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济南.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省省会、国家副省级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南依泰山,北跨黄河,辖6区3县1市.人口604万.总面积8177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2.
双赢之城     
《走向世界》2010,(6):32-33
济南——山东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金融中心,国家副省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辖6区、3县、1市(县级),总面积817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13万。济南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北连京津,南接沪宁,东西连通山东半岛与华中地区,是环渤海经济区和京沪沿线经济发展轴上的重要交汇点。济南近期对外经济合作重点领域及重点项目有:  相似文献   

3.
6月30日下午3点,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全程1318公里的京沪高铁贯通三市四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它的全线开通,不仅改变沿线民众的出行方式,同时更使一个连接中国“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5小时城市经济带”跃然大地。  相似文献   

4.
肖正平 《走向世界》2011,(18):36-39
今年6月,伴随着京沪高铁全线通车,我们便进入了高铁时代。100多年前,胶济铁路打通了山东沿海、内陆与海外市场,挑起了山东经济的脊梁,带动了济南的自开商埠。如今,连接中国两大中心城市和最活跃经济圈的京沪高铁即将投入全面运营,将串起山东经济南北走廓。  相似文献   

5.
肖正平 《走向世界》2012,(18):44-45
在中国,铁路对一座城市的影响从未像济南这样意义深远。20世纪初.因为胶济铁路的开通,这座具有26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向西自开商埠.成为中国内陆大城市吸纳海外文明的典范.开启了济南城市近代化之旅。100年后.京沪高铁穿城而过.再次引领济南二次开埠。依托京沪高铁济南西站.位于济南西部的槐荫区.正借势2013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举办的有利时机,依托数万亩的土地储备.上风上水的自然资源,超前的规划.以建设定位”齐鲁新门户、泉城新商埠、城市新中心.文化新高地”的济南西部新城,灿然崛起。  相似文献   

6.
《走向世界》2011,(18):36
今年6月,伴随着京沪高铁全线通车,我们便进入了高铁时代。100多年前,胶济铁路打通了山东沿海、内陆与海外市场,挑起了山东经济的脊梁,带动了济南的自开商埠。如今,连接中国两大中心城市和最活跃经济圈的京沪高铁即将投入全面运  相似文献   

7.
城事     
《走向世界》2011,(9):12-12
京沪高铁济南段公交和长途客运有望6月建成 槐荫区副区长李培杰表示,为确保京沪高铁7月1日通车,济南西客站配套设施正在抓紧建设,站房最快有望于3月底交付使用,公交枢纽.  相似文献   

8.
杜枫  候贺良 《走向世界》2012,(15):24-26
东部新区“东荷西柳”一场三馆、省博物馆、省档案馆和一批总部经济楼宇落成投用.增添了奥体文博片区现代化气息。西部新区京沪高铁济南西站通车运行,省会文化艺术中心等重点工程加快建设.园博园、森林公园建成开放。滨河新区开发全面展开,小清河综合治理主体工程竣工……  相似文献   

9.
杜枫 《走向世界》2011,(18):20-22
中国持续带给世人惊喜,高铁即是其中典型一例。 只不过,京沪高铁把这个惊喜带给了济南。6月20日,饱赚中国乃至世界眼球的京沪高铁将正式开通。这条高铁将在济南穿城而过。  相似文献   

10.
<正>凝结万千梦想,再展希望之翼。100年前,济南自开商埠,西部城区开启了济南的商业梦想;100年后,京沪高铁呼啸而至,济南城再次一路向西,借势"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东风,西部新城灿然现身于公众视野。拥抱高铁时代,借"节"强势崛起。京沪高铁开通、西部新城建设、张庄军用机场搬迁、"十艺节"举办等机遇叠加,省城西部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济南处于京沪高铁黄金分割点,槐荫以其丰富的资源、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异军突起,按照"3355"发展思路和"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