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村寨是指具有长期固定的地域范围和自然资源,并具有相对独立和完整的社会组织、风俗习惯等的行政单位。民族村寨是民族地区保存有较丰富、较独特的传统民族文化,至今尚能集中而真实地展现其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民族村寨旅游即是以民族村寨为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村寨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主要载体,也是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平台。作为助推少数民族村寨民族文化旅游加速发展的民族特色体育,具有丰厚性、广布性和地域性、多功能性、与其他资源的良好配套性等特点,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民族特色体育与自然风光、人文社会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发展旅游业,必将成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3.
民族村寨聚落景观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而要获得满意的旅游经历,旅游解说系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能够进一步加深旅游者对民族文化内涵的理解,增加旅游兴趣。同时,旅游解说系统又是增强民族村寨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弥足村寨旅游产品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分析景区解说系统"5M要素"的基础上,结合金竹寨的实际情况,构建金竹壮寨解说系统。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底蕴源远流长,特有的民族文化风情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旅游资源使得民族旅游备受瞩目。而民族村寨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的活载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能够为当地旅游业带来巨大优势和发展潜力。民族村寨旅游开发首先需要分析当地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态势,寻找相应对策,如贵州省雷山县的西江苗寨借助SWOT战略分析法,明确自身发展态势,从"食、住、行、游、购、娱"几  相似文献   

5.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对我国特色民族村寨旅游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阐述了特色民族村寨旅游转型升级的背景,分析了特色民族村寨旅游转型升级的困难有四个方面:一是技术进步与创新、劳动力素质、资本、管理等条件的限制;二是市场机制、企业机制、社区居民参与制度等相关制度的约束;三是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失落、民族价值观的改变、民族文化庸俗化利用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四是旅游资源、自然景观等生态环境恶化的制约。提出了特色民族村寨旅游转型升级,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转型升级的有利条件、克服传统观念的误区、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等。  相似文献   

6.
商标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某一种商品区别于其他商品的标识。民族村寨旅游是一种文化旅游,依靠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来发展旅游。作为文化产业的民族村寨旅游,不仅需要商标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而且需要商标来实现文化的资本化运作。  相似文献   

7.
民族村寨以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国内外旅游者纷至沓来,但随着旅游业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民族村寨当地环境、社会和文化带来消极影响.社区居民首当其冲便成为这些消极影响的主要被动承担者.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民族村寨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问题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文章结合有关文献分析当前国内外关于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社区参与概念、参与方式、影响因素和应用价值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促进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马继刚 《商业研究》2008,(6):151-154
选择昆明市最大的苗族村寨——小水井苗族村为案例,分析了其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和面临的问题,指出该村寨的旅游开发应定位在"实地旅游民族村"的模式上,这样,可以和现有的、较为成熟的模型化云南民族村进行互补定位,形成单一型民族村和多元化民族村对比,真实型和模型化共存互补的主题民族村格局。并从区域规划的角度,从村寨旅游开发模式、开发步骤、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系统性的构架及开发思路,包括村寨分区建设的构想、旅游接待设施硬件建设方案,以及健全组织机构、完善村规民约、社区参与等一系列系统化软件工程。  相似文献   

9.
现有的民族村寨旅游在产权制度安排上存在所有者缺位、制度缺陷、资本遮蔽甚至剥夺文化资源持有者的财产权利等问题,导致了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的产权困境,从而对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根本性的制约并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旅游社区的和谐构建。本文就此困境,提出了几点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冠群 《中国市场》2013,(16):68-69
民族村寨作为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载体,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突破点。其中,村民既是村寨的主人,也是民族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承人,是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所要依托的关键。因此,村民对于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态度和参与度直接关系着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如何引导村民积极的参与到旅游业中去,这取决于能否建立一个有效保障村民利益的机制。目前,我国很多民族地区如一些民族村寨的旅游业发展在利益分配上都存在着问题,若农村的利益分配机制没有理顺,将直接制约着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贵州省侗族聚居地--黔东南侗族分布密度较高的地区进行实地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以侗族村寨的游客和侗族村民作为调查对象,对民居建筑、民间艺术和民族风俗等侗族文化进行研究。目前对侗族文化旅游业发展尚不够重视,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同时侗族文化随着现代信息化的发展逐渐被淡视的状况,因此,本次研究主要根据异地集锦理论,旨在弥补发展侗族旅游业的缺口,提出发展模式,以此推动原生态地区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展现侗族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各种乱象肇始于人治,人治已成为掣肘,只有法治才是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抉择。法治思维、旅游基础要素、旅游市场的法治构筑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法治路径。  相似文献   

13.
特色村寨建设与乡村振兴是相互关联、有机统一的。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为特色村寨建设提供政策与物质支持;另一方面,特色村寨建设是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主要阵地。为此贵州要抓住机遇全面推进民族村寨振兴,既要促进产业兴旺,也要加强文化建设;既要促进生态保护,也要提升村寨治理水平,以期为其他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民族村寨的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日益受到社会关注,文章以龙脊古壮寨为例,探讨其作为一个完整的社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更好的保护地方文化,通过分析采用"生态博物馆"与"前台、帷幕、后台"相结合的开发模式,阐释民族村寨开发模式和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为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的确定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5.
<正>民族村寨是农业发展的产物和遗存,作为少数民族乡村文化重要的活载体,是最能体现其民俗特点的物化形式。保护与发展民族村寨的根本目的是保持少数民族村落的原生态特色,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适应现代化生活的需要。而现实中,一方面,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中采取了不同的旅游开发模式,这是追求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另一方面,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的不协调与不平衡,  相似文献   

16.
《商》2014,(20):168-169
创意旅游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相互融合渗透的产物。在创意时代全面降临之际,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产业中融入创意因素,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本文通过分析黔东南民族村寨发展创意旅游的优势,提出创意旅游促进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的转型升级和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蒋琴  吴学成 《商》2014,(20):168-169
创意旅游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相互融合渗透的产物。在创意时代全面降临之际,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产业中融入创意因素,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本文通过分析黔东南民族村寨发展创意旅游的优势,提出创意旅游促进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的转型升级和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兰梓瑜 《中国市场》2015,(9):155-158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乡村特色产业的大力发展,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村寨地区也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如何有效发挥民族村寨资源优势,利用特色产业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是一个意义重大且亟待解决的难题。笔者对湘西州吉首市民族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发展进行了实地入寨调查,以期了解民族地区民族村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是民俗旅游的一种形式,也是通过旅游扶贫、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种途径.我国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自上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方面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同时也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和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面,文章对国内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研究有关文献进行综合评述,以期明确国内少数民族村...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村寨保护与旅游开发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其中,民族文化的保护是重要的保障因素。研究分析了通道侗族自治县旅游开发过程中外来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的影响。研究表明通道侗族自治县为发展本县经济,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对外开放与对外联系也日渐频繁,打破了以往的落后、封闭的状态。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该县本民族的侗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因此在此次研究中针对外来文化对侗族文化的影响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