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年说马     
20 0 2年农历壬午年是马年。马年是个祥瑞之年 ,农谚就有“羊马年 ,广收田”之说。因而 ,我们自然就想到了与马相关的诸多史话。马是人类最早豢养 ,最得力的家畜之一。它被称为六畜之首(六畜指马、牛、羊、鸡、狗、猪 ) ,素以结实灵敏、步态平稳、四肢强健、蹄质坚实、善于奔驰、易于豢养、能吃苦耐劳而著称。马的祖先叫“始祖马”,只有一尺来高 ,比狗大不了多少 ,经过很长的时间才逐步演变成现在的高头大马。在古代的政治交往、骑驾作战、信息传递、货物驮运、帝王游乐以及日常生活中担任了代步、拉车、驮物、运输、游戏、耕田等重任。就连…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就业来说,过去是“毕业分配”,是“分配工作”,强调“党叫干啥就干啥”,强调“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现在宣传“双向选择”,报刊上的一些文章还以“树不能多挪、挪了要死”作为对一比,强调“人要会挪,挪了才会活”的道理。  相似文献   

3.
余明阳 《商界名家》2003,(11):86-86
我在陕北碰见一位十七八岁的小伙子,与他有过一段如下的对话:“放羊干啥?”“挣钱。”“挣钱干啥?”“娶媳妇。”“娶媳妇干啥?”“生娃。”“生娃干啥?”“放羊。”这就是价值观,是人们关于阶段目标与终级目标的设计.也是支配人们行为的原动力。企业家要做的.就是将各种人的价值目标归纳起来,创造出共同认可的价值观.让所有的人同时实现自己和企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吾在机关工作二十余年 ,目睹了机关工作人员各种脸谱 ,将其归纳 ,按不同的属相加以分类 ,共分为五类 :马、牛、鸡、猪、狗 ,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第一类属马。才思敏捷、反应灵活、行动迅速、且忠诚 ,堪当大任。他们同马承担将军征战和交通运输重任一样 ,是机关挑大梁的角色。虽战功卓著 ,但在关键时刻驾驭者为取得胜利而快马加鞭时 ,他们多是挨鞭子的角色 ,经常受到其他属相地诋毁和嘲弄。这类人要有 ,但不能太多 ,有抢其他属相功劳的嫌疑。第二类属牛。踏踏实实、一丝不苟、忍辱负重、默默地耕耘着。他们虽不如马能挑大梁 ,却属不能缺少的工…  相似文献   

5.
《中国拍卖》2013,(3):8-9
“十二肖”(Project Twelve)是香港文化机构——文化实验室以十二生肖为主题策划统筹的一项文化设计探索活动。十二生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源于自然界的十一种动物和一个民族图腾,在中华文化圈内被广泛使用。顺序排列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相似文献   

6.
火车哞哞不是推的,月芽弯弯不是的,没有金刚钻儿,别想揽那瓷器活儿。别看咱人长得不起眼儿,地缸子似的,可咱蹲劳务市场三四年,啥埋汰活都干过;啥矫情人都侍侯过;啥烂眼子亏都吃过,甚至还让人忽悠过;大钱小钱都挣过;可上赶着给钱还推托过,不信我就给你们讲几个真实的———扌威假姨在劳务市场“蹲坑”眼睛不尖不好使,见有人来,或有人搭话,你马溜儿就得盯上去。中午,过来了几个中学生模样的小姑娘,年龄也就十五六岁。刚到劳务市场边上,其中一个就问:“谁去替我开家长会,50元。”呼啦一下子,树荫下那些蔫头耷脑唠闲嗑儿的人们来了精神头,一帮人…  相似文献   

7.
<正>借政府造“节”搭台精明老板登台亮相干啥好呢?刘洪选是个闲不住人,退伍后一直想做点事情。1988年那阵,江苏盱眙县是个地道的穷地方,人们的购买力弱,啥买卖都难做!盱眙靠近洪泽湖,靠水吃水,不少人靠捕捞龙虾为生。可自己从来就  相似文献   

8.
一慎把“下岗”作为强化管理的筹码。现在有些单位的领导,动辄脱口“爱干就干,不爱干走人”,“能干就干,不能干换人”。其潜台词是“人本来就多”,“想进单位来的人多着哩”。依笔者之见,这不是激励而是激将,是无情。“下岗”虽然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但谁愿意下岗?开  相似文献   

9.
<正>项目很普通,竞争对手多,这样的生意还能找到卖点吗?一、干啥啥赔钱,赔钱也要干 1984年,马继国中学毕业后就接了父亲的班到牡丹江铁路工作。按说端了铁饭碗就该知足了,可他总想在商界干一番事业,工作不到一年就不顾家人的反对办了停薪留职  相似文献   

10.
生意场上有这么一句老话:“牛会赢,熊会活,猪会死。”如若要表达得更准确一些,就应该是:“只有牛才会赢,熊一般会活,猪大多数都会死掉。”  相似文献   

11.
挠攘     
葛翔 《光彩》2000,(10)
背着手低着头走着,李梯子就觉着心里挠攘得慌,挠攘的是家里有楼、有票子、有老婆、有孩子,啥都不缺,唯独是这一段时日睡不着觉,吃不香饭,心里挠攘得想发火,看啥啥不顺眼。想当年,一挨木板床就能睡个囫囵觉,瓜干糊子稀饭能吃个肚光溜圆。如今啥都不缺,却憋得慌,不知干啥好。   李梯子是远近有名的“江南春”饭店的老板,四十来岁,镇上大小人物没有不知道他的,当年靠着辆脚踏车贩“泥鳅黄鳝”到县城,一步步起家。后来便在镇上开了家饭店,并学着城里人招聘了小姐当服务员,这事曾轰动了三乡八镇的子民,“不远万里”前来就餐…  相似文献   

12.
生意场上有这么一句老话:“牛会赢,熊会活,猪会死。”如若要表达得更准确一些,就应该是:“只有牛才会赢,熊一般会活,猪大多数都会死掉。”  相似文献   

13.
“人家那啥,咱也那啥;人家不那啥,咱也不那啥;人家那啥,咱不那啥,显得咱们太那啥。”这不是一段绕口令,而是我的邻居“那啥大叔”在他的女儿出嫁前教育女儿的精彩话语。由此,村里的年轻人才都叫他“那啥大叔”。“那啥大叔”其实姓董名顺,人老实厚道得出名,在村...  相似文献   

14.
读完汤元先生的“从戴维斯说开去”,颇有不同的感想,出手三招儿,望先生见谅! 先生例举中国电脑市场人的种种缺点,的确是部分市场人的客观存在,但我认为不可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牛”的有理! 先生所说“做人牛”,是指他们对人态度上的居高临下,对事上的严厉挑剔。但他们“牛”得实在,“牛”得有理!试想一下一天要接几十个广告业务电话,接待一批又一批的媒体和广告业务人员,对每人态度好上5分钟,一天什么也不用干了!如果不能严格地要求供应商,就是一种失职!要想说服他们,必须拿出成龙的“好功夫”和李连杰的“真功夫”才行!而中国电脑业的市场人大多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他们具备良好的学识和专业的素养,加上正规公司的文化熏陶和专门的训练,使他们成为中国电脑界最前卫的一代。他们又大多是社会中的“白领阶层”,具有新时代青年人最明显的特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永济市的梁先生是个残疾人,上有父母,下有子女,全靠他种地维持生计。一天下午,梁先生正在收拾猪舍时,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高声大喊地跑进门来:“爸,您快看这个广告。”梁先生对女儿从小就这样关心家庭心里着实高兴,但嘴里还是责备:“小孩子家知道啥,拿过来我看看。”女儿飞快地将报纸递到梁先生手里。这是山西省某市的一张日报。在女儿用红笔勾出的地方,梁先生看到一则转化余粮,促进养殖业发展的致富广告,题目是:“酿酒猪白捡,养猪酒干赚。”梁先生是家里的一家之主,说话从来算数。他把准备干酿酒业的想法向家人一说…  相似文献   

16.
今年37岁的裴东是标准的“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自从23岁时搞日用品批发发了一笔小财后,就干啥啥不成,最后干脆天天坐在家里梦想着“天上掉馅饼”。2006年,“馅饼”还真的出现了!  相似文献   

17.
江霞 《中国海关》2020,(4):86-87
“平时在单位,我们啥活都干,疫情来了,就得发挥我们的专业特长了!”身为拱北海关隶属港珠澳大桥海关“疫情防控专业技术组”总联络员的邵梁笑称自己为了抗“疫”,“翻出'失传已久’的’独门绝技’”。这位33岁的海关旅检关员,因为经历过非典,下定决心考上预防医学专业,身经百战后,遇到抗击新冠肺炎这个挑战。  相似文献   

18.
<正>春节一过,老王的小卖店就开始忙了。节日里,大家迎来送往,有的礼品太多消化不了,所以,不少人家都打算把礼品卖掉。由于急于脱手,价格比市场价低得多。老王也看准了这里面的赚头,在小卖店的门口,他早早地就树了一个大牌子,写着:礼品回收。这天,老王出门办事,回来时,发现礼品回收的牌子不见了。老王纳闷:谁这么讨厌,连这个牌子都拿?干脆,我再立一个。牌子一立果然见效,这天,老王花了1500块钱,收了2条“金将军”烟、4条“中华”烟。这些烟加起来,市价2000多,一倒手就能赚500。老王为自己的收获感到高兴。这天,工商局的人来了:“把你的牌子都摘了,你又立了一个,不知道干这买卖犯法吗?”说着,就要没收老王的东西。老王急了:“这牌子是你们摘的,凭啥啊?我一没偷二没抢,人家都是找上门来卖给我,我犯啥法了?”  相似文献   

19.
《光彩》2002,(12)
初级市场红火热闹凌晨五点半,京郊通州的梨园狗市就热闹起来了。每周四都这样。这里是一个宠物小狗批发市场,放眼望去,众多狗贩子们在狗市中不停地穿梭。天还没亮,每个人手中都拿着一把大手电筒,对着小狗晃来晃去。卖狗的人则随时掏出随身携带的验钞器点钞票,交易简洁明快,一刻不停地进行着。市场门口维持秩序的保安说:“火得很!天亮之后,也就是9点钟的样子,市场就散了。”“市场”其实就是一个足球场大小临时圈起的院子,院子当中交易,两边停车。看似不起眼,却是北京最知名的宠物市场。北京地区凡养过狗的人大都知道这个地儿…  相似文献   

20.
<正> 现在的人都明白保险好,买了单未来就多了一份保障。可一旦你找到他,这钱他就是不肯掏。给人家做好事还得煞费苦心。干保险这一行,真难!说句心里话,我这几十年干啥都争个名堂,干啥像啥样。但对我最具挑战的,最让我感到艰辛和快乐的,也是我情愿把自己推向人生事业的又一个高峰——保险推销。一、回家乡占天时地利人和1998年,我开始接触保险业。在这之前,我在广州开了一家美容院,当生意正火时,上面来了拆迁令,我也只好歇业回家寻找新商机,找能赚钱的门路。一天,朋友与我闲谈时,冷不丁劝我说:"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