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结合有不同的路径、不同的目标和不同的效果,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二者结合上最成功的范例。在此过程中,如何理解和认识市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两者关系如何,一直是一个倍受关注的问题。事实上,市场社会主义对我们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与市场的关系,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具有启示作用,因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是市场社会主义诸种思想和模式中的理论创新与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2.
“非市场经济条款”与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非市场经济条款”从其基本内涵来看 ,是各国确定中国出口产品是否存在倾销和补贴时应用的条款 ,但欧美确立的市场经济标准以及各国应用“非市场经济条款”的实践却表明 :该条款已经不是简单的一般性贸易条款 ,而是在未来 12年内影响我国外经贸长期发展 ,对我国进行贸易歧视和制度性约束的条款。因此 ,我国应对“非市场经济条款”的政策思路选择不应局限在针对反倾销和反补贴的短期行为上 ,而应该置于利用“非市场经济条款”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以市场经济路径解决“非市场经济条款”的长期战略选择上。  相似文献   

3.
《经济工作导刊》2000,(9):26-27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但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建立在自由贸易理论基础上的,主要适用于市场经济的国家。发展中国家由于其体制与市场经济的国家不同,而且各国的具体情况也不相同。因此,正确分析计划经济的国家与市场经济的国家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中的矛盾,分析发展中国家加入关税与贸易总协  相似文献   

4.
成立经济特区是一场伟大的试验。其目的,就在于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闯出一条新路。这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伟大实践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成立经济特区也是一场成功的实验。特区经济的超高速发展被全世界视为奇迹。更为重要的,是经济特区在体制创新方面所发挥的示范作用。经济特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行对外开放方面所提供的经验,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对全国思想解放的推动,其意义是不可估量的。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为理论上的创新,即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为建设有中…  相似文献   

5.
陈秀竹 《改革与开放》2014,(4):25-25,27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奏响了中国改革的最强音。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纲领性论述为继续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和创新指明了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6.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重视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创新驱动是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改革和创新。在建立、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过程中,企业已经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的首要主体。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过程中,创新驱动型企业必然要与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相适应。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也必须依靠作为区域性主体的各级政府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在建立、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始终是改革和创新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16年来,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已从内容单一、渠道狭窄、层次较低的旧格局,向商品贸易、技术贸易、服务贸易与国际投资相互结合,双边和多边经贸相互促进的多元化格局转变,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去年,我国在财税、金融、投资、外汇、外贸、流通等领域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体框架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以人民币汇率并轨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外贸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协调服务机制,加快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增强外贸政策和管理的统一性与透明度,使我国外贸体制已基本符合国际贸易规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共产党的首创。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经历了艰辛的认识过程,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探索与前进、改革开放时期的奠基与转型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建立与完善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深化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地走向了成熟与完善,最终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经济新常态下,加快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和构建职权明确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市场经济新体制,进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综合商社是一个以贸易为主体,集贸易、金融、信息、投资、综合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国际化、多元化和集团化的经济集合体。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其强大的国际营销体系开拓国际市场,带动商品以及资本和技术输出,从事跨国经营。它自上世纪末产生于日本之后,由于其在经济活动中的显赫作用而引起了世界范围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世纪之交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正在加速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加强与整个世界经济的联系和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同时,也面临着发展大商业、建立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艰巨任务。因此,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有步骤、有选择、有目的地组建中国式的综合商社,克服旧的商业流通体制的弊端,打破市场分割、封锁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已从完全的封闭式计划经济融入了市场经济的环境中,而对外开放政策也将中国的国际贸易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在世界市场上的贸易大国地位已经逐步确立。中国对外贸易已成为世界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和变化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11.
改革和创新社会体制,并使其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发展必须跨越的门槛。基于对历史和逻辑的认识,本文提出了三点基本思路:建立在合理利益和公正决策边界下公众参与的当代中国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目标模式;通过顶层设计和创新,建立中国社会体制宏观调控与微观搞活的制度环境;以及通过优化利益格局,再造微观主体,创新运行方式,建构中国社会体制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史无前例的伟大创举,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长期对立,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江泽民同志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崭新的论断,是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重大突破和创新,也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其理论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与经典创新理论文献中所描述的市场主导经济下的个人或企业创新不同,在1949—1978年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工业经济增长中出现了一个明显可见却被学界忽略的创新机制,其内在基础为技术创新,外在因素为组织与制度创新,并在国家创新体系下实现综合创新,该创新机制促成了当时多重约束下中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计划经济时期所形成的技术、组织、制度和国家创新的形式与内容,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而动态调整,既产生了显著成效,也显示出计划经济体制内生的一些问题。伴随着中国逐步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时代的工业创新机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机制的历史积累和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世界范围的发展,各国走向开放;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现代交通运输和物流业的发展,推动各国经济涌汇到一个洪流中,这就是经济的全球化。经济的全球化意味着生产的全球化、消费的全球化、竞争的全球化。它体现在投资的自由化、贸易的自由化和金融的自由化上。经济全球化是在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15.
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目前中央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环境,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而作出的战略决策。作为全省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区,江西赣州率先在体制机制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通过抓紧完善十大体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中国汇率升值预期过高的基本因素是货币性的,实体经济层面升值压力并不大。中国汇率制度改革应放在世界贸易、货币体系的大环境下考虑。在当前的贸易体制下,汇率对世界贸易基本格局的影响已弱化。中美贸易失衡,是美国与亚洲地区经济结构的失衡,应加强双方的合作,争取时间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同时,中国应进一步强化内需主导战略。在经济和货币上。与亚洲国家一起,逐步摆脱对美国的过度依赖。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进程中,探索建立一些吸引外资,集科研、技术、贸易为一体的科研实体,并形成一个科技园区,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此带动一个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18.
试论现代企业市场营销观念及行为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威  华力 《黑河学刊》2002,(3):30-31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新时期,转换的过程是新旧体制矛盾磨擦运动的过程,这不仅意味着经济运作方式的转变,而且也是观念的创新与革命。如何解决转换出现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及时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上一切闻名成果,并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进行理论研究,建立一整套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市场经济理论。企业是市场经营的主体,其成败的关键取决于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随着市场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要求买卖双方要用科学的、理性的态度进行市场交易。做为企业,如何更好地适应繁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在…  相似文献   

19.
林茹  李森 《山东经济》2003,(5):21-22
转变政府职能,关键要合理界定政府的经济职能,而界定政府的经济职能,必须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中国加入WTO之后,面临着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即全面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同时,中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由欠发达经济向发达经济的飞跃。对此国情中国政府应在制度转型与创新和促进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体制的逐步完善,政府的经济职能应从一些领域中逐步退出来,而集中履行其核心职能。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审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就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法律地位。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构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是一个纲领性文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法制经济,其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须有完备的法制来规范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