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指的是一个国家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对某些与国民待遇不符的管理措施以清单形式公开列明。使用负面清单模式管理外资已越来越成为全球发展的新趋势,中国也已尝试在中韩自由贸易协定和中澳自由贸易协定中使用负面清单模式来管理外资,今后在双边和多边区域贸易协定的谈判中使用负面清单也是不可避免的趋势。RCEP是当今国际投资和贸易规则的高级实践,RCEP包括我国在内一共有15个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发展模式迥异的国家,分析这些国家的投资负面清单能够增加我国负面清单的实践经验。本文具体分析了RCEP投资章节的部分内容以及附件三所列成员国负面清单的具体内容,并从负面清单保留不符措施的数量、行业分布和正面义务的违背情况等方面总结RCEP成员国负面清单的特点,然后结合中国近年来负面清单的实践,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加快外资管理理念的转变,熟练运用负面清单的管理方式,在负面清单领域进行更为科学的设计,为我国未来面对的负面清单谈判提供一些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框架下针对东盟内部成员间的自由贸易协定以及东盟与外部6个成员间已签署的5个"东盟+1"自由贸易协定,从关税减让、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两个方面,分析了RCEP区域整合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并运用GTAP模型预测分析了RCEP的建立对中国经济、贸易以及各产业可能产生的影响。GTAP模型的类比结果显示,总体而言,RCEP的成功整合将有力推动中国对外贸易的成长,提高中国实际GDP的增长速度与福利水平,但对不同产业的影响程度有明显区别。最后针对中国参与RCEP整合在路径选择、谈判议题、产业冲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3.
FTA动态     
《WTO经济导刊》2008,(6):9-9
新西兰举行中新自贸协定宣讲,促进工商界了解中国;欧盟准备于2008年结束与韩国的自由贸易协议谈判;秘鲁希望尽快与欧盟签定自由贸易协定;瑞士瞄准中瑞自由贸易协定;韩国欧盟开启自由贸易协议第七轮谈判  相似文献   

4.
黄鸿  陈军 《价格月刊》2023,(7):62-69
机电产品是中国与RCEP成员国贸易往来中份额最大的商品,选取2012—2021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数据,运用扩展引力模型和GTAP模型两种实证方法分析影响中国对RCEP成员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的因素以及双方贸易潜力大小,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和区域内成员国的市场规模、经济体量、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地理位置的远近以及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是中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的重要影响因素,且可以进一步发掘与RCEP成员国机电产品贸易潜力和合作空间。最后提出对策建议:中国应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机电产品质量,促进机电产品市场多元化发展;加强与RCEP成员国对话交流,提升合作水平;促进机电产品市场多元化发展,同时加强风险预测。  相似文献   

5.
正2012年11月20日,东亚系列领导人会议期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宣布启动,标志着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RCEP由东盟主导提出,谈判成员包括东盟10国和与其签订了自贸协定的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东盟希望通过推动RCEP谈判来强化东盟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中心地位,促进东盟共同体的建设,并推动地区产业价值链  相似文献   

6.
速览     
《WTO经济导刊》2014,(2):10-10
RCEP第三轮谈判举行 1月20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第三轮谈判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和东盟10国代表与会。RCEP谈判于2012年11月正式启动,目标是达成一个现代、全面、  相似文献   

7.
随着RCEP协议的签署,印度未来是否回归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印度参与RCEP谈判的策略和立场深受国内行业利益和民众诉求的影响:农副业、乳业、制造业,以及新兴产业等担心遭受其他成员国同类产品竞争和冲击,质疑甚至抵制政府参与RCEP谈判,并强烈要求政府保护市场,或将本行业产品排除在免税清单之外;相关行业工会、产业团体,农民、工人、零售商人等为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纷纷走上街头游行抗争,施压政府退出谈判、保护民众利益.自由贸易本就是把"双刃剑",在增进整体福利的同时也将对部分行业带来损失,这就需要通过国内再分配机制对利益进行重新分割,使得全体民众受益或减少相关行业的损失,但印度相对社会的弱势政府缺乏对利益进行重新调整的能力,导致其加入RCEP的谈判遭受诸多行业和群体的联合抵制.谈判中,印度总是试图照顾各方面的利益和诉求,在融入RCEP分享经济红利、保护国内产业、平息民众不满三大目标之间左右摇摆,最终被迫做出退出RCEP的次优选择和短视决策.展望未来,鉴于印度国内强大的牵制力量,劝说其重返谈判绝非易事,可能需要在RCEP实施所形成的"虹吸效应"与"胁迫效应"共同作用下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8.
RCEP签署前已和中国签署FTA(自由贸易协定)的RCEP缔约方贸易和关税减让情况在RCEP签署前,中国已和东盟、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缔结了自由贸易协定,整体自由化水平较高,仅保留了部分敏感产品。其中,中国的例外敏感产品主要是粮油糖棉等部分农产品、木材及纸制品、汽车及其零部件等。而与中国签署自贸协定的国家对中国的自由化比例也普遍较高,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东盟的新加坡实现了100%零关税。  相似文献   

9.
通过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析中国与RCEP伙伴国2008年至2020年的贸易效率及潜力。结果表明:中国与RCEP伙伴国家存在很大的贸易潜力;中国与日本、韩国和马来西亚的贸易潜力相对较高,但与越南和柬埔寨的贸易潜力相对较低;自由贸易协定、进口国进口关税、政府支出指数和政府效率都会影响贸易效率。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为提高我国对RCEP伙伴国出口贸易效率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0.
TPP和RCEP作为同一时期存在于亚太地区的自由贸易协定,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在区域一体化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同时也存在着冲突与竞争。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的贸易大国,TPP和RCEP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对比分析TPP及RCEP中的有关内容,结合中国的贸易现状,深入剖析TPP和RCEP对中国贸易的影响,并为中国对外贸易今后的发展道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是新时代的基本国策,"一带一路"实施以来,中国在双、多边贸易协定、自贸区建设以及推动RCEP谈判中取得了重大进展,正全力推进形成面向世界的自由贸易网络。但是也应看到,在与欧盟、北美国家建立自贸区,实现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因此以"一带一路"为重点,与俄罗斯合作共建大欧亚自贸区是目前中国的现实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充分运用RCEP中通关便利化相关开放承诺和规则条款,对于维护全球多边贸易体制、促进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了RCEP成员国中具有较大贸易份额和影响力的国家作为重点观察与研究对象,从影响通关效率的关键维度进行比较分析,在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的基础上,为我国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推进通关便利化改革、促进外经外贸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优化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FTA动态     
《WTO经济导刊》2008,(5):9-9
中冰自由贸易协议第四轮谈判顺利结束;中欧最高级另经贸会谈启动;李奕贤:中国与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协定促进双方经贸合作;澳、印就自贸区协议可行性研究的范围达成一致;克林将推动中澳自贸区谈判……  相似文献   

14.
特朗普在2017年1月退出TPP,TPP曾被奥巴马政府视为"重返亚洲"战略计划的重要一环,美国试图通过TPP谈判,解决边境线后的贸易问题以及打掉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一架马车——出口。为了应对美国对中国经济的多方打压,2012年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谈判。RCEP的达成有望在美国掌控东亚经济合作主导权方面起到制约和平衡的作用。本文以美国退出TPP为背景,通过对RCEP的内因及特点的分析,提出了中国应对RCEP的策略。试图通过对RCEP的分析研究,为中国争取更大的亚太合作空间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关税壁垒作为国际贸易的传统重要调节手段被不断削弱,非关税手段比如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设立阻碍两国之间的自由贸易.近年来,在中国与他国签署的区域性贸易协定中技术性贸易壁垒(TBT)的相关条款逐渐成为协定的重要谈判部分.目前我国作为成员国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RCEP)也将降低成员国间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主要实施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根据UN COMTRADE数据库,研究了RCEP 7个谈判方的农产品出口技术水平与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农产品出口技术结构较高,中国、印度和东盟的农产品出口结构相对偏低;样本期内RCEP谈判方农产品出口的总体技术水平在提高,中国农产品出口技术水平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东盟之间的差距仍在扩大,中国与这些RCEP谈判方在农产品出口上互补特征更为明显;中国对日本、韩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出口的农产品以中等技术农产品为主,对印度和东盟出口的农产品以中低技术和低技术农产品为主,样本期内中国对这些谈判方的农产品出口技术水平总体提升,但低技术农产品出口份额仍然较高。  相似文献   

17.
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在2020年11月东亚领导人会议时签署成功,这标志着一个全球性的全面、现代、高质量、互利互惠的自贸区正在成立。因为遭受其他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和新冠疫情全球肆虐的冲击,所以谈判签署的过程进程缓慢。区域全面伙伴关系协定的成功签约对中国乃至全球都是很有意义的,这个协议不仅人数众多,成员国结构复杂,而且范围广泛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RCEP让中国有了一个新的机会,让世界见识中国制造,促进了中国此时的新发展格局的构建。RCEP成员国将坚持互惠互利原则,在技术和经济方面给予一些最不发达成员国帮助,使其度过艰难时期,助力其更好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8.
伴随WTO谈判趋于停滞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世界范围内各种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区协议不断涌现。近年来,围绕亚太区域出现的TPP和RCEP更是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TPP是高质量但短期内无法如愿达成的协议,也是美国遏制中国影响力、牵制东亚经济一体化、重返亚太的战略工具。中国可能会关注TPP的谈判进展,但短期内不会有加入的意愿。RCEP是在TPP的压力下东亚各国内部合作意愿增强的必然产物,是务实的经济范畴内的合作协议。RCEP符合中国的发展战略和政策要求,也符合东亚各国的实际需求,中国将倾向于支持并力推RCEP。  相似文献   

19.
RCEP协定自2022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作为当前世界上经贸规模最大、涵盖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协定,不仅有利于经贸合作和交流,更催生了巨额跨境贸易货币交易结算需求。研究表明,RCEP签署释放了区域投资合作潜力,激发了跨境金融服务需求,给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带来了新机遇。中国应该进一步加强与RCEP成员国经贸金融合作,完善支付结算系统建设,争取跨境贸易结算货币选择权,更好地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和欧盟互为重要贸易伙伴,中国和欧盟对于彼此双方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是未来中欧双方合作发展的现实选择。本文提出中欧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构想,本文分析了中欧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必要性、客观基础和困难,探讨了中欧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可包括的内容,并提出促进中欧自由贸易协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