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转换债券(ConvertibleBonds)是一种兼具股权和债权性质的组合金融工具,债券的持有人可以在债券发行一段时间后至债券到期日止(即转换期限内),按照内定的条件(转换价格或转换比率)将其持有的债券转化成为该公司一定数量的普通股股票。当然,如果转换对债券持有人反而不利,债券持有人可以放弃转换,在到期日收取本息。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可以从债券投资转换为股权投资的债务凭证,兼具债券的安全性和股票的灵活性是当今国际金融市场颇具魁力的筹资工具,在全球范围内已被上市公司广泛应用。我国也已有数家上市公司发行了可转换债…  相似文献   

2.
自1909年穆迪将债券评级引入评级体系以来,评级制度在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本文国家得到了发展和完善,到目前为止,评级公司的评级业务已经包括信用债券、抵押债券、中期票据、可转换债券、财产担保债券、保险单、有担保的投资合同、优先股以及所有类型的短期债务和银行存款债务等的评级,本文从西方评级的评级对象入手,对其主要业务及评级分析的重点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阐述债务融资方式缓解股东与经理冲突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成长性特征具体分析了债务融资比例、债务期限结构、限制性条款、债务优先结构,以及可赎回债券与可转换债券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化解国有企业债务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解国有企业债务可就债权股权,财政,银行和国有企业实行债务转换,发行债券,置换贷款,拍卖债权,依法破产一部分国有企业等途径,视具体情况谨慎抉择。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提出可转换公司债券(简称可转债)是一种介于债券和股票之间的,兼有债务性与期权性的中长期混合金融工具。转换性是可转换债券的重要标志,转股权是可转债持有者的独特权利。可转换债券在发行时就明确约定,可转债的持有者可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在转换期限内将可转债转换  相似文献   

6.
本文借鉴西方可转换债券分叉处理的做法并结合转股可能性因素,提出一种基于标准期权定价模型理论的新分叉处理法一预期价值法。以上海机场转债为例介绍该法的运用并分析了财务效应。研究表明:转债所含的权益价值不为零且大于期权价值;所含的负债价值小于按现行会计原则确认的价值。因此,该法确认的负债、权益价值更能反映经济实质。  相似文献   

7.
由于可转换债券嵌入许多期权,条款设计极为复杂,一般对估值模型的计算很难得到解析解,而常用数值方法来模拟。常用的数值方法有二叉树方法、有限差分法和蒙特卡洛模拟等。二叉树方法对相关条款的处理比较灵活,可以较好地处理嵌入可转换债券中的各种期权。本文结合可转换债券的各种条款对二叉树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利用该模型对沪、深两市的可转换债券进行了估值模拟,估值结果与可转换债券的市值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8.
一、可转换债券会计处理上的两种不同观点长期以来,人们对可转换债券在发行日和以后期间利息费用的会计处理存在着分歧意见。分歧的原因在于对可转换债券性质认识上的差异。一种观点认为,可转换债券具有负债和权益的双重特征,应将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价格在负债和可转换权利之间进行分配。即发行证券收入的一部分应作为将耍转换普通股的权利,贷记资本公积帐户,其量度为此项债券的发行收入扣除不带转换权的类似证券估计价格的差额。其剩余部分才计列为负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第40号准则(金融工具》(征求意见稿)中,要求凡附有可以…  相似文献   

9.
张琦 《财会学习》2004,(1):35-38
国有企业实施债转股和发行可转换债券是国家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减轻企业债务负担,促进企业走出困境的两种思路。  相似文献   

10.
美国和日本是世界上地方债务规模最大的两个国家,美国市政债券制度和日本地方公债制度是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债券制度,前者代表着分权制国家的地方债券制度,后着代表了中央集权国家过渡性的地方债券制度,两国从地方债务制度建设到规范的监督管理,在长期地方债务融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使得庞大的地方债务不仅没有转化为严重的社会和财政危机,反而通过有效利用债务融资极大地改善了地方投资环境,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可转换债券及其会计处理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系何大庆可转换债券是国外60年代以来较为流行的长期筹资方式之一。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这一筹资方式对我国企业界和投资者来说已不再陌生。1992年深圳宝安公司发行了我国第一张可转换债券,时隔一年之后,上海中纺机公...  相似文献   

12.
可转换公司债券交易特征的重新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可转换债券的交易特征难以确定,所以可转换债券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就成为会计的难题之一.本文在对前期文献中的可转换债券交易特征不同解释的基础上,对可转换债券交易特征进行了重新诠释,从而为可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贺小社 《上海会计》1997,(10):10-11
自本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起,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新的金融工具在国际上已日渐盛行。九十年代初,国内一些公司也意识到可转换债券的优越性并以其筹资。1992年11月宝安公司发行了国内首批可转换债券,1993年11月中纺机又成功地在瑞士发行了可转换B股债券。1996年,国务院证监委第六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可选择有条件的公司进行可转换债券的试点工作。本文拟就可转换债券的构成要素及其优越性作一些探索。一、可转换债券的含义及其构成要素可转换债券(下文简称“转券”)是指依约定条件可转化为该发行公司股票的特殊债券。依转券可换股票种类,分为…  相似文献   

14.
刍议中国证券市场上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早在1992年,深圳宝安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就已发行了中国第一个可转换债券。可是,直至2001年,中国证券市场上的可转换债券仍然是屈指可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投资者对它还不太了解,投资热情不高。而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证监会对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主体规定非常严格,有资格发行的企业非常少。按现行的可转换债券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可以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只有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重点国有企业,也可以说,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主体只是处于成熟期的企业。但是从可转换债券的本质特征来分析,可转换债券主要适合于成长期的企业。近几…  相似文献   

15.
可转换债券筹资方式及其发展前景巴曙松一、可转换债券筹资方式的运行及发展自1993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中纺机推出瑞士法郎可转换债券以来,可转换债券(ConvertibleBond)这一新金融工具才开始被引入国内金融界。事实上,可转换债券已成为多数...  相似文献   

16.
王冬年 《新理财》2006,(11):57-59
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成熟的金融工具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资本市场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统计,目前全球可转换债券市场的资本规模已接近6100亿美元,每年新发行的可转换债券规模超过了1000亿美元,2003年美国可转换债券发行规模超过股本融资。我国利用可转换债券融资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2003年,我国可转换债券的融资额为185.5亿元,占再融资总额的49.87%;2004年可转换债券的融资额为209.03亿元,占再融资总额的46.54%。目前,可转换债券融资已超越新股增发和配股,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首选方式。但要弄清楚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真正原因是件令人困惑的事情,在公司财务中也没有其他事情会像可转换债券这样有争议。国外在可转换债券融资实务中存在两种观点,即“免费的午餐”与“昂贵的午餐”。  相似文献   

17.
研究我国可转换债券,从微观层次上讲有利于企业获得低成本资金和开拓资金来源渠道,从宏观层次上讲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由于企业转制的原因,我国可转换债券设计具有特殊性。为充分发挥国企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功效,在资产重组上应提倡“从容包装”,对募债资金的用途作出方向性的规定,应侧重于解决国企历史包袱问题,而不是新增扩张项目。  相似文献   

18.
可转换债券及其运作上海财经大学朱荣恩,朱锦伟我国《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经股东大会决议,可以发行可转换债券。可转换债券是介于股票和债券之间的一种特殊证券形式。它因既有安会性又有收益性,成为投资者欢迎的投资对象。发行可转换债券除了要符合股票发行条件外,...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发展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莹 《南方金融》2003,(3):53-54,26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金融衍生工具,它不仅能使投资者获得固定的债券利息收人,还赋予了投资者在一定的期间内把债券转换为股票的权利。在国外,可转换债券的市场已有相当的规模,但中国可转换债券市场才刚起步。笔者通过回顾中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总结可转换债券市场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提出目前中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20.
可转换债券的蒙特卡罗模拟定价方法与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可转换债券的复杂性,对其进行准确定价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简要地讨论了可转换债券的几类主要定价方法,在此基础上,着重系统地分析和评述可转换债券的蒙特卡罗模拟定价方法及其改进.本文认为,最小方差蒙特卡罗模拟方法非常适用于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然而其定价效率也受到了此方法的固有偏差及低收敛度的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