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6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批准上海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这是国家在新形势下推进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上海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新一轮发展的战略机遇。上海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全力推进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2.
《大陆桥视野》2009,(4):47-48
议案提出者:咸阳市人民政府案由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以全方位的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先试先行为特征,以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具有全国意义的改革试验区。设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深化和创新。2005年以来,国务院相继批准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成渝、武汉、长株潭等地区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  相似文献   

3.
《商周刊》2012,(25):14-17
11月21日,十八大闭幕刚刚6天,中南海国务院第一会议室就迎来了全国11个改革试点省市的负责人。这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也是刚刚在5天前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会议。此次会议的内容和主题,会后被部分人士解读为“十八大后中南海向外界释放的改革信息”。  相似文献   

4.
对唐山市乡镇企业存在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研究孙秋生,常志民,刘雨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新的农村经济体制建立10年来,唐山市乡镇企业持续超常发展,现已成为全市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作为传统经济观念“挑战者”的乡镇企业就在当今竞争异常激烈的市...  相似文献   

5.
滨海新区与浦东新区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先后被批准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地区具有不同的开发历史及经济特征,对比两者在综合配套改革过程中的不同之处,具有一定实际意义。对比两者开展综合配套改革基础条件的差异,对两者综合配套改革进行比较和分析,借鉴浦东新区的主要经验,有助于滨海新区的综合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6.
税费改革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重大改革,不仅深刻地影响着广大农民的命运,也提出了若干深层次的思考,只有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改革,解决好税踅改革给乡镇静来的财政缺口和其他问题,才能巩固税改成果。  相似文献   

7.
综合配套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研究述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等城市综合配套改革,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战略重点,正在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较为系统地梳理了目前国内关于综合配套改革的主要观点,包括综合配套改革的内涵及其特征;综合配套改革的主要任务和目标设定;以及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若干对策及思考。  相似文献   

8.
鲁泽 《经济论坛》1997,(19):7-8
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推进河北省小城镇综改试点工作鲁泽一、河北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的进展情况河北省小城镇综改试点工作实施不到一年,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一是各地建立了组织机构,加强了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为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  相似文献   

9.
张辉 《经济研究导刊》2009,(13):191-192
中国在原油定价法、石油战略储备制度、多层次的石油产品交易额、市场的建立、成品油替代品的开发、对成品油及相关产品和服务市场价格的监测等各方面工作还很不完善,亟待解决。在分析中国石油价格形成机制综合配套改革的现状及油价定位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之上,详细探讨了中国石油价格形成机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必要性,并对中国石油价格形成机制综合配套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短波     
《经济》2010,(5)
国务院批准沈阳经济区为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老工业基地辽宁再次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按照《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框架方案》,沈阳经济区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以区域发展、企业重组、科技研发、金融创新四个方面体制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1.
优化资本结构 增强企业实力──十六城市企业配套改革试点工作概要国家经贸委企业司狄娜国有企业"转机建制万千百十"规划万在10000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全面贯彻《企业法》和"转机条例",实施好企业财会"两则",完成清产核资工作,基本实现机制转换。千在实施"监...  相似文献   

12.
调整存量 提高效益 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唐山市体改委近年来,唐山市抓住作为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和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契机,坚持从实际出发,以资本的优化重组为主线,积极推进存量资产结构的调整与重组,促进了全市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取得了初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在石油价格形成机制方面进行了大幅度的探索与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从目前来看,中国在原油定价法、石油战略储备制度、多层次的石油产品交易额、市场的建立、成品油替代品的开发、对成品油及相关产品和服务市场价格的监测等各方面工作还很不完善,亟待解决。在分析中国石油价格形成机制综合配套改革的现状及油价定位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之上,详细探讨了中国石油价格形成机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必要性,并对中国石油价格形成机制综合配套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和乡村管理体制改革跟踪研究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2000年开始,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从点到面正逐步向前推进,包括乡村管理体制改革在内的各项配套改革也在不断深入。为了系统研究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和乡村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情况及其面临的问题,笔者在认真学习中央有关政策、查阅大量有关文献资料、把握改革试点工作总体进展情况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区与制度的空间演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不仅是为了促进滨海新区及天津市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推动环渤海地区,乃至整个北方地区的发展,形成新的区域发展模式。这就要求在理论上不仅要考虑到技术、制度的因素,也要考虑到空间的因素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理论模型的影响。具体研究空间因素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影响有助于准确理解和把握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空间作用,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方式和区域发展模式,为在全国范围内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崭新的思路和视角。  相似文献   

16.
杨洪江 《经济论坛》1997,(16):24-25
深化国有企业配套改革的几点思考□杨洪江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整体攻坚阶段,因而必须抓住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机制问题,加强综合配套。从近年国有企业改革试点的经验和暴露出来的矛盾看,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企业“转机建制”的形式和内容要...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这一新体制的建立,迫切需要方方面面进行配套改革,需要方方面面向市场经济转变。金融体制是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与一定的经济体制相适应。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金融体制在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宏观调  相似文献   

18.
戴鸿广 《当代经济》2007,(17):58-59
综合配套改革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新特区)的设立,担负着当前国家改革的紧急任务,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也为原有的经济特区(老特区)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综合配套改革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新特区)的设立,担负着当前国家改革的紧急任务,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也为原有的经济特区(老特区)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加快推进小城市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是推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实现"一个目标,五大桐庐"建设、惠及全县城乡居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本文以分水镇小城市培育试点建设为例,在分析加快推进桐庐县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性、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强调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要突出规划领先,注重体制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