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企业违反国家法律、政策规定,采取各种形式,逃废银行债务,是银行债权产生的主要原因,也严重地损害了银行的权益。而银行债权面临的风险,将使银行的经营受到影响,同时影响对当地经济的支持力度。因此,加强对银行债权的保障是遏制信用危机必须的,对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债权人合法权益,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也具有重要意义。一、银行债权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债务主体利用各种手段,悬空银行贷款,逃废银行债务一是利用租赁、承包、托管、重组等方式,如组建新企业时,承租原企业的全部设备,把金融机构的贷款本息挂账悬空,将企业的全部设备和资产承包给其他企业或个人,规避银行债务。企业兼并重组时只兼并有效资产,不承担银行债务。二是利用改制方式,把原来的  相似文献   

2.
企业逃废债务,这里是指少数国有集体企业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将银行贷款悬空或废掉,达到最后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目前,企业逃废债务主要多发生在县级以下中小企业,有些地区的一些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借改制之机想方设法逃废银行债务,其“一卖了之”是作为一种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3.
企业逃废债务是当前金融资产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虽然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定,但由于受各种利益的驱动,一些地区和企业利用各种手段逃废金融债务的情况仍然相当普遍,不仅数额巨大,而且手法也在不断翻新.从金融债权管理机构掌握的情况看,国有商业银行是企业逃废债务的最大受害者,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中小金融机构的债权.据有关部门统计,截止2000年底,在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5家商业银行开户的62656户改制企业,涉及贷款本息5792亿元,其中金融债权管理机构认定的逃废债务企业32140户,逃废银行到期本息1851亿元,占总贷款本息的31.96%.  相似文献   

4.
殷劲松  吕品 《乡镇经济》2002,(4):32-32,37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机构肩负着支持、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维护金融债权,是防范金融风险,促进经济、金融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当前,一些企业利用改制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比较严重,破坏了信用关系,损坏了银行的合法权益,严重干扰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因此,制止企业逃废债行为,创建金融安全区,已成为金融系统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逃废银行债务形式多样,情节相当严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改制风起潮涌,其中相当一部分企业利用改制机会,通过多种手段悬空、逃废金融机构债务。据对芜湖市某商业银…  相似文献   

5.
在一般人眼里,那些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应该都是经营困难、失去还款能力的企业。但是,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有还款能力的企业逃废银行债务、不法分子乘国企改制之机逃废银行债务等,已成为银行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危及金融业稳健运行和国有资产安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改制的步伐日益加快,部分企业利用转制时机,进废银行债务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国有资产的安全,破坏了金融秩序,干扰了金融机构的正常运行。在这种新形势下,《贷款证》制度的“预警”功能,将是防范和制止企业逃废债务,维护银行债权,防范新的信贷风险发生的一个有效办法。一、发挥《贷款证》功能防范企业逃废债务企业逃避银行的债务方法很多,但只要信贷人员和《贷款证》管理人员认真按照《贷款证》管理办法进行操作,加强信贷监管力度,都能通过一些“蛛丝马迹”识破其真伪。我们根据对《贷款证…  相似文献   

7.
秦军 《江苏改革》2003,(7):31-32
相当部分的国有、集体企业长期亏损、资不抵债,不实施破产改制别无他路;但这些企业亏空银行大量贷款,操作不慎就有逃废债务之嫌。盐都县针对企业实际状况,坚持依法破产、规范破产,做到不给改制留尾巴,不使银行搔头皮,不让舆论抓辫子。具体从五个方面把好关:  相似文献   

8.
张景文 《辽宁经济》2004,(12):38-39
当前,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存在一个普遍和突出的问题是:许多国有企业借改制之机,钻法律的空子,不讲诚信,想方设法逃废或悬空企业债务,损害企业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国有企业每年不讲诚信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约为6亿多元,而仅国有企业逃避债务一项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2亿多元.因此,分析国有企业改制中逃废债务的主要形式,明确国有企业改制后的债务承担主体,对依法解决国有企业改制后的逃废债务问题,规范国有企业改制行为,引导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健康发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法律制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部分企业借改制之机逃废银行债务,致使银行经营包袱加重。据统计,截至2000年末,在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开户的62656家改制企业中,一半多有逃废金融债务行为,逃废银行本息达1851亿元。而且由于多数金融债务被架空,清收起来相当困难。企业逃废债现象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同时也和我国银行业长期以来的粗放经营方式有很大关系。所以,各银行只有从自身信贷管理入手,根据企业逃废债的形式和成因制定相应的事前防范和事后清收策略,才能有效遏制因企业逃废债造成呆坏帐增加的势头。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之间、银企之间的债务拖欠问题更趋激化,盘根错节的债务链交织成一张巨大的债务网,严重制约着我国银行和企业的改制。对此可以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数据库和信息技术,有效整合银行和企业的不良债权资源,通过信息沟通,发现债务链,进行债务清算,排除不良债权中的泡沫成分,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利用市场手段解决不良债权,最终有效解开债务链。  相似文献   

11.
《开放潮》1998,(7)
据新华社消息 为规范国有中小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改制工作,防范和制止各种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切实保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防范金融风险,国务院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在国有中小企业和集体企业改制过程中加强金融债权管理。 通知指出,在国有中小企业和集体企业改制过程中,不少地方出现了借企业改制之机悬空、逃废金融债务的现象。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社会信用关系,致使金融机构大量债权悬空,信贷资产质量下降,国有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12.
目前,企业改制直接影响银行信贷资产保全工作。有些中小企业的银行负债率大,能否在企业改制中落实银行债务,已成为商业银行当前十分焦虑的问题。一、银行要重视、支持并积极参与企业改制,确保银行债权的落实。企业改制是从根本上扭转当前企业经营困难的必由之路,银行...  相似文献   

13.
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金融风险危及金融安全,而信用风险是目前我国银行业的最大风险,主要表现为:一是不良贷款比例很高,借款资信能力低下;二是企业逃废债问题严重。到2000年底,在四大银行开户的6万多家改制企业中,有51%的企业有逃废债务行为,逃废银行债款本息达1851亿元,占其贷款总额达32%,借款人主观还款  相似文献   

14.
张祥辉 《辽宁经济》1998,(11):26-26
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实行产权制度改革,给银行信贷管理工作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银行是企业最大的债权人,如何转变观念,支持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避免企业借机逃废银行债务,有效防范信贷资产风险,已成为当前金融界关注和探讨的热点问题。一、企业改制过程中对银行信贷...  相似文献   

15.
面对巨额的银行不良债务,企业沉重的资金“包袱”,不少人主张通过债权变股权来解决,国家在企业改革方案中也有此一说.我认为:此举理由不足,负效应甚大,不宜施行.债权转股权的理由不能成立(一)债权转股权无助于银行不良债务的解决.凡有银行不良债务的企业,大都经营欠佳,本身就不符合股份制改造的条件,债仅无法转为股权.如果硬要将这类企业改造成股份制、银行贷款变成产权,那么银行就会连贷款的追索权都没有了,不良债务的风险将更大.市场经济强调的是公平交易,任何交易都要两厢情愿.不情愿的交易、被迫交易本身就是有违市场法则的.在企业对于银行有着大量不良债务的情况下,银行作为有独立利益的特  相似文献   

16.
李淑琴 《北方经济》2007,(22):86-87
从现实情况看,在我国市场经济初步建立的过程中,社会信用环境却不容乐观.其突出表现是忽视甚至践踏信用的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在金融领域,企业、个体户、农户逃废银行信用社债务和互相拖欠现象十分严重.应切实规范企业改制行为,同时强化政府信用.  相似文献   

17.
当前,由于一些企业在转制中行为不规范,逃废债务,给银行造成相当巨大的损失,这一问题值得关注。有的企业不是试图通过自身努力和转换经营机制来增强活力,而是企图借转制之机废除银行债务,加上转  相似文献   

18.
一、目前阳江地区社会信用状况令人堪忧据统计 ,截止 2 0 0 0年 12月底 ,阳江地区经各金融机构认定的逃废债企业 16 4户 ,逃废债涉及巨额贷款。企业逃废悬空金融债务较为猖狂 ,性质恶劣且手段多样。主要表现在 :企业利用分立、租赁、股份制改造、兼并、破产重组等改制机会 ,故意逃废银行债务 ;有偿还能力 ,但故意拖欠贷款本息 ;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 ,继续拖欠金融机构贷款 ;挤占挪用贷款或通过关联交易转移资产 ,造成贷款沉淀 ;企业负责人获取贷款后携款潜逃 ,造成银行贷款流失。恶劣的社会信用环境已严重阻碍了阳江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如何解决长期积淀下来的银行信贷资产和企业债务的双重劣化趋势,是当前金融界、经济界乃至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银行债权的重组。所谓银行债权的重组,就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企业制度改革的进程日益加快,许多企业,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为了调整产业结构,盘活资产存量,采用兼并、合营、分立、转让等方式,使原来处于闲置或很少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通过有偿转让等形式,收回资金投到重点产业和部门。这对调整产业结构,使企业资产得到有效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有些企业钻法律不配套、法制不健全的空子,借转换机制之机,以甩掉包袱、轻装搞活为由,采取多种形式悬空银行贷款,有意逃避银行债务,致使大量银行信贷资产流失。据抽样调查,自1994年企业改制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全国的改制破产企业中,银行对企业的债权一般占70%左右,而通过改制、破产等形式损失的银行贷款占银行信贷资产的40%以上。据国有资产管理局清产核资办公室对一万户预算内企业的调查,40%的企业资不抵债。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贷款大部分已在企业改制中被架空,目前全国仅信用社贷款就有几千亿元的资金没有着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