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青 《特区经济》2013,(10):128-131
汽车产业是很多城市工业发展的重点,当前却面临市场的萎缩、劳动力资源优势减弱的严峻形势。本文阐述了厦门市汽车产业链的发展现状,在分析了厦门市汽车产业链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厦门市汽车工业产业链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据《海峡时报》报道,进驻厦门留学人员创业园的九家留学人员创办企业,目前分别获得厦门市政府提供的10万元无偿创业资助金。这九家企业包括厦门冠功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厦门思木工业自动化发展有限公司、厦门贝士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创办这九家企业的留学人员来自美国、意大利等国家,项目涉及工业自动化、信息技术、软件、生物工程、精密模具设计制造等领域。为鼓励和吸引留学人员来厦工作,厦门市政府近年出台了《厦门市引进留学人员若干规定》、《进驻厦门市留学人员创业园的管理规定》。根据规定,符合条件的留学人员企业可获取1…  相似文献   

3.
陈清  刘力纬  吴国振 《发展》2016,(2):74-75
本文对甘肃省水资源形势进行了分析,对工业节水的主要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从创建节水型企业、做好基础管理工作、推动可持续清洁生产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工业节水、确保全省水资源安全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4.
高耗水工业一直是我国用水管理和节水监管的重要对象。探索各高耗水行业用水特征以及耗水规律,对于各行业节水措施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八种高耗水工业行业的用水及节水现状进行统计和分析,梳理节水工艺进展,计算了部分行业的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并根据各行业节水技术发展情况提出高耗水工业节水措施,为高耗水工业的用水效率提升、节水管理优化以及节水模式打造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梁娟 《科技和产业》2010,10(9):15-18
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一直是我国各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在对厦门市2000—2008年24个工业产业的集聚程度进行测算的基础上,运用SPSS软件对厦门市工业产业集聚程度指数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进行线性回归。我们的结论是,厦门市工业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存在显著的弱负相关关系,在后工业化阶段推动厦门市城市化的关键在于大力发展通信和信息技术及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产业》2005,(12):279-279
厦门视听通讯产业基地位于福建省厦门市,2005年6月.经科技部正式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2004年,厦门视听通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59.82亿元.占福建省厦门市工业总产值的15.8%。其中骨干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0.86亿元.占基地产值的69.56%。  相似文献   

7.
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国家火炬计划厦门电力电器产业基地、全国惟一的光电显示产业集群试点:拥有4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占厦门市不到3%的工业能耗、0.4%的土地面积,实现厦门市近30%的工业产值;集约化发展水平、环境综合指标、科技创新发展速度均位于国家级高新区前列i在推动厦门特区经济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2003年,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工作,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污染预防、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线,加强法规建设,强化政策导向,依靠技术进步,夯实基础管理,建立和完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宏观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以推动节水、节能为重点,促进企业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工业用水定额管理,完善节水标准体系,大力开发海水等水资源的利用,着力解决工业企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的问题,建立工业水价预报预警系统。依法制定用能设备强制性能效标准,扩大节能(节水)产品认证范围…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新区》2008,(4):31-31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中认识到,开发区是工业集中区,也是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集中区,节能减排任务十分关键和繁重。开发区通过工业生态系统的构建,不断完善资源和废物的减量化措施。在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汽车制造和食品饮料等行业,基本建立了行业内部及行业间的产业链和产品链。通过推进企业清洁生产、节水、节能等措施,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提高了能源效率,减少了主要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0.
根据镇江市在2005年度水资源量情况和供需情况,分析了镇江市工业、农业、生活用水节水潜力,并从工程和非工程角度提出工业、农业及生活方面的节水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根据镇江市在2005年度水资源量情况和供需情况,分析了镇江市工业、农业、生活用水节水潜力,并从工程和非工程角度提出工业、农业及生活方面的节水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经济》2010,(4):56-56
西部地区既有丰富的水利资源,部分地区又是我国缺水比较严重的地区。以吐鲁番地区来说,随着工业发展,工业和农业争水的矛盾日益突出,只有进一步加快节水农业发展,才能保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所以,应该把节水作为新疆及西部地区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3.
骆仲敏  李碧莲 《开放潮》2001,(10):39-39
厦门市的股份制改革始于1989年,至今已经过了12年。十几年来厦门市股份制改革主要经历了“积极试点”、“稳步推进”、“规范发展”三个阶段。截止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有股份公司83家,占全省股份公司总数的40%左右。其中,上市公司 16家(A股 15家、B股 1家),累计募集资金 50多亿元,分布于工业、公用事业、商贸业等。这些资金的募集及运作,在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加速科技进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特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改革当头呈三大特点 一是企业改制步伐加快,行业涵盖面不…  相似文献   

14.
聂江 《特区经济》2008,235(8):31-33
文章以厦门市为中国东部沿海城市代表,分析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程度之间关系。对该市1985~2005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拟合表明,除工业粉尘和废气排放量分别为正U和N字形发展外,厦门市环境污染指标变化大体上遵循EKC,并且这些EKC曲线转折点相对较低。目前厦门市污染排放已处于倒U形右端的下降时期。同时发现,人口因素和城市绿化率对环境污染状况作用不显著,受产品结构影响,对外贸易总的来说会加重污染排放水平。文章强调政府在控制环境污染,降低转折点水平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财政部门及其所属单位与所主管的中介组织在工作、组织、经济、场所、名称等五个方面彻底分开,厦门市财政局在日前专门印发的《厦门市财政局关于挂靠的市场中介组织与财政部门分开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指出,将把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导入正轨,与所属财政部门分开。厦门市财政局相关人员透露.该《方案》是由厦门市监察局会同厦门市财政局共同主抓的一项工作,主要意图是从源头上预防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滋生。  相似文献   

16.
蔡龙翔 《特区经济》2013,(11):198-199
工业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而制造业是工业的中心,制造业竞争力对于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SPSS软件,对厦门市29类制造行业的竞争力展开研究,分析表明厦门市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优势较大,而劳动密集型行业则大多处于劣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宝鸡市水资源基本条件和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宝鸡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基本模式--以制度建设为中心,行业节水为载体,以信息化、节水专家大院及节水文化建设为支撑,指导并推动工业、农业、生活及生态四大载体节水工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陈津 《开放潮》2006,(4):16-17
工业是厦门经济持续增长的主推动力 “工业的强弱、工业化水平的高低,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没有强大的工业,就无法持久地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就无法壮大经济规模,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变化的形势和市场风险。因此,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必须坚定不移地突出发展工业,壮大产业规模和工业总量。”这是中共厦门市委何立峰书记去年7月对工业在推动厦门经济持续增长中的主导作用的高度肯定,也是厦门经济特区二十多年发展的经验总结。特别是近几年来,厦门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也越来越强,更是充分验证了这一观点。“十五”期间,工业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既遭遇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百年不遇的长期持续干旱,又遭遇煤油电全国性持续偏紧和通货紧缩等不利环境,但在厦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工业系统攻坚克难,使工业经济实现了厦门市历史上发展最好的五年。  相似文献   

19.
襄阳县财政部门在支持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立足“旱包子”实情,大力支持发展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目前,全县已发展节水灌溉面积65万亩,农业水源利用率达到了65%。不仅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业供水矛盾,而且有效地保护了水资源,维护了农业生态环境的平衡。 一、加强宣传,增强节水意识。充分利用广播电台、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通过宣传襄阳水源供需矛盾的实情,宣传节水灌溉新设备、新方式的高效益和推广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和效益性。使农民节水意识和节水灌溉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广大群众主动参…  相似文献   

20.
郑金沐 《开放潮》2001,(4):37-37
适应新形势制定新战略 加入WTO,从根本上将有利于厦门市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和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但也将使厦门市现有的政策优势、区位优势进一步弱化,产业结构上的缺陷进一步凸显。目前,厦门市外资企业仍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一般加工贸易企业为主,大项目特别是高新技术项目太少,第三产业比重偏低,新兴产业发展缓慢,极大地制约了厦门市利用外资工作上档次、上水平。 因此,厦门市要抢抓加入WTO前后的先发机遇,依托港口优势、出口加工区优势和对台优势,调整招商引资策略、改进招商引资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