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正>始终坚持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把培养员工终身学习能力、终身成长能力和终身就业能力作为培训的根本理念,把提升员工核心竞争力作为重要路径,将员工成长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中交一公局集团目前拥有员工2万4千人,全球在建项目1000多个,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在战略重组“后时代”的背景下,要谱写好“合整融升”四步曲,就要奏好教育培训的协奏曲。我们始终坚持人才管理、培养、发展一手抓,深入推进构建特色鲜明、活力充沛的培训格局,坚持“三个到位”,厚植学习型组织底蕴,引领广大员工在岗位一线创造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2.
文秘人员要具备较强的预见应变能力。所谓预见应变能力,就是适应变化着的环境和事物完成原定任务,并能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预见事物发展趋势的能力。  文秘人员的预见应变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善于观察。文秘人员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处处、时时做个“有心人”。观察的重点应放在领导活动的特点和规律、领导所关心和思考的问题上,放在单位的中心工作和工作“难点”上。  2.思维敏捷。文秘人员在观察中,要注意锻炼观察的敏锐性,详细而又准确地捕捉变化着的新情况、新问题,善于发现为一般人所不易发现或容易…  相似文献   

3.
规划前程     
互联网大潮汹涌,哈姆雷特的那句名言“生存还是死亡?”换成了“创业还是进大公司?”终日萦绕在年轻人心头。有人愿意进入外企,受到更完善的培训,更职业,成长得更快,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建立一个良好的背景,为将来铺平道路。有人则认为创业更能全方位地锻炼自己。对此,苏先生的观点是,外企对员工的要求和培训与在国内自己创业所需要的能力是不太一样的。创业还是去外企?看你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实在大公训内部也有  相似文献   

4.
著名企业家柳传志有句经典名言:“在地上踩两脚,小心走几步,然后奔跑,这就是联想的作风!”换而言之,要判断企业的目标、计划是否可行,没有什么比来自实践的检验更可靠。因为,实践可以解惑,让我们对事物的发展判断得更准,认识得更透彻。  相似文献   

5.
研究表明,儿童早期的基础对将来成长和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大脑储存的新图象使得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和想象力更丰富,所以婴幼儿时期的教育致关重要。孩子们天生好奇,对周围的事物感兴趣,他们渴望学习新东西,所以有必要发展他们的思考能力和逻辑判断,当你观察孩子玩耍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在忙碌中思考计算,解决麻烦,开发创  相似文献   

6.
赵楠 《现代班组》2011,(9):28-29
前几个月,“开心农场”游戏在员工中比较盛行,很多人在“种莱”“收菜”“偷菜”的游戏中玩得不亦乐乎。如何能让员工学习时有玩“开心农场”的激情呢?有没有一个办法能让大家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呢?山东日照移动海曲营业厅的做法值得借鉴:他们依照“开心农场”的学习模式,将以前的集中化学习模式“化整为零”。  相似文献   

7.
财星杂志(Fortune)曾经指出:“抛弃那些陈旧的领导观念吧!90年代最成功的公司,将是那些建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公司”。壳牌石油公司(RoyaDutch/Shell)企划主任德格(Arie De Geus)说:“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当世界更息息相关、复杂多变时,学习能力也更要增强,才能适应变局。未来真正  相似文献   

8.
前几个月,“开心农场”游戏在员工中比较盛行,很多人在“种莱”“收菜”“偷菜”的游戏中玩得不亦乐乎。如何能让员工学习时有玩“开心农场”的激情呢?有没有一个办法能让大家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呢?山东日照移动海曲营业厅的做法值得借鉴:他们依照“开心农场”的学习模式,将以前的集中化学习模式“化整为零”。  相似文献   

9.
员工快速成长一提及员工快速成长,很多人自然想到"拔苗助长"。其实不然,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而通过建立共享的企业知识库,为员工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苗"提供充足  相似文献   

10.
子余 《董事会》2007,(2):106-107
“争论往往成为事物时代走向的标杆,甚至成为事物奋进的动力。”2005年开始至今的风水论战验证了这种说法中国人善于思辨,文客多于工匠,文章多于事业,“师爷们”的椅子日见增多,许多人更希望将它的朝向挪正。这是当代文化多元化的直接结果之一。在这种气候中,“祖国传统风水”渐  相似文献   

11.
商业新世界中的“知识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knowledge)是一种能够改变某些人或某些事物的信息(information)——这既包括使信息成为行动的基础的方式,也包括通过对信息的运用使某个个体(或机构)有能力进行改变或进行更为有效的行动的方式。” ——Peter F.Drucker《新现实》 “将知识设想或看作为是一种对信息的集合的观点,事实上已经将知识  相似文献   

12.
著名企业家柳传志有句经典名言:“在地上踩两脚,小心走几步,然后奔跑,这就是联想的作风。”换而言之,要判断企业的目标、计划是否可行,没有什么比来自实践的检验更可靠。因为,实践可以解惑,让我们对事物的发展判断得更准,认识得更透彻。石油和化工自动化的“十五”规划指出:要以信息化带动自动化,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石油和化工产业,加快企业管理信息化进程,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这只描述了美好的宏观远景。究其原因,是当时行业信息化建设还未完全展开,无所依凭。经过长期实践,就像柳先生所说的,已“踩过几脚”,知道了虚实。于是“十一…  相似文献   

13.
编读往来     
神人?刚拿到那期杂志的时候,着实吃了一惊。这样一群能“呼风唤雨”的人,这本杂志要怎么“摆弄”?看过文章,才觉惊喜。沉稳、独到的笔触,把“神人”神的一面勾画得十分贴切。能够让采访对象吐露心声,也足见采访者的功底。最新一期的《汽车观察》专门撰写了徐连宽、庞青年的“神人印象”,篇幅不长,却分析得挺在理,中国汽车人的狂热、自信悉见笔端。不禁让我更期待下一期,谁会出现在这个“印象工厂”?提个个人想法,写写李书福这条“鲶鱼”怎么样?上海舒先生  相似文献   

14.
<正> 一个企业,跟一所学校一样,通过无处不在的管理,应该使干部职工的水平不断提高。其有形的标志,就是各种“先进”的评选、评比,自下而上的各种职务的任免;其无形的标志,就是献身精神和责任感,文化素质,操作技能,指挥、组织、处理各种事情能力的提高等等。《2000年大趋势》作者奈斯比说:“现在的经理人不是下命令的人,而是教师、教练,促成其事的人。”这话讲得很精辟。一个厂长、经理,就是要通过耐心、细致、独到的管理,使企业的人才得到开发利用,迅速成长,踏上  相似文献   

15.
■“超女”的理论是:成长的体会、学习的体会是需要互动的,需要相互鼓励,并形成强大的、向上的情感磁场。■“超女”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办法得当,人才的成长是可以加速的。  相似文献   

16.
《汽车与社会》2011,(19):6-6
上海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每个人心中的答案都不一样,浦江之声广播电台围绕“新上海生活”这一主题,倡导和谐快乐、健康生活,以轻松风格凸显海派生活品味。每天6:00—24:00播出18个小时的滚动节目。节目的定位:“新上海生活”有品位,“家有宝贝”更温馨,“成长不烦恼”,要快乐,  相似文献   

17.
切莫忘本     
何为本?本,原意是指草木的根或茎,也引申为事物的根本或主体。花草树木,如果没有根或茎,就难以生长,甚至会死亡。同样,一个人如果忘了本,就会蜕化变质,就不可能健康地生活。人不能忘本之“本”,即本源、根本之意,字面意思讲的是人不能忘记自己的祖宗,引申为人不能得意忘形,目空一切,自以为是。  相似文献   

18.
苌苌 《IT经理世界》2009,(1):I0036-I0037
中国传统文化消失得太快,太多,而快餐文化让人对传统文化发生很多肤浅理解和曲解。有一段时间,喜欢读旧书店发现的梁遇春的散文书。他生活在白话文刚刚开始的时代,可能因为生活道路比较单纯,不像鲁迅那么激昂,也不像徐志摩那般不食人间烟火,温良敦厚的文风让人觉得亲切,又总能从平凡的事物中给人以启示:他去世时“九一八”事变还没开始呢,更没受过意识形态的洗礼。  相似文献   

19.
实话巧话     
实话“巧”说,不是虚伪,更不是违心地迎合,而是一种讲究实效的工作方法,是把道理之“舟”顺利地驶向对方心灵的“彼岸”,求得共鸣和理解,从而促使问题的解决。实话实说,就是心里怎么想嘴上就怎么说;而实话“巧”说,是指说话应有一定的技巧,要讲究“语言艺术”。做人的思想工作,会不会实话“巧”说,效果大不一样。一个讲究语言艺术,懂得心理学的干部,一席话可以把人说得豁然开朗,心悦诚服;而不善于实话“巧”说的领导,就可能把人训得垂头丧气或暴跳如雷。实话“巧”说,不是虚伪,更不是违心地迎合,而是一种讲究实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学习型组织     
为什么1970年名列美国财富杂志“500强”排行榜的公司,到上世纪80年代却有三分之一已销声匿迹?这是因为企业组织的智障妨碍了企业组织的学习及成长。21世纪最成功的企业将会是“学习型组织”企业,因为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1990年,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一书首次将“学习型组织”理论化、系统化,以崭新的意识为企业界甚至向全人类提出了一条崭新的管理思路,引起了全球企业的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狂潮。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被喻为“21世纪和管理圣经”,在美国许多企业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学习型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