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稀土是信息社会发展高新技术产品的重要绿色材料。以稀土功能材料为代表的稀土族新产品的开发应用有可能成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因此受到世界各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内蒙古包头地区稀土资源极其丰富,大力发展包头地区的稀土工业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虽然包头地区已有稀土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140多家,但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资源优势和规模优势,存在着“散、乱、小”现象。在当前国内外稀土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为了尽快将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改变包头稀土发展粗放型、…  相似文献   

2.
7月31日,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辽宁省政府在沈阳签署《共同开展核电建设的框架协议》。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克强出席签字仪式,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康日新与辽宁省省长张文岳共同签署框架协议。副省长刘国强主持签约仪式。根据协议,中核集团公司将在符合国家核电发展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在辽宁省渤海湾一带开展核电建设的前期工作,并在核技术应用、核电相关配套产业、铀资源开发、百万千瓦级国产化核主泵开发等方面进行长期、全面合作。促进双方在核技术应用、机械制造、电子等产业共同发展。同时,还将在辽宁开展核能海水淡…  相似文献   

3.
动漫产业作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在国家政策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得如火如荼,辽宁省先后在沈阳和大连建立了两个国家级动漫游戏产业基地,并力争将沈阳打造成为"中国动漫之都",以推动辽宁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动漫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集中表现为动漫产业链的缺环断节,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集群,缺乏产业盈利模式。探讨构建符合辽宁省情和中国国情的产业链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是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得益于本地丰富的矿产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优厚的政策支持以及广阔的市场前景,辽宁省的传统重工业在建国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从20世纪末以后,随着辽宁省矿产资源的枯竭、环境问题的突出以及"新技术革命"的冲击,辽宁省的传统重工业发展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作者在重点分析辽宁传统工业发展所遇到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辽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辽宁省传统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如坚持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依托科研机构和高校推进产业转型以及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等。  相似文献   

5.
7月23日,由绍兴台商协会投资10亿美元开发建设的辽宁海城宏基工业城项目,在辽宁西柳服装城举行开工大典暨全国招商活动启动仪式。全国台湾企业家联合会监事长张文潭,辽宁省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王新,鞍山市委书记王世伟,鞍山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忠琼,海城市委书记、市长项世伟,及百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台胞企业家和海城本地的商户企业家出席仪式。
  专业市场是海城发展的一面旗帜。长期以来,西柳市场为造福一方百姓,拉动一方经济,振兴一片产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新时期下,为整合海城本地产业资源,承接南方产业转移,打造北派服饰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实现西柳纺织服装产业“前店后厂”互动发展,辽宁海城宏基工业城项目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6.
近日,在辽宁省服装协会组织召开的辽宁省服装协会二届一次会长办公会上,省协会会长、副会长,各市协会代表,重点企业代表以及特邀的辽宁省经委纺织处及纺织协会领导等30余人齐聚一堂,深刻解读了《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收集了辽宁服装行业在经济危机影响下的第一手数据信息,调查了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和对政府政策的建议和呼声。办公会在摸情况、倾听呼声的基础上,探讨辽宁服装行业化危机为契机的调整发展思路,为辽宁服装产业的调整振兴吹响了集结号。协会做好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7.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为保护稀土这一战略资源,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我国政府多年来对稀土产业实施了一系列的调控政策。然而这些政策在实际运行中不仅收效甚微,有的甚至还产生了与政策意愿相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世界贸易组织就中国的稀土出口管理措施最终裁决中国败诉。商务部日前公布的《2015年出口许可证管理货物目录》明确取消了已执行了16年的稀土出口配额制度。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提振中国稀土产业?业内认为,未来取决于我们能否在该领域占有高科技优势,而不能再单纯依靠资源优势。长期以来,我国的稀土供应了全球90%以上的需求,但专利技术主要掌握在西方大国手中,一方面我国无法自行生产高端产品,另一方面还要向国外专利持  相似文献   

9.
第四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铣工决赛于2012年8月11日在沈阳落下帷幕。辽宁、山西、河北获团体前三名。辽宁代表队的王刚、由发强和山西代表队的白润生获个人前三名。这是继长春车工决赛获得团体、个人第一后,辽宁省代表队第二次上演"双夺冠",充分展现了辽宁老工业基地产业大军的"雄风"。参加这次铣工决赛的选手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他们中最大的38岁,最小的24岁。辽宁省共有4名选手参加,他们均  相似文献   

10.
化工产业是辽宁省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精细化工,是调整化学工业结构,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文章从产业布局、重点企业和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对辽宁省精细化工的产业化情况进行分析,在政策保障、产业结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希望对辽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作为2014辽宁省服装产业集群展的重要活动之一,首批辽宁省区域品牌(重点培育的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区)授牌活动于10月22日在辽宁大厦举行。
  产业集群工程是辽宁省政府重点推进工业发展的五项工程之一。各地产业集群、服装专业市场、特色纺织服装集聚地及纺织服装服务平台积极参与此次试点创建工作评选。经各地区自行申报,各地行业协会与主管部门推荐,经过专家认真研究评审、严格遴选,给符合辽宁省区域品牌试点创建工作条件的地区,授予了首批辽宁省区域品牌的试点单位相应称号。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是东北工业基地的最重要省份,在“一五”时期国家重点建设的156项工程中,辽宁省就获得24项。改革开放以来,辽宁作为全国的工业基地,通过产品的价差,资源不断地向全国各地提供积累,甚至包括折旧、大修理资金,以确保全国的改革开放进程,结果造成了资本补偿的大量缺口,错过了一次又一次改造的机会。新一届中央政府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计划,并注入大量资金以激活东北经济,辽宁省如何运用有限的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优化投资结构,成为振兴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石化产业在辽宁省经济发展中一直担当重要支柱产业的角色,辽宁在全国老工业基地中的地位和影响,很大程度体现在石化产业上。2007年是辽宁省石化行业近三年来经济增长质量相对比较好的一年。在这一年里,面对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成品油与原油价格严重倒挂,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企业资金紧张等不利因素,全行业干部职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顽强拼搏,勇于进取,全年各项经济指标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由锦州石化公司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合作开发的“稀土顺丁橡胶开发及工业化”项目,通过了由辽宁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委员会的鉴定。  相似文献   

15.
大有希望的辽宁包装工业潘友贵辽宁省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也是我国北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使辽宁这个老工业基地焕发了青春。随着中场经济的发展和辽东半岛的对外开放,全省包装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包装工业作为新兴的产业在“辽宁第二创业”中扮演着愈...  相似文献   

16.
十六个重点建设地区是:1 辽宁中南地区.重点发展钢铁工业和门类齐全的重型机电设备制造业等.2.京津唐地区.加强机械电子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3 山东半岛.重点开发石油和海洋资源, 加快石油化工和海洋产业的发展。4 .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机械电子工业、石油代化、汽车等支柱产业, 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5 闽南三角洲地区.以发展劳动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6.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目前接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7.海南.北部湾沿海地区.具有对外开放的区位化热和一定的资源优势。8.红水河电力和有色金属基地.本区域可建成全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9 哈尔滨—长春地区.本区主要抓好石化、汽车、机电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10.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重点开发煤、铝等资源,也是东部耗能产业的良好接纳地。11.长  相似文献   

17.
当前,保护资源与环境已经成为我国稀土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而加快稀土先进环保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所在,为此我国将加大对稀土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促进企业积极开发应用环保技术。这是从8月8~10日于内蒙古包头市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国际)论坛上传出的消息。  相似文献   

18.
“九五”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造对策研讨会综述中国社会科学院、辽宁社会科学院、辽宁省计划委员会、辽宁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于1995年12月18~20日在辽宁省沈阳市联合召开了《“九五”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造对策研讨会》,来自理论界、中央...  相似文献   

19.
根据SSA模型的基本思想和原理,以辽宁省作为参照研究区域,利用1998-2004年的统计资料,对辽宁中部城市群的产业结构演变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辽宁中部城市群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不断提高,区域产业竞争能力正逐步增强,同时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该城市群中矿业城市产业转型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稀土产业生态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效率是评价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指标,稀土资源是我国具有战略价值的资源,研究稀土产业的生态效率对我国实现经济、社会、资源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参考相关研究将环境效率分解为源头循环效率、清洁生产效率、末端治理效率,从3个生产环节的生态效率协同发展角度度量稀土产业的生态效率,并对我国稀土产业2001~2012年间的生态效率作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我国稀土产业的生态效率提高空间仍然很大,生态效率的提高需要生态效率发展水平和生态效率发展质量的同时提高;我国稀土产业的生态效率提高仍然依赖生态效率发展水平的提高,应更加注重生态效率发展质量;在生态化改革过程中,3个环节的效率具有明显的次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