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寿光市大力发展高产、高效、创汇农业,积极实施农业三化(即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战略,不断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靠农业致富。寿光市人口108万,耕地面积138万亩。2010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70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56.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495元,比上年增长1200多元。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在发展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供销社作为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有条件发挥职能作用,承担这一历史重任。近年来我们在服务农业产业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供销社自身也从中受益。一寿光市是著名的"中国蔬菜之乡",也是国家重要的粮食、棉花、果品、水产、畜牧生产基地。近几年,寿光市供销社根据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不断地在为农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采取了一系列的服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发展的“及时雨”山东省寿光市文家乡农村合作基金会坚持为农业、为农民、为农村经济服务的办会宗旨,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做到"三个当好",被广大干部群众称为经济发展的"及时雨"。一是当好党委、政府的经济后盾。这个乡基金会从创办之初就摆正位置,始终围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们寿光市始终把“三农”问题放在县域经济的大格局中,正确处理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关系,跳出“三农”抓“三农”,突破就城市抓城市、就农村抓农村的传统做法,以推进城乡融合、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为切入点,抓城带乡,以工促农,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寿光市是著名的“蔬菜之乡”,也是全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较早,成效较显著的地区之一。2006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5.2亿元,已连续9年跻身全国农村经济实力百强县,目前列第39位,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936元。  相似文献   

6.
<正>新型农村社区与经济园区共建(以下简称"两区共建")即在建设农村新社区的同时,也规划配套经济园区,统筹安排社区化条件下的农民生产和生活。它不仅有利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也有利于农业现代化顺利实施,是以农村特色经济园区建设为载体,推进农村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同步转变、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农民居民化"三位一体的有效尝试。  相似文献   

7.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根本问题。供销社是农民群众联合起来的合作经济组织,它以农村为生存发展的坚实基础,是农村稳定和繁荣的一支重要力量。40多年来,供销合作社经历了几次"民办"改"官办"的折腾,教训是深刻的。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忽视、削弱供销合作社,农业、农村、农民就受到损害;什么时候重视、加强供销合作社、农业、农村就发展,农民就得益,这是一个规律。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真正办成农民群众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  相似文献   

8.
2002年辽宁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导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积极开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确保了辽宁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农民收入继续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9.
农村数字经济作为数字乡村战略核心内容,深刻影响新时期乡村全面振兴发展。把握农村数字经济的内涵,顺应这一历史机遇,促进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和农民发展。农村推进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利益主体对"数字生产力"认识不清、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数字化素养偏低等突出问题,致使农村农业低效率数字化转型。因此,从"优化环境、夯实基础、推进转型、拓展新业态"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推进"十四五"期间农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建设现代农业,需要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文章。山东省寿光市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探索创新土地流转模式,有效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在实践中,主要出现了五种土地流转模式:  相似文献   

11.
邢台市供销合作社以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突破口,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帮助农民翻番致富奔小康,实现"民富社兴、农社共荣"。一、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历史赋予供销社的光荣任务供销社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基础在农村、农业和农民。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哪一个时期供销社同农民的关系处理得好,哪一个时期供销社就振兴、就发展;否则,就衰败,就难以发展。那么,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供销社更应围绕农业产业化,搞好为"三农"服务,企业才能得以振兴和发展。一是推动农业产业化是形势发展的需要。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飞速发展。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由计划  相似文献   

12.
寿光市供销社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社宗旨,靠优质服务开村市场,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使供销社在农村市场的占有份步提高。服务农业生产,方便农民生活一是深入扎实地开展"一人联百户"、"四供一服务"活动。"一人联百一户"就是各基层社对所服务的区域划片分组,由主任包片,门市部包村,职工联户,根据各村户数多少,大体由每个职工负责100个左右的农户,要求联户职工与所联农户保持经常联系,定期到农户家中了解他们在不同季节对各类物资的需求情况,及时将其所需物资直送到家。"四供"就是把农民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大件生活资料、建筑材料及婚丧嫁娶用品直供到户。"一服务"就是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服务。全系统建立了39处"庄稼医院",配备了庄稼医生,采取坐诊、出诊、巡诊等形式,为农作物诊断治病,既"开方"又"配药",免费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解答技术难题,成为深受农民欢迎的科技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13.
《农村工作通讯》2016,(3):24-2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中国6亿多农民创造了连续丰收的奇迹,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以"全国十佳农民"为代表的广大新型职业农民的智慧与汗水,他们是科教兴农的示范者、农村改革的先行者、美丽乡村的建设者和强村富民的带头人,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践行者。农业部继成功遴  相似文献   

14.
许璇先生是我国农业经济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值纪念其逝世80周年之际,本文从"以振兴祖国为己任,投身农业教育事业"、"四次出掌农专农大,创建农业经济学科"、"注重农业实践,为农民谋利益"、"重视中国的粮食问题,奋笔疾书留力作于世"等6个方面系统回顾了许璇作为"融学术教育与农村事业于一炉"教育方针的倡导者,在投身高等农业教育、创建农业经济学科、为农村农民谋利益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以期对当前高等农业实践教育有所启发和裨益。  相似文献   

15.
赵耀 《农业经济》2007,(11):61-62
随着市场农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为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民组织化、农村工业化"的要求,努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实现黑山县在"辽西县域经济群中率先崛起"的目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黑山县近年来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真正基石,信用问题是造成农民贷款难和信用社难贷款,以及制约双方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自2000年山东省寿光市农村信用联社实施以评定信用明星镇、村、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信用工程以来,有效地打破了这一“瓶颈”,在广大农村中形成强大的信用冲击波。为农民和党政之间架起了“连心桥”,有效地改善了干群关系;为农民发家致富提供了启动资金,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信用社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排队归还信用社贷款本息成为城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农村信…  相似文献   

17.
农业产业化是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专业合作社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和"助推器",供销合作社是农民群众的合作经济组织,担负着促进农业产业化、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任务。目前在农村经济中存在着许多不适合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矛盾和因素,要解决这些矛盾和不利因素,必须以供销社为依托,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其"载体"和"助推器"作用,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振兴。一、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1.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与国内外大市  相似文献   

18.
一、供销社实现两个转变要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上发挥龙头作用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供销社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与农业、农村和农民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央5号文件提出,供销社要大力发展以加工、销售企业为龙头的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经营","发展专业合作社,积极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综合性、系列化的经济技术服务,引导农民有组织地进入市场。"1996年1月江泽民在致全国供销合作社代表会的信中又明确指出:"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推动农业产业化,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也是广大农民的强烈要求。希望供销社自觉履行这一历史重任,使供销社真正成为农村综合  相似文献   

19.
建好农业农村四类人才队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造成农村人才大量流失。我国农业、农村人才的规模、结构、素质等与当前"三农"发展的需要相比,仍存在差距,制约了我国"三农"事业的发展。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关键举措,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是对"三农"工作队伍的要求。只有对农业发展有清楚的认识,才能更  相似文献   

2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加速农业发展,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进程,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不仅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也是广大农民的强烈愿望。供销社作为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应发挥整体联合优势,围绕"三农"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为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速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我国农村经济需要尽快实现两个转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必须强调市场意识,以市场为导向加速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大胆探索市场经济形势下农村经济增长新方式,引进和应用科学的生产、经营方法,实现农村经济的两个转变,这正是农村经济新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上的弱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