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科技档案信息进入技术市场浅论乔章萍“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著名科技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决定因素,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随着“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战略方针的贯彻落...  相似文献   

2.
迎接文化生产力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年前,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改革开放20多年来,科学技术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证明了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性。 今天,我们已进入了21世纪,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并未过时的条件下,可以进一步提出另一个口号:文化艺术是第二生产力。  透过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新趋向:经济增长已不再单纯地依靠资源、资本、技术等经济因素,还有赖于各种非经济因素,尤其是科学与文化。未来学家早有预测:21世纪将是文化力角逐的世纪。 提出这一论断的依据,主要在于: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管理的特征与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在现代经济发展潮流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新的科学、信息技术推动着经济领域的深刻革命,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人类社会正在步入一个快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仍然是社会经济的主体,而企业文化管理也正成为企业管理中的一种重要管理方法。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相结合以及知识经济所引发的社会环境变化必将为企业文化管理注入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正>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关于无产阶级政党是先进生产力代表这一核心思想,科学、准确、深刻地揭示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也充分体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本质要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三个代表”中,首要的是当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而要当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就必  相似文献   

5.
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过去三十多年来我们一直深信不疑。不过在2020年最初的几个月,“医疗科技”成为这一论断的核心词。在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的时局中,人们普遍相信,如果有一种力量可以重启当下停摆的世界,那么这种原动力一定是医疗科技产业。  相似文献   

6.
一、科技发展与科技道德的相互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开创了我国社会的一个科技时代,随着科技活动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尤其是经济发展中的渗透与普及,科学道德日益成为严肃而又带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以致一些著名科学家提出关于科学道德的强烈呼吁。而科学发展所产生的论理困惑与道德震荡又使得科学道德的意义超出了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范围,成为一个带全局性的问题。科技现代化的实  相似文献   

7.
晓亮 《企业活力》1997,(1):14-16
在深化企业改革中建立技术进步机制□晓亮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概括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新趋势,指明了我们要实现经济的腾飞,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其涵义是十分深远的。在当今世界,我们只能走“科技兴国”的道路,发展...  相似文献   

8.
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提出T关于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的精辟论断,并进一步强调,这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财会》2001,(A01):24-2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同志生前的精辟论断,它形象地概括了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科学是永无止境的,技术更是不可估价的,只有科学技术搞上去,一个国家才能发展,一个民族才能兴盛。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财政增收,多年来一直是杭锦后旗各级政府的共识,正是因为大量使用先进适用新技术,才使杭锦后旗逐步成为自治区科普文明旗、科技示范旗、科技先进旗和全国科技工作先进旗。国内生产总值较二十年前翻了四番,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  相似文献   

10.
国家的繁荣依靠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则凭借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人们愈来愈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也是国家强盛的决定性因素,为了大力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那么.如何加快科技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是邓小平同志在1988年提出来的,理论界对此进行了十年广泛而深入的研讨。现在,人们对此论断已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科教兴国”已成为党和国家的一项基本战略。“知识经济”这一新名词是联合国研究机构在1990年首次提出来的。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在中国翻译出版,“知识经济”迅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以下简称《邓选》)收录了邓小平同志在1982年9月至1992年2月这10年间的重要著作。本文旨在分析《邓选》中体现的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重要指导作用的若干经济思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这是邓小平同志对当今世界科技与经济发展规律的重要论断。早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他就着重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原理。此后,他又多次强调科技的作用。1992年初在南巡谈话中,他又进一步明确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些精辟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一再表明,科技创新在生产力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着眼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国竞争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形成的历史性交汇,对生产力发展水平提出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全新重要论断。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而产生的生产力,是在高新技术的推动下生产力出现的新的质态。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经济思想最新的理论成果,丰富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学说,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于生产力发展实践提出的新的命题。新质生产力的起点在“新”,关键在“质”,落脚点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意味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要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积极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将有助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更好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创新发展先机,赢得战略主动权。  相似文献   

14.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决定力量。最近小平同志“提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论断正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理论的具体体现和发展。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正众所周知,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进去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曾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随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这一正确论断的不断提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已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可以说,新时期中国的发展正是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得到不断推进的。但我们必须看到的是,新时期在经济上取得广泛、深入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重新拾起人文思考,将其作为新时期中国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一、片面注重科学技术产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对经济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10个方面: 一、生产力根本论 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重要论断。 二、经济建设中心论 邓小平一再指出:“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只有发展经济才是“硬道理”。 三、公有制主体论 允许个体经济、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独营的企业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越来越被实践证明,这个论断是千真万确的,为人们所接受。从技术监督部门来说,要增强本部门的活力.积极开展计量测试、开发研究工作,把科技成果投入生产,转化为商品,体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的科技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是邓小平同志科技思想的精髓,也可以说是邓小平同志科技思想的总概括。邓小平同志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是在总结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七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和新经验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技观和生产力学说的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论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面向新世…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对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已有目共睹。高度重视科学技术,依靠科技发展振兴中华也成为国人的共识。但是在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中,以前西方人面临的某些问题,今天在我国的科技发展中又再次出现了,这就是高新技术的发展与人性需求的相互关系问题。科学技术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最终目的则是为了进一步丰富人类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人们生存和生活的质量。因此,在科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作为当代中国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以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和科学的预测力,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知识经济的兴起、世界发展的大趋势越来越证实了邓小平同志这一论断的科学性、正确性,以此论断为基础的邓小平的科技思想,为我们抓住机遇、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作出了科学决策。一、科学技术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和关键。知识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与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相比,知识经济最主要的特征是其经济活动的主要对象不再是土地、劳动、资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