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好声音”来自盲选,奥迪希望以产品而非固有的市场形象制胜中国,它正向年轻人群发出新声音。  相似文献   

2.
潘瑞洁 《商》2014,(50):169-169
2011年1月21日,腾讯公司推出了一款基于智能手机的即时通信应用软件--微信( WeChat )。作为一款以快速发送文字、图片、视频及语音等为传播工具的手机通信软件,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也支持腾讯微博和QQ邮箱及插件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二维码扫描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将内容分享给好友或朋友圈。“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这是微信官方网站上的宣传语。  相似文献   

3.
沉风 《中国报业》2013,(6):74-75
微信的影响力之大不言而喻,爆炸式增长到3亿用户规模就足以证明。微信的巨大影响力让政府部门看到了利用微信实现政民沟通、辅助政府工作的新途径。微信可以发送语音、文字、表情、图片、视频、地理位置等各种信息,甚至还能视频聊天,在用户体验上远胜于传统的短信和彩信。  相似文献   

4.
金颖 《中国海关》2007,(5):10-17
今年4月26日,是第七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临近4月底,“知识产权”开始以文字、声音、图像的形式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媒体上,这种热闹一直延续到了“五一”,然后被“黄金周”的字眼取代。  相似文献   

5.
滑明飞 《华商》2014,(12):56-57
5月29日,微信宣布正式上线“微信小店”。据其规则显示,凡是开通了微信支付功能的认证服务号皆可在公众平台自助申请“微信小店”功能,从而实现批量添加商品快速开店。腾讯集团向记者表示,商家开通“微信小店”完全免费。  相似文献   

6.
微信作为腾讯旗下的一款语音产品成为了当前最火爆的手机通信软件。微信为何会如此流行?在短短的两年的时间,微信的用户注册数超过3亿。随着微信用户的增多,不少人已经减少了电话、短信的使用量,转而利用微信的语音、文字、图片形式来交流。而更多的品牌商家和企业也开始重视微信营销的商业价值。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免  相似文献   

7.
李文月 《中国报业》2014,(20):23-24
随着微信时代的到来,微信在新媒体应用领域风生水起,用户更是数以亿计,成为继QQ、微博之后最炙手可热的应用和最热门的即时沟通工具。但随着人们由QQ、微博转场到微信中,出现了许多的“微”语言、“微”写作,本文将通过浅析微信产生的背景和微信时代写作的特征,以此折射和探讨大众“微”写作的一些现状。  相似文献   

8.
李思 《电子商务》2014,(12):30-31
微信的出现,掀起了人们对社会化媒体关注的热潮。伴随着微信用户的爆炸式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并利用微信平台开展营销工作。本文通过当前企业微信软文营销现状的总结,以“冬桑凉茶”企业微信软文撰写的实践为例,倡导企业在微信软文营销中返璞归真,希望能给企业以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玲  刘满平 《商场现代化》2006,(6X):276-276
通过对“世界读书日”的背景知识和“世界读书日”近年来在我国开展情况的介绍,指出图书馆应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而组织活动实现“阅读丰富人生,共建和谐社会”的社会职责。  相似文献   

10.
段亚楠 《商展经济》2024,(6):114-117
本文以“易享校园”微信小程序为例,研究移动互联网理论应用与微信小程序推广,介绍了SoMoLo(社交、移动、本地)和O2O(线上到线下)的概念,探讨了“易享校园”微信小程序如何应用SoMoLo和O2O理论,进而分析其社交、移动和本地化服务的特点,重点讨论微信小程序的概念、特点和优势等,并提供“易享校园”微信小程序推广的策略和方法,包括优化小程序的页面设计、利用微信社交功能、运用微信广告和推送等。通过分析其他成功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案例,对“易享校园”微信小程序的成功因素进行总结,并展望移动互联网和微信小程序未来的发展趋势,以供行业参考。  相似文献   

11.
耶洛 《电子外贸》2004,(6):18-19
在时尚手机一族的眼中,“彩信”已不算是什么新鲜名词,相信绝大多数的“彩民”都对MMS这三个英文字母耳熟能详。MMS是Multlmedia Messaging Service的缩写,意为多媒体信息服务,通常又称为彩信。它最大的特色就是支持多媒体功能,能够传递包括文字、图像、声音、数据等各种信息。  相似文献   

12.
叶文东 《网际商务》2011,(11):74-77
“爱读书,爱藏书。爱阅览室,也爱图书馆。爱阳春白雪,也爱下里巴人。爱网络,也爱青番茄,更爱能阅读的青番茄。她是‘书女’.也是淑女。她是张丽娟,和所有爱读书的‘布克(Book)族’一样,追求书式生活,享受书式旅行。”如果为青番茄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番茄)副总裁张丽娟做个介绍,那么这段“凡客体”文字就是为她量身打造的。  相似文献   

13.
杨胜 《中国报业》2023,(1):52-53
微信公众号已成为传统媒体在转型发展中的“标配”,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在转战“两微一端”的过程中渐渐找到了感觉。实践证明:在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优势依然强大。本文从新安晚报微信公众号近几年出现的部分“10万+”内容出发,分析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的选题角度和成功原则。  相似文献   

14.
随着“微信”的崛起,它已成为现代社交人际沟通中的新媒体和新方式,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步入了这种“微时代”。微信的广泛应用给人际沟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文章从心理学角度来深刻剖析微信功能对社交的影响,从而正确构建和谐的网络社交。  相似文献   

15.
孟威 《中国报业》2014,(17):33-36
新媒体迅猛发展,裹挟着传统媒体消亡论的种种猜测,使得曾经辉煌过的报纸、广播、电视各个自危。于是,“微”传播大行其道,微博、APP客户端率先成为新闻传播媒体“标配”,自2012年微信公共账号上线以来,传统媒体的“微信”角逐风生水起。据腾讯统计,截至2013年11月,微信用户数量已经超过6亿,每日活跃用户达l亿,国内外月活跃用户超过2.7亿。  相似文献   

16.
郑沛琪 《商》2013,(10):42-42
自微信横空出世,凭借其免费和便捷特色短短两年便已突破3亿用户。以中国移动为首的运营商以微信“免费搭车”且挤压了传统业务为由向工信部对微信收费。本文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博弈论、SWOT分析法等分析了微信同中国移动的利益冲突并对腾讯微信面对中国移动的“逼宫”如何做出战略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微信兴起,掀起一股“微”传播狂潮,小小的微力量改变了传统行业的营销方式,以“微信”为营销手段开展的品牌培育、消费跟踪,营销宣传、服务大众等直面消费者的现代卷烟营销终端建设,这个网络方式以点对点无障碍的沟通形式,拉近了企业和消费者的距离,也能更好地传播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对于烟草行业来说,能不能利用微信这个火热的平台来开展一些营销活动呢?文章就当前烟草在品牌培育中出现的瓶颈,结合公司应用微信平台的实践,谈谈烟草商业如何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建网、造势、助销、回馈”一系列的微营销活动,传递特色服务,提高信息沟通的准确性,充分诠释“情寓于金”的新型客我关系。  相似文献   

18.
微信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其用户数量呈现裂变式的增长速度。微信的快速发展有其内在的特性,其中私有性、即时性、交互性、自由性等优点让微信作为新型即时通讯工具,实现了裂变传播。本文将分析微信电子商务遇到的问题,根据微信自身所拥有的特点和优势,探讨“微信+电子商务”的应用模式可行性,拓展在微信这一新兴事物上的未来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苏龙飞 《新财富》2014,(12):98-107
去年岁末今年年初,腾讯微信借助抢红包功能的推出,声势达到巅峰,情急的马云强推来往对抗微信,却犹如沙粒落入湖面,竟无一丝涟漪。外界疯传微信支付“一夜绑定一亿银行卡”,微信电商直捣阿里核心大本营——支付宝,腾讯似乎一切皆唾手可得。  相似文献   

20.
凌兰芳 《浙商》2013,(9):28-28
事件 4月11日下午,几乎所有的微信用户都收到了一条微信官方账号“微信团队”发出的声明。声明中说,此前流传的微信收费一事纯属谣言,称绝不会对用户收费,特此辟谣。但最近一段时间,网络上频频传出微信因受工信部和运营商的压力将收费的消息,引发了强烈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