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2016,(14):120-121
本文在查阅统计年鉴及相关文化消费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选择以文化产业总产值为因变量,以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消费、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受教育检修、文化产业机构数量等作为自变量,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南宁市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作相关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并对未来南宁市文化产业总产值走势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扬州居民文化消费的特点,认为影响扬州居民文化消费的因素主要有经济收入制约了消费需求;文化产品供给多样性不足;消费观念需要引导。而扬州文化产业呈现了结构偏"重"、后续发展偏"弱"、附加值偏"低"等。针对这些情况,扬州应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文化消费能力;优化文化消费结构,推动文化服务消费;结合地方特色,开发特色资源;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促使文化产品多样;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加快扬州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使之成为扬州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3.
《商》2015,(26):280-281
文化产业的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运用计量模型对云南省城乡居民文化消费与云南省文化产业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和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对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相对于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对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贡献相对更高。  相似文献   

4.
文章着手新疆居民文化消费数据统计工作,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出新疆居民文化消费的结构性特征、消费偏好、影响因素等相关信息,并根据相关信息得出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从而为新疆本土从事文化产业的企业提供参考,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文化产业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消费文化与文化消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精神文化产品及相应服务形成的"消费文化",与广大群众不同层面的"文化消费"需求,构成了文化产业链条中最重要的两端。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可以影响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与方向。本文就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消费文化与文化消费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对文化消费数量及质量的要求日益增加。利用《青岛市统计年鉴》2002-2011年的统计数据,通过ELES模型分析青岛市居民各项消费支出的情况,得出青岛市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和需求收入弹性相对较低,即居民文化消费水平较低。为进一步了解青岛市居民文化消费现状,通过分析文化消费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率,得出青岛市文化消费增长缓慢、文化消费结构层次低的结论。针对目前青岛市居民文化消费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促进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文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的文化消费现状和趋势,梳理文化消费影响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根据中国与美国的投入产出数据分析我国居民文化消费对文化产业的拉动以及文化消费对产业总产出的拉动,与美国对比分析我国目前文化消费结构以及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探索文化产业发展以及总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陈蒙葳 《商业科技》2010,(21):66-67
本文基于文化消费品的涵义,首先分析了我国文化消费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强化对文化消费的经济调控、提高广大居民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文化消费品的涵义,首先分析了我国文化消费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强化对文化消费的经济调控、提高广大居民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0.
孝消费,即以感恩、孝敬为文化特色的消费现象。本文主要基于春节敬老礼品消费市场的调查分析,研究节庆敬老"孝消费"的现状及其市场趋势,以期通过前瞻节庆敬老"孝消费"市场,为相关的孝文化产业开发提供借鉴的思路。通过调查发现,节庆敬老"孝消费"凸显特色商机,"孝消费"偏重于文化需求,"孝消费"以实用原则为主,健康型"孝消费"成新常态。进而提出互联网+"孝消费"市场有待开拓、大众青睐伍零零款"孝消费"、"孝消费"催生敬老礼品专销点、"孝消费"期待细分敬老礼品市场等市场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1.
杨芃 《江苏商论》2022,(2):10-13
在文化艺术高度商业化的今天,文化消费既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文化产业能否创造价值的关键性因素,更是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以受教育水平为主要表征的文化资本不仅可以直接正向影响居民的文化消费,还可以经由社会阶层的中介作用间接实现文化消费的增长.文章基于文化资本积累理论、文化再生产理论和需求层次理论对文化资本...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显著提高。文化贸易出口的增加有助于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拉动就业、促进文化产业"走出去"、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互通、提升一国文化"软实力"。我国作为文化贸易大国,文化产品出口额逐年攀升,现阶段文化产品出口主要以设计类文化产品和工艺美术类产品为主。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品出口呈正相关关系,贸易对象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影响本国居民的需求,进而影响其对文化产品的消费,基于上述分析,从文化产业生产周期角度对文化产品出口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鲍志伦 《中国市场》2013,(46):227-228
本文首先解读了文化产业、文化产品以及文化产业人才的定义,分析了河北省文化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重点、详细阐述了河北省文化产业人才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郭钇杉 《华商》2012,(1):43-45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范周把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体制形象地比喻为推动文化发展的“三驾马车”。他认为,文化事业的发展,使全民文化消费权益得到了保证;而文化产业的发展,回过头来能够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体制改革,则是解决在产业和事业再发展中遇到的诸多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5.
《品牌》2015,(11)
2013年11月河北省发改委发布了《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在规划中明确提出: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推进文化领域的科技创新,加快发展以创意为核心,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新兴文化产业,合理规划动漫产业布局,促进河北动漫产业"产、学、研、服"一体化发展。这为河北省动漫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河北省在发展动漫产业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唯有准确把握这些问题出现的深层次原因,并找到有效的破解办法,河北省的动漫产业发展才能步入预期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6.
延艳芳 《北方经贸》2014,(5):97+100-97,100
文化产业具有独特的魅力,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高等学校具有意识开阔、人才众多、科技先进、渠道畅通等优势,可以在文化产业飞速发展中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以河北省为例,为高校参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并构建常态化的服务机制研究提供思路,探索和拓展河北省文化产业科学持续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杨晓峰  闫波  韩倩 《商业时代》2012,(25):120-121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一种产业集群现象,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各省市纷纷建立和发展创意文化产业园区的大环境下,笔者创新性地提出了"生态创意文化产业园区"这一概念,旨在为引导创意文化产业向生态化、集群化方向发展提供参考,文章以河北省为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会展业是文化资源的消费者和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本文从会展业消费文化资源特征、产品模式入手,构建以政府主导型会展活动为引领,以市场化运作型会展活动为支撑,向"专、新、精、特"方向发展的优势文化产业集群的文化消费商业模式,形成具有合理的经营收益与可持续发展的契合会展业和文化业,促进文化的大发展与大繁荣。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生产要素、需求要素、产业关联、企业发展、政府行为和贸易行为层面构建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相关横截面数据,以2011年世界经济排名前20的国家为对象,对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进行了年度评价。结果表明:中国作为世界文化大国的地位并没有变化,但离文化强国的地位尚有很大差距,文化产业虽增长较快,但综合国际竞争力较弱,在20个参评国家中处于中下等位置,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还不相称。存在要素配置不合理、居民文化消费层次低、文化企业价值网络尚不成熟等系列问题。因此,需要从促进产业整合、完善产业网络、提高科技含量、优化政策与法律环境、加强人才培养,推进产业开放,统筹规划产业布局等方面采取系列策略。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生产要素、需求要素、产业关联、企业发展、政府行为和贸易行为层面构建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相关横截面数据,以2011年世界经济排名前20的国家为对象,对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进行了年度评价。结果表明:中国作为世界文化大国的地位并没有变化,但离文化强国的地位尚有很大差距,文化产业虽增长较快,但综合国际竞争力较弱,在20个参评国家中处于中下等位置,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还不相称。存在要素配置不合理、居民文化消费层次低、文化企业价值网络尚不成熟等系列问题。因此,需要从促进产业整合、完善产业网络、提高科技含量、优化政策与法律环境、加强人才培养,推进产业开放,统筹规划产业布局等方面采取系列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