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倾销的替代国制度是针对非市场经济国家进口产品的倾销及幅度的确定所制定和实施的特殊制度.只有充分了解反倾销的替代国制度,才能真正解决好我国的反倾销问题.本文阐述了替代国制度的含义、分析了替代国制度的法律沿革、总结了对替代国制度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探求我国在替代国制度上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替代国制度是对被认定为是来自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出口产品计算正常价值的一种方法。因此,确定一种产品是否存在倾销及倾销幅度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替代国的选择。在反倾销调查中导致我国出口企业屡屡被认定为存在倾销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替代国的选择不合理。面对替代国制度给我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何有效应对成为我国政府和企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的出口商品不断受到西方国家的反倾销调查和诉讼,中国已经成为国际反倾销调查的重灾区。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西方国家把我国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采取带有严重歧视性的替代国制度。本试就我国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与我国的反倾销问题的关系做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美欧经常以中国一些行业是非市场经济行业为由,用替代国数据指控中国产品存在倾销,决定对中国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并最终裁定征收高额反倾销税,使中国产品不得不退出欧美市场。  相似文献   

5.
宝淇 《商》2014,(35):235-235
近年来国际贸易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出口到国外,中国也成为反倾销的最大目标国。由于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至今仍未被认可,在众多反倾销案件中,“非市场经济”问题是中国企业和产品遭受不公正待遇重要原因,它使得反倾销主管机构可以轻易裁定我国产品存在倾销,已经成为贸易保护的手段,困扰着我国的出口企业。本文主要围绕着欧盟反倾销法中的非市场经济规则进行研究,讨论欧盟反倾销法中的替代国制度、一国一税制度、个别企业的市场经济待遇,然后探究其合法性,最后提出了我国对该规则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6.
截至2002年4月30日,国外对华反倾销已达493起,导致我国出口贸易损失百亿美元以上。造成这种现状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外国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对中国出口产品采用“替代国”价格来判定法律上的倾销存在与否。加入WTO之前,我们期待着通过加入WTO,中国出口面临的替代国问题有望得到改观,并可能不复存在。然而,现实并未让我们如愿,《中国人世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第十五条以国际条约的条款明确规定其他成员方对中国仍可适用“替代国制度”。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企业在频频遭遇反倾销调查的同时,反倾销应诉也连连失利,这与欧美等西方国家的反倾销规则中带有的歧视性无不相关.欧美等西方国家对我国歧视性条款主要集中在非市场经济地位、替代国制度、正常价值计算、统一税率规定、举证责任等5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非市场经济国家条款的缘由及其保护主义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非市场经济国家条款,是指某些国家在反倾销立法中,规定对来自所谓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产品,在反倾销调查进行价格比较时,不参照该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而是用一个市场经济的替代国的同类产品的价格来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
周晔 《经贸世界》2004,(9):42-43
加入WTO后,15年内其他成员方在对华反倾销调查中仍可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继续采用“替代国”办法。由于申诉方所采信的替代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本或价格水平通常比我国高,中国企业很容易得到倾销或倾销幅度被人为夸大的裁决,从而失去出口市场。要摆脱这种不公平待遇,其前提是中国涉案企业必须获得“市场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10.
沈瑶  李雅源 《新商务》2003,(9):46-48
加入WTO后,15年内其他成员方在对方反倾销调查中仍可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继续采用“替代国”办法。由于申诉方所采信的替代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本或价格水平通常比我国高,中国企业很容易得到倾销或倾销幅度被人为夸大的裁决,导致失去出口市场。要摆脱这种不公平待遇,其前提是中国涉案企业必须获得“市场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