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未来20年里,作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代表的中关村将获得一片全新的发展空间,这一片绿色土地上将出现全国乃至全亚洲第一个率先进入高技术社会的区域——中关村新区。与此同时,一个耀眼的名字出现我们面前——中关村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中关村新区高增值核心区域,中关村新区研发、商务中心,成为中关村科技园区乃至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划时代的标志。中关村发展的第三阶段“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看中关村”,中关村被公认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代名词,21世纪中国挑战全球知识经济的领军地区。在中关村科技…  相似文献   

2.
《中关村》2004,(Z1)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是在全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拥有以中关村为核心的75平方公里的中心区和300余平方公里的发展区,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淀园发展过程中,依托中国“硅谷”的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中关村人”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这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海淀园各项经济指标一直保持着30%以上的年平均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在全国53个高新区中保持领先地位,以联想、方正、同方为代表的8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在首都经济发展中起…  相似文献   

3.
刘红果 《中关村》2008,(11):22-32
在各界纪念中关村20周年大幕开启的10月,我们隆重推出《中关村20周年特刊》第一部分,这既是对过去20年来中关村报道的延续与发扬,更是对中关村未来30年成为世界创新中心的期待做出的积极回应……谨此,本期特刊推出下半部分重点篇章:“聚焦产业集群”和“巡礼科技园”。 中关村科技园区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代表,“聚焦产业集群”,就是透过中关村发展的新视角,为中关村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方法。 “巡礼科技园”则见证了中关村科技园跨行政区域的一个个蓄势待发、前景无限的“一区多园”高端产业功能区的发展态势,科技园的触角已延伸到北京各地,如珍珠般地被播撒在首都的各个角落。  相似文献   

4.
彭兴业 《中关村》2004,(8):19-19
首都北京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生产力,北京中关村地区,更蕴涵着适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诸多优势,这里是中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水平最高、人才资源最密集、市场规模最大、厂商数量最多和电子配套设施最齐全的地区,毫无疑问地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1998年,为了烘托市场氛围,加强企业间、国际间的交流,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中关村的知名度,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管委会和海淀区人民政府联手推出了首届中关村电脑节,至今已举办了六届。经过六年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关村电脑节”已成为推动中关村不断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一大…  相似文献   

5.
萧灼基 《中关村》2004,(10):60-61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是在上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经过十多年时间,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大约占国民经济比重12%,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产业遍布全国,主要分布在京津塘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全国约有十多万家。其中开发区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强劲区域。举世闻名的中关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人力资源丰富高新技术产业是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产业,人才优势是发展的主要条件。我国人口众多,教育较发达,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人才资源雄厚。2002年,全国从事科技活…  相似文献   

6.
透视中关村科技园区自主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中关村科技园区作为全国第一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始终秉承“自主创新”、“中国制造”为灵魂和精髓的中关村精神,积极探索和实践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之路。经过20余年的发展壮大,凭借着其独特的区位优势、雄厚的经济基础、密集的智力资源等,已形成中关村特色的自主创新产业优势。因此,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对中关村的未来发展具有更强的指…  相似文献   

7.
中关村是什么地方?中关村是中国经济和文化精英地区,这里聚集了中国的一些精英企业和精英高校。中关村的很多企业领全国技术之先,体制的许多方面也比别的地方先走了一步,中关村内的大学很有加快改革的必要。中关村经济的繁荣和高速发展,得益于这里是高校的集中区域,得益于它的科技优势,也得益于一定体制上的优势。在面向市场经济的总体改革中,中关村的高校也有很大发展和进步,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然而,相对于面向市场的中关村众多企业而言,教育体制和高校内部改革的步伐我认为有些滞后,有些所谓大张旗鼓的改革,其实并没有真正地针对顽症,从而…  相似文献   

8.
中关村的创造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焦“中关村指数”1月14日,“中关村指数”首次向社会发布。这是全国53个高新技术开发区第一个将高新技术产业复杂的发展状况用简单扼要的数字和直观形象的图表来描述的一个新方式。中关村指数由经济增长指数、经济效益指数、技术创新指数、人力资本指数和企业发展指数五个分类指数构成。其计算范围包括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科技园、亦庄科技园、德胜科技园等六大科技园区内全部高新技术企业,其企业数量占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的90%以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次发布的“中关村指数”表明,2004年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整…  相似文献   

9.
编读往来     
《中关村》2010,(2)
祝中关村创世界一流中关村作为中国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直被人誉为中国的硅谷。但我坚信,不久的将来,通过我们的努力,世界上一定会出现许多个某国的中关村。《中关村》杂志立  相似文献   

10.
张彤  曾颖 《中关村》2004,(5):50-54
当美国媒体把中关村评选为世界八大文化圣地之一的时候,中关村已经不仅是海淀的中关村,而是世界的中关村。如今,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关村在中国经济、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从市场占有率看,中关村的应用软件、手机和集成电路设计等产业规模和市场份额均为全国第一;从人力资源看,中关村拥有两院院士、大学生、企业家等人才的数量在全国无可匹敌。从技术创新看,中关村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数量都居全国第一。如今,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关村现在处于历史性发展的关头。在一度网络泡沫的投资低潮之后,中关村能否再度辉煌?中关村的价值与前景又成为人们探讨的话题。4月15日,《中关村》杂志邀请社会各界人士举办了上述问题的论坛。  相似文献   

11.
李政  张勇 《中关村》2005,(3):31-32
1月14日,“中关村指数”首次向社会发布。这是全国53个高新技术开发区第一个将高新技术产业复杂的发展状况用简单扼要的数字和直观形象的图表来描述的一个新方式。中关村指数由经济增长指数、经济效益指数、技术创新指数、人力资本指数和企业发展指数五个分类指数构成。  相似文献   

12.
新品推介     
李金 《中关村》2003,(1):46-46
众所周知,技术发展可以推动社会进步。中关村的发展,高新技术是核心。本刊致力于高新技术的推广,这一期所刊登的项目绝大多数来自第五届中关村项目推介暨投资洽谈会。  相似文献   

13.
张越 《中关村》2013,(5):68-70
“中国梦”的提出不仅让来自中国创新的发源地的‘中关村人’想到了“中关村梦”,也让中国软件与信息产业的聚集地中关村软件园想到了它的“产业梦”。从2010年到2013年,中关村软件园的发展从第一个十年跨入到第二个十年。在这个跨越的过程中,中关村软件园也从北京科技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市场孵化器,转向到中关村发展集团的管理当中。  相似文献   

14.
海归潮涌中关村“高聚工程”聚英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磊 《中关村》2010,(2):20-21
中关村是一个需要海归的时代,也是一个成就海归的时代。2010年1月8日,旨在为高端人才聚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提供服务的北京市海外学人中心服务大厅、中关村西区协调管理委员会、首都创新人才发展大厦揭牌。  相似文献   

15.
5月14日,在由中关村杂志社、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联合承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的重点活动之一的中关村创新论坛“环保服务产业的挑战与机遇”分论坛上,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会长、北京绿创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姜鹏明,中国水网总编、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全联环境商会执行副会长傅涛。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国际所副所长李丽平,中关村核心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宋洁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博士、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徐云五位嘉宾与60多名参会者共同探讨环境服务产业的现状,  相似文献   

16.
对话王德禄     
王德禄 《中关村》2011,(4):44-44
《中关村》:“1+6”政策中提到的“1”,是指搭建首都创新资源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包含哪些内容?如何驱动中关村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小平 《中关村》2004,(8):21-21
中关村是什么地方?中关村是中国经济和文化精英地区,这里聚集了中国的一些精英企业和精英高校。中关村的很多企业领全国技术之先,体制的许多方面也比别的地方先走了一步,中关村内的大学很有加快改革的必要。  相似文献   

18.
资讯     
16企结盟 中关村进军手机产业 7月4日下午,在位于中关村的翠宫饭店,联想移动、国电未来等16家手机产业链上下游骨干企业的老总也坐在了一起,宣布结成中关村手机产业联盟,通过整合中关村的手机关键技术研发力量,大举进军手机产业。联盟的成立意味着在龙争虎斗的国内手机产业中将会竖起一杆“中关村”的大旗。  相似文献   

19.
程桔华 《中关村》2007,(9):38-47
论坛综述:本届中关村发展论坛旨在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探索创新之路,针对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关键问题给予引导和指导,助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的产业化和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越 《中关村》2012,(5):30-31
两期建成后,中关村软件园将聚集350家企业,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将实现世界一流专业园区的梦想。中关村软件园是在信息化大潮席卷全球之时应运而生的。2001年,中关村软件园正式开工建设,东依上地信息基地,西临东北旺苗圃,南靠北大生物城,一期面积1.39平方公里,已成为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核心区,并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展示中国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