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庆安县种植水稻有60多年历史,1983年以前,大都是采用慢撒条播的传统栽培方法,水稻生产水平不高,亩产量只有400-500斤,种植面积始终在20万亩左右徘徊。1984年,在日本专家原正四的指导帮助下,采用寒地旱育稀植新技术,实行小棚育苗的等距插秧,亩产一跃达到了400公斤。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1996年,全县水田面积7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7%,水稻总产3.5亿公斤,占粮食总产的64%。全县水稻平均亩产突破了500公斤大关,以村为单位最高产达到了600公斤,最高单产户达到了750公斤,被称为寒地种稻之首。  相似文献   

2.
《上海农村经济》2004,(12):47-47
自1998年以来,超级稻在我国长江流域稻区和东北稻区示范推广面积逐年扩大,截止2003年底,已累计种植1.12亿亩,大面积亩产达600公斤,亩均增产55-60公斤,累计增产稻谷65亿公斤左右。特别是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发布,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今年超级稻种植面积已达4800万亩,比2003年增加800万亩。  相似文献   

3.
2004年我国推广种植超级稻320万公顷、比2003年增加53.3万公顷。1998到2003年底超级稻在长江流域稻区和东北稻区示范推广面积已累计746.7万公顷,大面积一般达到600公斤/亩,增产55-60公斤/亩,累计增产稻谷65亿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4.
《上海农村经济》2009,(8):46-46
陕西今年共承担7个部级油菜万亩高产示范片创建任务。经专家现场实收测产,7个万亩高产示范片亩产均超过200公斤的创建指标,最高的达220.8公斤,最低的达208.3公斤,平均亩产达到215.5公斤,较7个县油菜平均亩产增63.9公斤,增幅为42%。  相似文献   

5.
一、发展水稻生产的意义 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在1949年建国时,全省种植面积共167.4万亩,亩产123公斤,总产20.5万吨,基本是自给性生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水稻生产飞跃发展。1987年全省水稻种植面积达到853.4万亩,比1978年增长1.7倍;亩产232公斤,比1978年增长4%;总产197.6万吨,比1978年增长1.8倍。是建国以来水稻生产形势最好的一年。 我省发展水稻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发展水稻生产的意义1949年全省共种水稻167.4万亩,亩产123公斤,总产20.5万吨,基本是自给性生产。1987年全省水稻种植面积853.4万亩,比1978年增长1.7倍;亩产232公斤,比1978年增长4%;总产197.6万吨,比1978年增长1.8倍。(一)单位面积产量高,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7.
徐振湖 《农村展望》1997,(1):25-25,27
我们方正县自1981年引进日本水稻寒地旱育稀植技术、实施水稻生产第一次革命以来,水稻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农村经济有了大幅度增长,农民的富裕程度有较大提高。到1996年,全县水稻面积已由1981年的4.9万亩扩大到32万亩,增长了6.7倍;水稻平均亩产量由386斤提高到了1000斤,增长了2.03倍;人均水稻纯收入1300元,占农村人均收入的56.4%,水稻在整个粮食作物中所处的地位是:60%的面积,80%的产量,90%的产值。作为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发源地,方正水稻已走向全国。现在全县有201名水稻技术员和技术农民遍布全国指导种稻和承包种稻,累计指导面积1亿亩。方正水稻生产如何在现在的基础上再登新台阶,如何进一步扩大影响,我们将瞄准更高的目标。我们要再用3年时间,建成水稻生产强县。到本世纪末,全县水稻面积要达到40万亩,其中绿色食品和无公害稻面积要达到40万亩,其中绿色食品和无公害稻米占80%以上,平均亩产超千斤,水稻总产量达到4亿斤,商品量达到3亿斤,水稻收入达5亿元,加工增值1.6亿元以上。从而完成稻生产的第二次革命,为推进全国水稻生产再做新贡献。  相似文献   

8.
湖北面积最大的绿色优质超高产水稻“珞优八号”30万亩示范工程,在孝感市正式启动。2008年,孝感市种植“珞优八号”达10万余亩。其中,孝昌县千亩连片示范种植的高产水稻通过农业部专家组实收,亩产达781.4公斤,成为湖北省首个中稻超级稻品种。  相似文献   

9.
数字粮食     
《中国粮食经济》2008,(10):38-38
3.8亿亩 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在召开全国秋冬种视频会议上提出,2008年秋冬种生产的主要目标是,力争2008年秋冬种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8亿亩,其中冬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3.25亿亩,冬油菜种植面积比上年扩大1000万亩。力争明年夏收小麦亩产达到320公斤以上,比2008年提高1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10.
红花是一种长日照、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我国新疆、甘肃等地区。红花具有“喜温、耐旱、耐贫瘠、耐盐碱、好种易管、栽种成本低”的特点。近年来,鸡街乡新寨、鸡街、菜白、达村四个村都有种植。据统计,2003年鸡街乡种植红花总面积1790亩,产红花14320公斤,平均亩产8公斤;2004年种植红花总面积1883亩,产红花16005.5公斤,平均亩产8.5公斤;2005年种植红花总面积2150亩,产红花19350公斤,平均亩产9公斤;2006年鸡街乡种植红花2650亩,产红花26500公斤,平均每亩产10公斤,总产值192.12万元。从总体上看,鸡街乡红花种植面积及产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营管理》2000,(10):39-39
嵊州市城关镇下中西村,辣椒一水稻轮作面积稳定在327亩左右,占全村水田总面积42%。辣椒平均亩产量2097.4公斤。亩产值8240.25元,水稻平均亩产463.96公斤,亩产值847.40元,两作合计亩产值9087.65元,剔除成本每亩净收入7827.46元。前作辣椒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我国从今年开始实施超级稻示范推广工程,将在广东、福建、湖南、湖北、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四川、重庆、吉林、辽宁12个省(市)以及农垦系统的72个县(场)率先启动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通过项目的示范带动,力争今年超级稻推广面积达到6000万亩。据专家测算,如果超级稻年推广面积达到6000万亩,每亩增产60公斤左右,水稻总产预计可以增加65亿公斤。  相似文献   

13.
今年,太和县粮食生产先后战胜了冬季冻害、持续低温以及病虫害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小麦面积、总产再创历史新纪录:据统计,全县小麦播种面积151.2万亩,平均单产459.1公斤,总产69.4万吨;60万亩高产攻关示范田平均亩产520公斤,较全县平均单产宙增61公斤,亩增效益120元。  相似文献   

14.
据新华网报道:广西农业部门创新良种推广形式,5年来推广主要粮食作物新品种1300多个,累计带动水稻、玉米良种推广种植面积1.4亿亩,增产粮食48亿公斤,使广西粮食生产从基本口粮生产向商品粮生产转变,并促进农民增收近65亿元.  相似文献   

15.
一、2010年粮食亩产和收益情况(以粮食专业合作社为例) 2010年,我站对全区3个镇的5个粮食合作社种植的近万亩水稻和小麦的成本及收益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水稻亩产量为482.07公斤、小麦为311.17公斤;亩净利润为水稻408.05元、小麦130.50元。也就是说,一亩粮田种植一熟稻一熟麦的净利润为538.55元。  相似文献   

16.
马山县采取措施加大冬季农业开发力度,取得了显著成绩。据统计,1996年全县计划落实冬种13万亩,实际完成13.01万亩,占计划100.08%,比上年增加0.5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实种3.7万亩,比上年增加0.52万亩;蔬菜类8.86万亩,比上年增加0.32万亩;此外还种植绿肥0.3万亩,油菜0.15万亩。经对年4月上旬组织验收,全县冬粮3.7万亩,平均亩产117公斤,总产433.l万公斤,总产值827.6O万元;蔬菜类8.86万亩,平均亩产1689公斤,总产14965.5万公斤,总产值13634.96万元;绿肥0,3万亩,平均亩产1193公斤,总产357.9万公斤,总产值Z…  相似文献   

17.
甬优6号系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选育的籼粳杂交稻新品种,苍南县于2003年引进试种,今年全县推广面积达8万亩。受今年8号台风“桑美”袭击,全县晚稻普遍受淹达48—72小时,但甬优6号仍表现强劲生长势。据农业部门对灵溪、龙港、金乡、仙居、马站、括山等乡镇的多个示范片验收和面上生产调查.全县8万亩甬优6号平均亩产可达475公斤.比全县晚稻平均亩产高出73公斤,增产稻谷584万公斤.对全县晚稻灾后夺丰收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农家之友》2010,(15):45-46
今年7月13日,广西北流市新圩镇中心示范区杂交水稻全优527平均亩产579.4公斤,最高亩产达到了661.2公斤。相比较常规种植,每亩提高产量5%~10%,节水达到60%以上(亩节约用水50立方米左右),实现了生态环保低碳化。相关专家指出,“广西农业部门的专家自主创新集成的‘水气平衡栽培法’为国内外水稻低碳栽培创造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水稻抛秧技术 ,是水稻栽培技术的一次重大改革。它改变了千百年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插秧的历史。南康市在推广农业良种良法中 ,把推广水稻抛秧技术 ,作为提高粮食单位产量 ,增加总产 ,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工作来抓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效益分析。南康市从 1 997年开始引进水稻抛秧技术 ,由于政府的正确引导 ,技术人员的抓点示范作用 ,抛栽面积已由开始之年的 2 3 0亩 ,猛增至长去年的3 2 .9万亩 ,抛秧技术普及率达 70 % ,据调查统计 ,早稻抛秧平均亩产达 4 45公斤 ,晚稻抛秧平均亩产达 4 1 5.5公斤 ,比手栽增产 3 5.5公斤 ,增长…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以目光温室建设为重点,以新农村建设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着力发展高效循环农业,取得了显著成效。至目前,全区累计建成高效日光温室2.5万亩,建成大棚蔬菜小区3万亩,亩收入2000元以上的高效田达到45万亩,万元田达到8.5万亩。推广垄膜沟灌节水面积16万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