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人口流动呈现出规模更大、流向集中与精英流动等特点,这全面影响与冲击了我国现有的社会结构与政治结构。本文尝试从法学、政治学角度,从分析我国选举制度的原则入手,主要探讨在当代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冲击下,我国选举制度在代表名额分配、选区划分与选民登记、候选人产生与选举过程等方面出现的与制度环境不能协调的问题,并在认可农村人口流动造就的新的人口分布格局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选举制度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们党在扩大党内民主、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这也基本上成为全党的共识。所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指出:“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扩大党代表大会代表对提名推荐候选人的参与,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完善党内选举办法,改进和规范选举程序和投票方式,改进候选人介绍办法。”本文就党内选举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评介德国劳资共同决定制的形成过程及职工监事的选举制度,其目的是为完善我国职工董事、监事的选举制度提供一个比较、参考和借鉴的目标,以防止我国职工董事、监事因选举程序不具备可操作性而被形式化。  相似文献   

4.
选举作为一种政治实践,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础。英美两国作为一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后起之秀,两者最重要和最具代表性的政治活动之一就是选举。本文通过介绍分析英美两国在选举制度和具体选举程序上的异同,试图从中借鉴出两国选举的一些经验教训,从而进一步完善中国的选举制度,推进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福州市户代表选举方式的实施程序及效果,认为户代表选举方式是居民代表选举方式的进步与发展,但仍存在许多因素阻碍着当前社区选举的民主化进程。对此,文章提出了完善社区民主选举制度以及各项配套措施,以真正发挥社区作为民主“训练场”社会功能的对策方案.  相似文献   

6.
村民自治与民主化村级选举制度之间具有很强的学理关联,但现实的村民自治实践却使民主化村级选举制度面临着巨大的现实生成困境;村民自治的历史情境内在地要求民主化村级选举制度必须以社会化、民主化、制度化等为实践目标,实现民主化村级选举制度的市民社会诉求、政治生态诉求以及制度生态诉求。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是一个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使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而选举是表达人民意愿、化解社会矛盾、调整利益关系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选举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然而,目前我国选举工作仍然还存在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改革和完善选举制度。  相似文献   

8.
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前提和基础,完善民主选举制度是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现村民自治制度和建构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民主选举的制度建设、候选人的提名、选举方式、罢免的条件与程序以及对选举的监督等面对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的完善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社会进入各类矛盾多发期,其中尤以劳资矛盾、官民矛盾最为突出,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迫在眉睫。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实行民主政治。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进一步落实、完善选举制度,真正实现权为民所授,首先在县乡两级推行直接选举,并逐步扩大直选范围。二是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减少代表人数,延长会期,优化代表结构,实行代表职业化,并落实人大的财政预算权,实现人大对政府的有力制约监督。三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真正实现司法独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美国选举制度的制度构建、大选与利益集团的权衡以及美国民情,采用数据分析和史实论证等方法探析美国民主的本质,了解美国选举制的本质并非“民主”,它只是用来掩盖其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