酸(RTA)是生产聚酯(PET)的主要原料,近几年来发展很快,全球的生产重心已经转移到亚洲,亚洲的PTA生产能力已占全球的70%左右。我国在这几年中,PTA和聚酯工业也在高速发展,PTA生产能力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5%左右。而且,从发展的趋势来看,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3.
醋酸是重要的化学中间体和化学反应用溶剂,目前全世界的生产能力已近900万吨,产量约700万吨。我国醋酸生产能力目前为135万吨,约占世界的15%,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14.3%,达到97万吨左右。据预测,2005年我国醋酸需求量将达130万~140万吨,2010年将达150万-160万吨。旺盛的市场需求吸引了跨国公司中的醋酸生产商,他们已经基本左右了世界醋酸生产和市场,  相似文献   

4.
国际纺织     
由于竞争的日趋激烈,国际各大染料生产公司出于生存的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大幅度整合,纷纷把生产中心向亚洲转移。 据中国染料工业协会资料表明,目前全球染料年生产能力约为100万~110万吨,染料年需求量约为90万~92万吨,1998年世界染料的总销售额约为94亿美元,约占当年世界化学工业销售总额的 0.7%。其中纺织用染料占有最大份额,约为76%,皮革用染料占8.4%;其余用于纸张、油墨、塑料、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纺织印  相似文献   

5.
我国已成为世界PTA生产和消费大国 据统计,2009年我国PTA生产能力、产量分别达到1521万吨、1189万吨,占世界总量的32.2%、30%,表观消费量为1812万吨,进口量达626万吨,均居全球第一. 尽管国内PTA生产规模快速增长,自给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由于市场消费增速较快,总体上依然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对二甲苯工业装置规模日趋大型化,装备本土化比例有所提高,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综合竞争能力显著增强,已成为世界最大的PX生产和消费国。截至2012年9月底,我国PX生产企业13家,生产能力826.1万吨/年,约占全球总产能的20%;2011年表观消费量1132.7万吨,约占全球消费量的30%,对全球PX生产及其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预计到2015年,国内PX的总生产能力将达到约1430万吨,需求量2070万吨。产量不能满足国内实际生产的需求,仍需大量进口。  相似文献   

7.
精对苯二甲酸(PTA)是生产聚酯的主要原料。近年来,随着我国聚酯工业的高速发展,PTA的需求量迅速增加,进口量急剧上升,我国聚酯原料PTA发展滞后的问题也暴露出来,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能力缺口大。我国PTA生产能力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过分依赖进口,必然受国际市场供应和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隐含一定的风险,不利于聚酯生产企业和聚酯原料生产企业的整体配套,制约我国PTA工业和聚酯工业的协调健康发展。2.企业规模偏小。目前,我国8户PTA生产企业平均规模不足30万吨,45万吨以上规模的企业只有1户,与国外同…  相似文献   

8.
2006年世界醋酸生产能力约1165万吨,产量约940多万吨,预计2015年需求量将达到1350万吨左右。2006年我国醋酸总生产能力约236万吨/年,约占世界总能力的20%,总产量约180万吨。预测到2010年我国醋酸新增产能433万吨,加上原有2367万吨,合计总能力将达669万吨,总产量将达563万吨。而同期需求量约为310.7万吨,届时醋酸将会较大量的过剩,市场将会出现激烈的竞争局面。  相似文献   

9.
张强 《中国石化》2009,(9):18-19
PTA是生产化纤的重要原料。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聚酯工业逐步进入快速发展道路,陆续建成近20套PTA装置;进入21世纪以后,在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专项规划的引导下,我国PTA产业实现了有序发展,并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国内PTA产能从2000年以前的不足150万吨跃升至2008年的1220万吨,  相似文献   

10.
精对苯二甲酸(PTA)是聚酯(PET)的主要原料;而聚酯又是涤纶生产的原料。2011年我国化纤产量3362万吨,其中涤纶2778万吨。目前我国涤纶消费已占全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80%以上,涤纶及其原料PTA在解决我国13亿人口的穿衣及产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截至2011年底,全球1,4-丁二醇的总生产能力达到199.4万吨,总消费量约为148.0万吨,预计到2015年全球总消费量将达到180.0万吨,需求量将滞后于产能增长速度。中国大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1,4-丁二醇生产国家,生产能力为50.4万吨/年,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25.28%,总消费量约为36.7万吨。预计到2015年,我国1,4-丁二醇的总生产能力将超过200.0万吨,总需求量将达到约60.0万吨,生产能力将出现过剩,未来竞争将十分激烈。  相似文献   

12.
由于聚苯乙烯和ABS树脂等苯乙烯下游产品消费的强劲增长,近年来世界苯乙烯的生产发展很快。2004年世界苯乙烯的生产能力增加到约2588万吨,其中北美/南美地区的生产能力约占世界苯乙烯总生产能力的28.7%,欧洲地区的生产能力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27.2%,亚洲地区的生产能力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39.5%。但2004年世界苯乙烯的需求量约为2350.6万吨,世界苯乙烯市场的总的态势是供过于求。  相似文献   

13.
国际纺织     
据外电报道,随着中国聚酯生产商对PTA需求量增加,其价格开始不断上升。在中国,下游聚酯和纺织业的行情回升。不少中国用户在市场中购买九月份的PTA和MEG原料。对聚酯生产商来说,九月份是他们购买原料的旺季,因为下游纺织品公司需要大量的聚酯,以增加纺织品产量来满足年底世界几个地区的需要。目前,一些PTA制造商和其他交易商的发盘价是550-560美元/吨(CFR中国)。一用户对九月上半月的2000吨货物的还盘价为550美元/吨(CFR L/C90天)或是545美元/吨(CFR即期信用证)。BP宣布,他们给中国买主的九月份PTA的合同价是545美元/吨(CFR即期信用证),比八月份的价格高出20美元/吨。八月底,泰国Siam三井公司会开始用其40万吨产能的2号设备来生产PTA,在九月中旬会有产品供应现货市场。这批产品恰好弥补九月底几家PTA工厂停产所可能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毛纺织产品原料结构的现状 近十年来,我国毛纺工业生产能力发展迅速,目前生产规模已达408万锭,占世界第一位,即使压缩掉1/4,其产能依然位居世界前列。我国的羊毛产量并不高,由于毛纺生产能力增长过快,造成了我国毛纺工业的原料,特别是羊毛供应的严重不足。据统计,自1986年以来,我国毛纺工业所需的羊毛原料约有2/3依赖进口,每年用于进口羊毛的外汇数额惊人。以1996年为例,国内毛纺工业羊毛原料的总需求为36万吨,但国产净毛仅有13万吨,进口羊毛23万吨,约占64%,用汇8.57亿美元。 进入90年代以来,国家要求对我国的毛纺工业实现两大调整,即毛纺产品结构向高支轻薄化发展的战略性调整、和毛纺产品原料扩大化纤比例的结构性调整。从目前的发展现状看,高支轻薄化已成为毛纺产品结构调整的热点,发展势头相当快,各种高支轻薄型毛纺织产品层出不穷,产品覆盖面包括精粗纺呢绒、针织绒、羊  相似文献   

15.
碳酸钙工业作为非金属矿工业的一个分支,在我国发展迅猛,已成为非金属矿工业的重要产业.据中国非矿协会碳酸钙专委会统计,目前我国碳酸钙生产加工企业近千家,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重质碳酸钙企业400余家,轻质碳酸钙企业320余家,其总生产能力约为700多万吨左右(其中,重钙为400万吨左右,轻钙为300万吨左右).从协会调查分析的150多家生产企业来看,年生产规模5万吨以上的占4%左右,年生产规模2万~5万吨的占10%,年生产规模1万~2万吨的占26%,其他60%左右的企业生产规模小于1万吨.我国碳酸钙产品的开发生产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1992年重钙产量仅37万吨,到2002年近520万吨,年均递增率32%左右.  相似文献   

16.
化纤     
全球聚酯产能增速将回落中国聚酯龙头企业--浙江恒逸集团董事长邱建林,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聚酯原料会议上就聚酯及原料产业结构的发展状况作了分析。他说,1995年全球聚酯总产能约为1900万吨/年,而当时中国的聚酯产能约190万吨/年,占全球总产能的10%;到2005年,全球产能接近5500万吨/年,中国的聚酯产能则达到2163万吨/年,约占全球总产能的40%,中国聚酯产能的年均增长率接近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邱建林预测:2007年以后,中国聚酯产能将进入一个缓慢增长的周期,增长率将维持在5%左右,全球聚酯产能在2006年 ̄2010年期间的年均增长率,估计在5%左右。近…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磷肥工业发展现状 2004年,我国共生产磷肥1017.4万吨(P2O5)下同。其中,高浓度磷复肥(总养份≥40%)产量为549.1万吨.占磷肥总产量的54.0%;低浓度磷肥(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含P2O5 12%~18%)产量为468.3万吨。占磷肥总产量的46.0%。在低浓度磷肥中,过磷酸钙产量约420万吨左右。占90%;钙镁磷肥产量约50万吨左右,占10%。  相似文献   

18.
自1995年下半年起世界乙烯工业已进入低潮期,亚洲金融危机更为之雪上加霜,预计这一影响将持续至下个世纪初。1997年底世界乙烯生产能力8960万吨/年,消费量7282万吨,装置负荷率87.1%。生产能力的增长速度高于消费的增长速度是当前世界乙烯工业不振的主要原因。由于亚洲和中东地区乙烯工业的高速发展,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乙烯生产能力所占比重已由1975年的86%降低到1996年的4%。今后主要发展趋势:合资建设乙烯装置,经济规模不断提高,乙烯工业向上下游一体化发展,原料趋于多样化,技术趋于成熟,消费以聚乙烯为主。亚洲经济的快速发展将继续推动世界乙烯需求的增长。预计2005年世界乙烯需求量将达到1.01亿吨,亚洲地区新增需求将占世界需求增加量的49%,即这一地区每年至少需增加20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因此,占据亚太市场已成为全球各大石化公司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以后,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甲醛及其下游产品在木材加工业,建材业,塑料工业,化学工业等方面的社会需求量的大幅增加和小氮肥厂转产等因素,中国甲醛生产进入快速增长时期。据推算,至2005年底中国甲醛生产装置将超过439套,总生产能力将超过1172万吨/年,将比上年增长13%左右。2005年上半年的甲醛产量已突破342万吨,预测全年将达到680万吨左右。预计2010年,中国甲醛的需求量(产量)将达到900万吨左右的水平。[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发展较快,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生产国家,2010年产能为78.1万吨/年,占世界总产能的比重接近50%,国内供需基本平衡,略有少量过剩。随着下游纺织品、高档造纸业、石油开采业、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对聚乙烯醇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预计到2015年,我国对聚乙烯醇的总需求量将达到约65.0万吨,届时生产能力将达到约100万吨/年,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