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创业板市场IPO定价效率研究——来自香港市场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香港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现象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香港创业板IPO市场定价效率相对较低:风险投资家能够带领风险企业提前上市并得到投资者认同;IPO企业经营年限、价值不确定性及IPO发行时信息处理效率等变量对香港创业板IPO市场定价效率有显著影响:承销商、审计事务所的鉴证功能得不到体现;高效的IPO发行机制有利于创业板IPO市场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内地中小企业赴香港创业板上市利弊分析: 内地企业到香港创业板上市有哪些优势  相似文献   

3.
陈友翠 《云南金融》2011,(4Z):52-53
我国创业板市场开通至今,已有一百多家公司在其上市,在首次新股发行时,其抑价程度将影响股市的稳定性。本文结合创业板的IPO抑价率、首日换手率、发行市盈率、新股发行与上市之间的时间间隔、发行规模、公司规模等方面,对创业板IPO抑价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陈友翠 《时代金融》2011,(11):52-53
我国创业板市场开通至今,已有一百多家公司在其上市,在首次新股发行时,其抑价程度将影响股市的稳定性。本文结合创业板的IPO抑价率、首日换手率、发行市盈率、新股发行与上市之间的时间间隔、发行规模、公司规模等方面,对创业板IPO抑价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刘娟 《浙江金融》2001,(2):32-33
备受投资者关注的<创业板市场规则>咨询文件正式公布,就创业企业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创业板交易规则、股票上市规则等九个方面作了详细的论述.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创业板市场规则有着很多不同于主板市场规则的地方,而在更大程度上向国际惯例靠拢,这主要体现在:  相似文献   

6.
已公布的《创业板市场规则》征询文件就创业企业股票发行上市规则、创业板交易规则、股票上市规则等九个方面作了详细的论述。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创业板市场规则有着很多不同于主板市场规则的地方,而在更大程度上向国际惯例靠拢,这主要体现在。  相似文献   

7.
郭敏  董温婧 《中国金融》2012,(20):49-50
我国创业板再融资现状2009年10月30日,中国证监会敲响创业板的开市钟声。时至今日,创业板即将走过三个年头,其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在强化分红上,证监会对创业板企业的信息披露要求中新增了利润分配政策以及最近三年的送股、转股、现金红利等披露项目。在退市制度上,对连续亏损、负净资产、低成交量、连续受谴责、低于面值的创业板企业,规定了其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的时限。在债券发行上,对创业板企业开闸中小企业定向非公开债发行。然而,监管层在创业板企业股权再融资制度的建设上,一直处于"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文化企业“牵手”创业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实上,创业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果刚一推出,创业板上市的企业质量就有问题,那么就会有很大风险。像香港的创业板,推出的初衷和机制都是好的,但在推出之初。一系列质量低的企业都被批准上市,投资者没有在这一市场上赚到钱,很快就把香港创业板抛弃了。  相似文献   

9.
创业板市场初创期运行模式及风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总结海外创业板初创期存在的主要风险,结合我国中小企业板初创期出现的问题,对我国创业板初创期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出预期。本文认为,我国创业板市场自身系统性风险主要来自于过度波动和价格高估,非系统性风险主要来自于上市公司风险;为保障创业板初创期的平稳运行,应采用“密集发行、打包上市”的运行模式,发行上市募资资金在60亿元左右为较优规模。  相似文献   

10.
事实上,创业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果刚一推出,创业板上市的企业质量就有问题,那么就会有很大风险。像香港的创业板,推出的初衷和机制都是好的,但在推出之初,一系列质量低的企业都被批准上市,投资者没有在这一市场上赚到钱,很快就把香港创业板抛弃了。  相似文献   

11.
一、内地企业到香港创业板上市的优势所在 1.香港创业板市场为中小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开辟了捷径. 香港作为亚洲和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具有完善的市场体系及自由的投资环境,其国际化的市场一直受到国际资本的青睐,是亚洲地区流动性最高的资本市场.新兴的创业板市场继承和发扬了主板市场的优势,为国际大型投资基金分享亚洲经济增长成果提供了理想通道.同时,香港作为我国特别行政区,其创业板市场实际上相当于"本土境外市场".  相似文献   

1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以及中国加入 WTO,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收购兼并、买壳借壳以及股份回购等一系列资本运作力式日益受到了国内企业界的青睐。而随着国内上市公司如青岛环宇、同仁堂等相继在香港创业板市场的成功分拆上市,作为另一种金融创新活动的分拆上市也日渐受到众人的关注。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正式推出及风险投资活动的  相似文献   

13.
香港创业板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创业板成立9年来,发展速度缓慢,与世界知名二板市场之间的差距在加大。一方面,随着上市公司数的不断减少,其融资功能严重萎缩;另一方面,由于交投清淡,流动性差,导致其投资功能也在逐渐丧失。香港联交所拟于2008年7月起将创业板重新定位为主板市场的"踏脚板",并通过提高创业板上市标准,藉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然而,在对上市资源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国际背景下,在香港市场依旧存在制度缺陷情况下,改革的前景仍有诸多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14.
“百年老字号同仁堂全面转型”——同仁堂科技在香港创业板首家实现了分拆上市,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成功地实现了“主板、创业板互动股”全新概念。同仁堂科技的香港创业板之路是如何铺就的?成功的关键在哪里?决定性的几步是如何操作的?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同仁堂走过的这段上市道路。请看  相似文献   

15.
随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在2009年3月31日公布并将于2009年5月1日施行,2009年4月17日监管部门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办法>和<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发布修改意见,并公开征求市场意见,至此酝酿了十年的创业板市场终于有了清晰的轮廓,似乎是指日期待了.各方传出的消息和市场的普遍预期是可能在2009年8月创业板市场将正式推出.  相似文献   

16.
《国际融资》2008,(10):50-53
2008年8月,中国境内共有9家机构成功上市,共募集金额37.01亿元人民币。其中在国内A股上市的企业为6家,共募集金额31.24亿元人民币,在香港、纳斯达克、欧交所创业板及新加坡上市的各有1家。  相似文献   

17.
实证分析发现,香港创业板市场有风险投资持股公司的发行价格要高于无风险投资持股的公司。风险投资持股显著影响着发行公司IPO时机的选择,无风险投资持股的公司会选择在其经营业绩最好的时间上市,有风险投资持股的公司则不然。研究还发现具有风险投资持股公司IPO后的经营业绩和市场表现并不好于无风险投资持股的公司。研究结论支持风险投资在香港创业板市场已初步具有西方发达证券市场那样的“认证”功能,有风险投资持股的公司被市场认为具有良好前途的信号,但风险投资并不具有为其持股公司提供增值服务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十年筹备.只等今朝。创业板真的来了.前三批过会企业28家已完成发行.10月23日创业板开板,10月30日这28家集中上市。创业板到底好不好玩,究竟该不该投资创业板?  相似文献   

19.
2000年10月19日,备受关注的创业板推出了<创业板市场规则咨询文件>,全套文件包括了从发行、上市、交易、保荐、审核、信息披露等共计9个子文件,以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此前,深交所也明令要求各证券商必须在11月1日前完成创业板上市交易的各项技术准备工作.各承销商也已准备好拟上市创业板公司的发审材料,只待法律层面的问题得到解决,创业板便可鸣锣开张.  相似文献   

20.
坍檀 《财会学习》2009,(10):24-26
十年磨一剑,备受期待的中国创业板市场终于将要瓜熟蒂落。9月4日,ACCA北京代表处组织了资深会员沙龙畅谈创业板上市的相关话题。《财会学习》记者采访了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中国/香港区上市服务主管合伙人何兆烽、景华天创(北京)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丘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