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7月19日发表的《中国军力报告》,引起世界某些角落不断发出“中国军事威胁论”,内容“危言耸听”。报告既然从美国国防部出来,客观上的消极作用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2.
《财经界》2005,(7)
敬告读者: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 周年,同时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8周年,本刊将于8月 1日隆重推出《中国军费宝典》,题目:世界应客观地看待中国军费增长。以此回应美“中国军力报告”和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无端挑起的“中国威胁论”。  相似文献   

3.
后冷战时期,谁在领跑世界军费战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经界》2005,(8)
军费是国家用于国防建设和战争的专项经费, 是军事战略在经济上的体现,是政治、军事、经济和外交的凝聚点,是国防政策的数字化。近年来,中国军费以较快幅度增长,引起境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众说纷纭,有的媒体夸大其词,认为中国军费增长会给地区稳定与和平带来不利影响,有的甚至别有用心地提出“中国威胁论”。特别是美国国防部7月19日公布的关于中国军力情况最新年度报告,声称中国实际军费开支估计是中国自己公布数额的两到三倍,2005年,中国军费可能高达 900亿美元,在世界上仅排在美俄之后。应该说,这份报告是有意夸大中国军费开支,是严重违背事实的。那么,实际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到底是谁在领跑世界军费战车?只要弄清军费比较的口径,对  相似文献   

4.
军费是国家用于国防建设和战争的专项经费,是军事战略在经济上的体现,是政治、军事、经济和外交的凝聚点,是国防政策的数字化.近年来,中国军费以较快幅度增长,引起境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众说纷纭,有的媒体夸大其词,认为中国军费增长会给地区稳定与和平带来不利影响,有的甚至别有用心地提出"中国威胁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军费以较快幅度增长,引起境外媒体的广泛关注.特别是美国国防部7月19日公布的关于中国军力情况最新年度报告。声称中国实际军费开支估计是中国自已公布数额的两到三倍。2005年.中国军费可能高达900亿美元,在世界上仅排在美俄之后。应该说。这份报告是有意夸大中国军费开支。是严重违背事实的,那么.实际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到底是谁在领跑世界军费战车?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军费以较快幅度增长,引起境外媒体的广泛关注,特别是美国国防部 7月19日公布的关于中国军力情况最新年度报告,声称中国实际军费开支估计是中国自己公布数额的两到三倍,2005年,中国军费可能高达900亿美元,在世界上仅排在美俄之后。应该说,这份报告是有意夸大中国军费开支,是严重违背事实的。那么,实际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到底是谁在领跑世界军费战车?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随着美国对亚洲地区贸易与投资的不断增加,美国经济重心移向亚洲的说法此起彼伏。事实果真如此吗? 一、欧洲经济的不景气与亚洲经济的高速增长,使美国比过去更加重视亚洲。 联合国《1993年世界经济概览报告》在分析1992年至1993年初的发展情况时说,世界产出一年来几乎没有什么增长,“欧共体经济1991—1992年期间的平均增长率仅为1%,此后它的经济有一年实际上趋于停滞。”并认为那种“认为增长速度减慢的幅度不会很大而且会是短暂的看法是错误的”。东欧和前苏联地区国家的情况更是不妙,“这些国家的产出在  相似文献   

8.
《大经贸》2005,(12):72
对于中国在拉美地区日益增加的影响力,美国媒体编造所谓的“后院威胁论”。美国《华盛顿时报》20日报道称,美国官员们认为,中国在向与美国能够抗衡的超级大国地位迈进的同时逐步与拉美国家建立了广泛的军事联系,拉美地区已经成为了不断壮大中的中国军工业的重要市场。  相似文献   

9.
《财经界》2005,(8)
一、中国军费增长较快,但仍然是低水平的,防御性的近年来,中国军费有较大幅度增长,2000-2005 年的军费分别为1207.54、1442.04、1707.78、 1907.87、2117.01、2446.5亿元人民币。中国军费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递增,受到了境外媒体的高度关注,有的媒体称从中国军费增长中得出许多“令人惊奇的发现”;有的甚至夸大其词,认为中国军费增长会给地区稳定与和平带来不利影响。其实,这些看法有失偏颇,是没有根据的,缺乏说服力的。中国军费到底有多少?应该怎样看待中国军费增长,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众所周知,国防和军队建设与任何一个系统的建设和发展一样,  相似文献   

10.
《财经界(学术)》2005,(8):33-36
一、中国军费增长较快,但仍然是低水平的,防御性的。近年来,中国军费有较大幅度增长,2000-2005年的军费分别为1207.54、1442.04、1707.78、1907.87、2117.01、2446.5亿元人民币。中国军费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递增,受到了境外媒体的高度关注。有的媒体称从中国军费增长中得出许多“令人惊奇的发现”,有的甚至夸大其词,认为中国军费增长会给地区稳定与和平带来不利影响。其实,这些看法有失偏颇,是没有根据的,缺乏说服力的。  相似文献   

11.
2000年底开始,欧美先进国家的经济开始放缓,加上日本经济积重难返,世界经济原本就处于低潮。加上9月11日纽约世贸中心被袭,以及之后美国阿富汗战争,中东局势动荡,更使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感到阴霾不安。因此绝大多数国家去年的进出口贸易额都比2000年衰退甚多。但中国大陆不仅在2002年仍维持快速出口与进口增长,且其出口在2001年12月就重新恢复两位数增长,显示中国大陆已经在愈来愈多产品上替代了相关国家的出口地位。这种情形,也就导致了由于“中国制造”的扩张所形成的“中国威胁论”。本文从国际化视角考察中国产业竞争力的实际状况。笔者首…  相似文献   

12.
针对日益风行的“中国威胁论”,从经济增长模型出发,探究中国能否赶超美国,并提出相关预测等。  相似文献   

13.
马欢 《大经贸》2009,(11):36-38
"同美国和日本一样,中国已经是所有亚洲国家的主要经济伙伴。亚洲势力均衡已改变,全体经济格局也已改变。在地区安全问题上,新加坡与美国拥有共同的利益,同时和中国也是长期以来保持友好关系。我认为,就像新加坡这样,同时和中美两国分别保持友好关系的亚洲国家,  相似文献   

14.
<正> 亚洲开发银行日前公布的2004年上半年“亚洲经济监测报告”显示,自2003年下半年开始东亚地区经济持续保持同步增长,出口和国内需求不断增加。亚行预测,今年东亚地区经济增长率将近7.3%,增长势头依然强劲。亚行所指的东亚地区包括中国、韩国和东盟10国。据上述报告统计,尽管世界石油价格上涨,东亚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在2004年第一季度仍然实现了8%的增长,高于2003年第四季度7.6%的增长幅度。亚行认为,工业国家特别是美国和日本的经济状况好转,区域间贸易  相似文献   

15.
一、中国军费增长较快,但仍然是低水平的,防御性的 近年来,中国军费有较大幅度增长,2000~2005年的军费分别为1207.54、1442.04、1707.78、1907.87、2117.01、2446.5亿元人民币.中国军费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递增,受到了境外媒体的高度关注,有的媒体称从中国军费增长中得出许多"令人惊奇的发现";有的甚至夸大其词,认为中国军费增长会给地区稳定与和平带来不利影响.其实,这些看法有失偏颇,是没有根据的,缺乏说服力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际上泛滥的“中国威胁论”正在发生一些重要变化,即“中国威胁论”的内容增多了:除“军事威胁”、“政治威胁”、经济威胁”外又多了“资源威胁”、“市场威胁”、“环境威胁”等。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在积极推进政府采购的过程中如何全面、有效地实施绿色采购,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挥重要作用,努力树立“环境安全观”。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西方世界一直有股“中国威胁论”的论调,表现在经济上就是认为“中国因素”是世界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之一。通过分析美国近几年的通货膨胀率、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中国对美国的商品出口额占美国进口额的比例等因素,得出了中美经济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但是中国对美国的商品出口对美国的通货膨胀的影响微乎其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正> 过去的几十年中,新加坡、香港、台湾、韩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竞争活力最强的国家和地区之一,被誉为“亚洲四小”,其经济增长速度被称为“亚洲奇迹”。在1995年世界竞争力报告(The World Competireness Report,1995)中,新加坡和香港甚至被列入了世界最具竞争力的十强行列。“亚洲四小”的经济增长令世人瞩目,也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和极大兴趣。近十几年来,东西方学者,包括我国学者对“亚  相似文献   

19.
“印太经济框架”(IPEF)于2022年5月23日启动,是美国“印太战略”在经济领域的重要一环。而随着军事和安全、政治和外交的陆续展开,美国及其盟友在亚太建立包围中国的、类似欧盟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亚洲同盟(亚盟)”和类似北约的军事安全组织“西太平洋公约组织(西约)”的倾向越发明显。中国的应对至关重要,应阻止二者成立,把快速实现IPEF同等开放和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20.
在二战以后的大部分时间里,亚洲国家一直处在 “发达国家一什喷嚏,亚洲即患感冒”的状态。发 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强劲的进口需求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崛起,并成为几十年来亚洲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然而到了九十年代,情况却发生了很大变化。亚洲国家经济增长迅速,这一点虽不必大惊小怪,但与以往不同或发生了变化的是亚洲地区的经济增长原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