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资讯     
《理财》2012,(2):6-7
No·1亚洲经济仍是全球火车头 1月4日,中国社科院在北京发布的《亚太蓝皮书》预计,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今年的经济增速仍将全球最高。加之日本经济继续受益于灾后重建,亚洲将继续充当全球经济的“火车头”。不过,“内热外冷”的特征令亚洲经济体面临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2.
阿塞加 《云南金融》2011,(11):38-38
欧美和亚洲股市出现全线下滑,经济学家认为,股市的新一轮全球性大滑坡的根源是美国和欧洲的经济问题。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相应受到影响,但它们的经济增长前景不会因此而发生大的变化。但是,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恢复也并不会起到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亚洲债券是指用亚洲国家货币定值,并在亚洲地区发行和交易的债券(李扬,2003),亚洲债券的供给方大都来自于亚洲经济体,而其需求方则来自于包括亚洲各经济体在内的全球投资者(Yung—Chul Park,2003)。亚洲债券市场就是亚洲债券发行、交易和流通的市场。作为以亚洲地区为主的区域性债券市场,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亚洲债券市场的发展已日益成为亚洲各经济体、特别是东亚经济体加强区域金融合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由于亚洲经济的崛起,存在着21世纪是“亚洲世纪”的说法。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在1990年-2005年间贡献了世界经济增长的28%,印度贡献了9%,但亚洲其他发展中经济体(近10亿人口)只贡献了7%,与拉丁美洲相当。  相似文献   

5.
《金融纵横》2009,(7):I0010-I0010
2009年上半年,全球各个经济体都陷入金融危机的阴霾之中,半年时间过去了,相比各个经济体依旧在衰退的阴影中挣扎,中国经济却已被普遍认为将率先复苏,甚至还被赋予了带领东亚乃至亚洲走出衰退的使命。  相似文献   

6.
<正>10月3日,亚洲开发银行预测亚洲新兴经济体今明两年经济分别会增长6.1%和6.7%,明显低于之前预测的6.9%和7.3%,理由是全球需求减弱以及本地区两个最大经济体经济增长减缓。总部设在马尼拉的亚洲开发银行称,欧洲债务危机仍未解决,美国财政状况因为相关法案即将生效而令人担忧,这是亚洲经济面对的最大威胁。亚行表示,亚洲国家新兴经济体应该  相似文献   

7.
《中国信用卡》2010,(1):79-79
花旗投资研究和分析小组日前发布《2010年经济和金融市场展望》年度报告。该报告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第一,2010年年初各主要经济体走势将出现反弹,在这次反弹之后,亚洲经济(除了日本)将会有可持续的增长动力:美国经济将强势复苏:欧洲和日本则是中期性的经济逐步复苏:以中国为首的亚洲经济增长将超过其他所有地区。  相似文献   

8.
权衡 《新金融》2015,(8):62-63
翻译新书《亚洲变革的全球影响:经济发展和未来趋势》即将于2015年8月正式出版,全书以亚洲非主要经济体的视角审视了亚洲崛起过程中的系列问题。作为泰国知名经济学家之一,本书作者云大清(Pongsak Hoontrakul)教授在泰国学术界享有盛名,其长期致力于亚洲政治、经济、金融领域相关热点问题的研究,对亚洲问题有其深刻和独到的见解,相信其新作将为人们了解亚洲现状、审视亚洲未来提供独特视角、拓展全新思路。本文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权衡教授特为本书撰写的新书书评,在书评中权教授对本书的学术研究价值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国际融资》2006,(9):69-69
亚行一份名为<亚洲经济监测>的新报告显示,由于作为亚洲关键出口市场的主要工业国家呈现全面经济增长,并且全球信息技术产业开始复苏,因此新兴东亚各经济体将在2006年实现7.5%的平均增长率.  相似文献   

10.
黑田东彦 《新金融》2015,(11):11-16
当前经济高速增长的新兴经济体也将面临增长停滞的挑战,未来亚洲经济能否维持强劲的增长值得思考。现任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的这篇文章,分析了亚洲未来或将面临的三大"增长陷阱",指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将成为维持亚洲经济健康快速增长的关键,而生产率的提高则将有赖于人力资本的持续积累、市场友好型环境的建设以及金融机构的稳健发展。本刊组织编译了该文,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外刊扫描     
《证券导刊》2009,(18):9-10
IMF:中国对亚洲其它经济体带动不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一名高级官员表示,2010年中以前,亚洲经济体不可能经历持续复苏,也无法依赖中国将整个地区从当前的经济低迷中解救出来。IMF亚太区助理干事乔舒亚·费尔曼的上述言论,对近来帮助  相似文献   

12.
<正>欧美和亚洲股市出现全线下滑,经济学家认为,股市的新一轮全球性大滑坡的根源是美国和欧洲的经济问题。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相应受到影响,但它们的经济增长前景不会因此而发生大的变化。但是,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恢复也并不会起到关键的作用。伦敦经济咨询公司凯投国际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马克.威廉姆斯认为,这次股市暴跌的根源虽在美国和欧洲,  相似文献   

13.
声音     
龙永图:中国将率先走出金融危机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4月17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及亚洲新兴经济体将率先走出危机,重新走上健康、快速的发展道路。他说:“我一直相信,中国经济会在比较短的时间里面遏制住下滑的趋势,开始重新走向比较健康的、快速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虽然在过去的一年中新兴市场金融动荡,新兴经济体面临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但中国作为亚洲第一大经济体,经济增长依然是一枝独秀,仍保持着7.7%的稳定增速。2013年,尽管全球经济实现了稳健复苏,但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形势再次出现了背离,与前几年截然相反,这次背离的特征是新兴经济体增速快速下行,发达经济体特别是美国、日本持续稳定复苏。2014年,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预期仍旧不容乐观,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更是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15.
<正>自2013年5月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减速和美国缩减量化宽松的消息,对亚洲地区的增长预期造成了双重冲击。我们预期2013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态势将同上半年大体相似,而美国经济自降至最低点后(可能发生在2013年二季度,我们预期二季度美国GDP季环比增长0.9%,经季节调整年化数据),下半年增长可能会加速。世界上两个最大经济体的需求预期摇摆不定将对那些开放程度高的亚洲国家造成显著影响。即便在亚洲经济增长更多来自国内需求增长的情况下,这一判断依旧正确。从外部关联的角度,我们将提出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亚洲开发银行(简称亚开行)在2011年4月6日公布的《2011年亚洲发展展望报告》中指出,今明两年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将持续反弹,但通胀威胁令人担忧,并预计中国的经济增长将出现小幅度减速,同时呼吁加强南南经贸和投资往来。对此,亚开行新任首席经济  相似文献   

17.
欧洲单一货币在1999年1月1日正式启动.欧元区经济运行正常平稳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这给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提供了极为现实的启示。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亚洲国家提出建立亚洲单一货币——亚元,这一提议在亚洲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反响较大。在亚洲最庞大的市场和最具潜力的经济体是中国,且周边的华人经济也表现出虎虎生气,如台湾、香港,以及亚洲其他地区的华人经济,亚洲区域合作与一体化当以中国为核心,辐射四周。作为最具备有  相似文献   

18.
2003年是世界经济曙光初现的一年,除了美国经济有复苏的强烈信号之外,亚洲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是经济复苏的亮点。国际机构对亚洲经济发展前景普遍表示乐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3年9月份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03和2004两年亚洲经济将分别增长5.9%和6.2%。亚洲开发银  相似文献   

19.
<正>2010年亚洲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后强劲反弹。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亚洲国家在1997年金融危机中的经验使它们能更好地经受住了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考验。但同时,大量的资本内流也引起了人们对通货膨胀(通胀)和市场波动的担心。特别是随着美国和欧洲实施低利率政策,国际投资者将他们  相似文献   

20.
加拿大《环球邮报》近日刊文指出,中国经济的减速影响了亚洲经济的增长。人们曾普遍认为亚洲经济体能轻松度过由西方蔓延而来的次贷危机。这不仅是因为这些国家银行更健康,也是因为它们之间蓬勃的贸易往来能弥补对西方市场出口的下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