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吴旭 《审计月刊》2010,(6):42-43
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影响,施工项目经营中的风险因素越来越多,如何开展施工项目风险导向审计,成为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从施工项目风险导向审计的目的、实施模式、应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展开理论和实务研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基于企业项目周期理论的预算审计质量管理体系,将审计项目分为4个阶段:审计项目启动阶段、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结束阶段,阐述每一阶段的主要审计工作,介绍其审计质量管理的关键点,探寻预算审计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力图建立一套预算审计质量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闻欣然  黄歌 《价值工程》2019,38(19):36-38
风险控制及其合理分担对于PPP项目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通过文献梳理和经典案例总结,从全生命周期理论出发选取PPP项目风险评价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引入模糊层次分析法,并利用熵值修正主观权重,最终确定各风险因素对PPP项目的影响。以杭州湾跨海大桥PPP项目为例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计算结果表明融资阶段与建设阶段的风险对项目实施有显著影响。为我国PPP项目风险控制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具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锋 《西部财会》2016,(4):66-68
审计质量控制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如何在审计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做好事前、事中、事后质量控制,事关审计项目的质量和审计绩效。从审计实务的角度,尝试对审计项目进场实施前、审计项目实施中、审计报告和项目管理后续阶段等各个环节审计质量控制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企业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防范的紧密联系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内部控制对审计项目风险防范的影响及优化策略。首先阐述了内部控制的要素和类型,强调了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企业管理和审计工作的重要性。然后针对审计风险的分类和识别进行了系统的剖析,提出了一套实用的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内部控制对审计项目风险防范的具体影响。最后,基于内部控制的角度,构建了一套审计项目风险防范策略,旨在通过强化控制环境、提升风险评估水平、实施有效控制活动等手段,实现审计项目风险的有效防范。  相似文献   

6.
审计管理项目化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审计管理项目化的原理与方法   审计管理项目化的基本思路是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技术管理审计事务.审计项目管理分为审计项目确定和审计项目实施两大阶段,每个大的阶段又要划分为若干个小阶段.审计管理项目化的基本思路是把从审计项目确定、审计项目实施、审计报告、审计整改、审计项目后评价等过程都分别看作一个相对独立的子项目进行管理,并根据各个子项目的特点,设定不同的目标、要求、条件和标准.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技术进行管理、控制和协调.用设定的目标、要求、条件和标准进行考评.……  相似文献   

7.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定义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指审计机构或造价咨询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按照规定程序,对建设项目从立项至项目竣工验收全过程实施的审计监督与造价咨询服务,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与竣工结算阶段。  相似文献   

8.
企业审计项目重点.是指在实施企业审计中,对实现审计目标有重要影响的审计事项。企业审计项目重点的确定主要体现在编制《审计项目实施方案》前的调查和审计实施阶段的审计查证,以及审计终结阶段处理《审计报告》等过程中。正确确定企业审计项目重点,既是对“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精神的遵循,  相似文献   

9.
一、经济效益审计的基本程序经济效益审计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段和后续阶段,每个阶段都应遵循一定的程序,灵活运用恰当的技术和方法。1.准备阶段:审计项目确定后,就要按照审计项目的具体要求,适当配备财会人员、经济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或有相应技术特长的审计人员,以便发现企  相似文献   

10.
CPA审计项目成本控制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CPA审计项目成本的高低影响着审计效率与审计质量,以及审计收益的实现程度。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审计成本控制观念的束缚,CPA审计项目的成本控制仍主要停留于直接成本控制层面,控制效果不理想。为进一步提升审计质量、规避审计项目风险,有必要重新审视审计项目成本的范围,重视审计项目的风险成本和社会成本,科学界定审计项目成本控制的真实内涵,实现审计成本的全面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工程造价预结算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必要程序及重要手段。为达到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实现项目目标的管理,在对其审核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采用全面审核法、重点审核法、对比审核法对施工图工程量、定额和单价套用、费用计取进行审核。而要保证审核质量,一是审核人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业务素质,二是要加强造价行业建设,三是要对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的管理与控制。  相似文献   

12.
白久星 《价值工程》2011,30(6):145-145
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项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策略,工程审价制度作为有效的审核手段在工程造价控制中应用广泛。本文通过对上海世博会项目的案例进行分析,详细阐述如何提高工程审价的质量,确保做好审价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3.
控制政府审计项目成本应在保证审计质量等原则的指导下,在立项时制订成本计划,审计前编制成本预算,审计时实时监控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异,审计结束后及时进行成本结算和评价,并建立有效的经费监督检查机制.  相似文献   

14.
黄迎 《价值工程》2012,31(19):101-102
目前,跟踪审计已经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它对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规避审计风险,更好地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对项目跟踪审计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5.
基于价值工程的建设项目设计阶段造价审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斌 《价值工程》2014,(29):111-112
在基建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中,勘察设计阶段是项目从理念到实体转化的重要环节,对基建工程项目造价的影响巨大,跟踪审计人员将审计范围延伸到这一阶段对控制项目的造价,发挥审计的增值服务,完善功能、提高经济效益有着积极的意义。价值工程理论统筹考虑了项目的功能目标和费用目标,将项目的功能适用性和经济合理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本文从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的视角,对勘察设计阶段全面合理统筹考虑功能目标与费用目标,有效提高了项目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楼晓雯 《价值工程》2012,31(22):64-65
目前,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跟踪审计得到了市场的普遍认可。全过程跟踪审计实现了审计工作由静态向动态的转变,做好跟踪审计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工作可以有效控制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17.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玲 《价值工程》2011,30(32):74-74
建筑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主要包括工程量的审核、套用单价的审核和计取费用的审核,常见的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方法有:全面审核法、重点审核法、对比审核法、分组计算审核法和筛选法,但是无论采用哪种审核方法,都必须做到:严格按照合同进行审核;重视工程变更的审核;积极运用计算机系统辅助建筑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和努力提高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18.
在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为了审查工程造价的真实性、建设资金招投标的合法性,对建设效益作出评价,使得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审计部门就要对工程造价做出审计。本文就针对工程审计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9.
内部审计活动评价具有改进机构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体系的功能。调查发现,浙江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未能实现。本文认为,应积极在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过程中,推进公司治理结构审计、风险管理审计、战略决策审计、人力资源审计等,以填补我国企业审计研究与实践的空白。  相似文献   

20.
审计风险控制是会计师事务所管理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审计理论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认为,由于审计风险贯穿于整个审计工作过程中,须从审计计划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审计报告阶段等过程入手,评定审计风险,收集恰当的审计证据,开展具体的审计方法,进而达到规避与防范审计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