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营经济是推动宁波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到2004年底,全市共有私营企业6.85万家,投资14.08万人,雇工108.6万人,注册资本662.12亿元,其中注册资本超亿元的有28家。个体工商户23.33万户,从业人员41.05万人,注册资本72.16亿元。目前宁波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82.1%,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2.7%。  相似文献   

2.
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民营企业的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民营企业撑起了浙江经济的大半江山,在生产总值(GDP)中超过国有经济成分。2003年浙江民营企业30.1万户,在总量上次于江苏、广东,居第三位。当年浙江生产总值9200亿元中,民营经济达70.1%,其中个私经济实现工业总产值8270亿元,销售总额6899亿元,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3134亿元。到2004年底,全省共有个体工商户168.39万户,从业人员312.81万人,资金数额498.3亿元,与上年底相比分别增长6.22%、4.85%、16.06%;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情省力》2006,(6):30-31
今年以来,安徽个体工业总量不断增加,生产经营形势良好。个体工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可喜态势。根据三季度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资料,今年1—3季度个体工业营业收入326.18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32.4%。三季度末个体开工单位数达到164254家,比一季度增长7.8%;从业人员为67,43万人。比一季度增长19.4%,占全省规模以下工业从业人员的44.0%。  相似文献   

4.
建筑业是浙江经济的支柱产业。2004年全省完成建筑业产值3967亿元,利税总额221亿元,建筑业增加值730亿元,占GDP的6.5%左右,建筑业从业人员近300万人,产值、利润、规模位居全国领先水平。然而,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行,结合浙江大多为民营建筑企业的特点,全面分析浙江建筑业面临的新形势,寻找有针对性的对策,对浙江建筑业未来发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最新公布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中国2004年GDP总量为159878亿元,比原先的统计高出16.8%。在23000亿的“新增”部分中,主要为第三产业,其中又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与2001年基本单位普查同口径数据相比,全国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企业、国有联营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共19.2万个,下降48.2%;集体企业、集体联营企业、股份合作企业45.6万个,下降46.9%。全国共有198.2万个私营企业,增长49.7%。按照登记注册类型分组,全国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企业数量5.5%,集体企业占10.5%,民私营企业占61.O%。民营经济已占GDP总量66%;税收贡献率71%;全社会就业人口中,民营企业占近90%。  相似文献   

6.
9月3日,“2011中国企业500强”名单出炉。2002年,第一张中国企业500强榜单诞生。十年过去,500强曾经20亿元的门槛现在已经超过140亿元。500强总的营业收入为36.32万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共有316家,营业收入30.08万亿元,占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82.82%;民营企业184家,营业收入6.24万亿元,占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17.18%。而前10名企业营业收入总和为8.53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23.48%。  相似文献   

7.
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重庆市的非公有制经济近年来发展较快。2006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60万个。增长速度超过15%;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增长1851亿元.比上年增长18.2%。高出全市生产总值增加率6个百分点,其中增加值占全市GDP53.1%,比上年提高近1.3个百分点。到2006年11月,非公有制经济完成投资1152.84亿元,增长22%,占投资总量的59.3%;出口达到19.4亿美元,占全市出口的57.9%。2006年,非公有制经济纳税超过230亿元,增长40%以上,成为全市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从业人员新增40万人。达到605万人,占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成为新增就业的主渠道。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仅2006年大旱累计捐赠就达3600多万元。实践证明,重庆非公有制经济继续以高于全市经济增长速度的水平发展,已成为重庆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对全市的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都作出了显著贡献。  相似文献   

8.
杨彬 《河南经济》2001,(8):63-64
河南省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积极发展多种经济成份的政策,民营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中小型企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也是很大的。目前河南省中小型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已经占全省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一半以上。2000年末,河南省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中,中小型企业的发展达到了9181家,占全省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的96.8%(以下口径同);拥有资产达到2516.65亿元,占48.1%;从业人员达到219.61万人.占63.6%;实现的工业产品销售收入达1965.33亿元,占59.6%;实现的利税总额为176.60亿元,占51.4%;完成利润额达到83.02亿元,占59.3%。  相似文献   

9.
“十五”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始终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繁荣城乡经济、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增强地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机制灵活、市场对接灵敏的优势,抢抓机遇,大胆突破,超前构筑,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总量扩大,领域拓宽,结构优化,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形成了一批骨干企业和优势特色产业,有力促进了全市整体经济的跨越式发展。2005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37.5亿元,占全市GDP的43.2%;实现财政收入29.7亿元,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32%;非公有制法人企业发展到2720户,资产总额388亿元;从业人员34.5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总数的66%。非公有制经济进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对外开放的战略平台。  相似文献   

10.
大中小企业结合与布局,实质上是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以及生产力的配置问题。根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主要数据的公报,1995年全国大中型企业有23007个,占全国工业企业单位数的0.3%;从业人员3891.3万人,占全部工业从业人员的26.4%;资产总计52205.3亿元,占59.1%;产品销售收入30847.1亿元,占39.9%;实现利润1291.3亿元,占乡及乡以上工业的79%。这种情况与日本  相似文献   

11.
《民营视界》2004,(3):21-21
河北省民营经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强力推动下,得到快速发展。据统计,2003年全省民营经济单位个数达到193万个,从业人员达969万人。其中民营企业16.4万家,从业人员397.1万人,约占全省民营经济从业人员的41%。全省民营经济实现营业收入12450亿元,同比增长15%;实缴税金同比增长14%,占全省财政收入的比重达35%;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5%,占全省GDP的比重达40%以上。  相似文献   

12.
刘华 《广西经济》2006,(6):18-19
一、广西民营经济产业发展现状 (一)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规模进一步扩大 截至2005年底,广西有个体工商户101万户、从业人员163.5万人、注册资金131.7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2%、7%、14.9%;私营企业5.19万户、从业人员83.5万人、注册资金690.7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1%、25.9%、33.7%。全区个体工商户实现总产值115.48亿元、销售总额或营业收入525.7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77.7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2%、6.4%;私营企业实现总产值189亿元、销售总额或营业收入287.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2.4%、37.9%、31%。目前,全区私营企业中,注册资本100~500万元的2851户,注册资本500—1000万元的928户,注册资本1000万~1亿元的554户,注册资本亿元以上的14户。另外,私营企业集团已达31户,同比增加3户。全区民营经济在数量继续增长的同时,规模不断增强,整体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一、我省连锁经营发展的现状及特点1、总量规模发展迅速。市场份额不断上升。近几年来,我省连锁商业和餐饮业经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到2007年底,全省有限额以上连锁商业和餐饮业企业56家。拥有门店个数6837个。吸纳就业人员6.82万人,当年实现销售总额(营业收入)637.5亿元,与2002年相比。分别增长64.7%、17.7倍、4.8倍和16倍。目前我省连锁经营企业已覆盖全国7个省、市(区)。其中。限额以上连锁商业企业49家,拥有门店个数6728个,  相似文献   

14.
陈添友 《开放潮》2005,(8):49-50
厦门市思明区梧村街道辖区面积仅6.2平方公里,2001—2004年街道四年累计招商引资l7.6亿元。2005年1—6月招商引资已经突破10亿元。至目前为止,全街道在册个体工商户1500多户,私营企业2900多家,外资企业81家,外来人口4.2万人,占该街道总人口的38%。规模以上企业500多家,工业产值上亿元3家,商业企业营业额上亿元11家,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4家,年上缴税收超百万的企业达56家,占财政总收入的60%。同时,形成一批规模品牌企业和高新技术队伍,为街道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梧村街道2004年完成GDP9亿元,比上年增长37%,高出全区平均增幅16.7个百分点;财政收入3.3亿元,比上年增长81%,四年净增2.65亿元。呈现出四年翻两番的可喜局面。财政滚存结余高达1497万元,占全区的42%,比上年占25%提高了17个百分点,居全区十个街道之首。今年上半年,街道实现财政收入2.2亿元,比增37.5%;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3亿元,比增38.5%。事实说明,镇、街经济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一、我省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及平均工资均有大幅度上涨 2004年。全省城镇单位累计发放的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为435.2亿元。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421.5亿元.同上年相比增幅较大,分别增长16.8%和16.7%。分企业、事业和机关来看。企业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33亿元,事业单位为133.9亿元,机关为54.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6%、17.1%和16.4%。  相似文献   

16.
毕博 《首都经济》2006,(10):23-24
金融业在北京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2004年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北京金融资产总量已经达到14.1万亿元,占北京市资产总额21.6万亿元的65.28%。金融业是北京第三产业的主要利润增长点,2005年末,北京金融业实现利润达636.6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第三产业实现利润的23.61%。近期,《北京市“十一五”时期金融业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批准并正式发布实施。日前,本刊专访了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金处处长谢建华。  相似文献   

17.
《重庆经济》2004,(8):20-21
第一,两市民营经济发展迅猛,成为经济的支撑。改革开放20多年来,宁波、苏州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企业户数快速发展到2003年的30万家和24.8万家,已成为两市经济的主导。2003年,宁波市民营实体已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1.5%;民营经济创造GDPl469亿元,占全市GDP的83%;民间投资完成425.9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0.8%。苏州民营经济从业人员136万人,注册资本近千亿元,私营个体经济上缴税金占全市财政收入的25.7%。  相似文献   

18.
数字     
《中国经济信息》2006,(1):11-11
根据经济普查资料初步测算,我国2004年GDP现价总量为159878亿元,比2004年快报核算数增多2.3万亿元,增加16.8%。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苏无锡市乡镇工业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2003年,全市乡镇工业实现营业收入3100亿元、利税总额228亿元,乡镇工业占全市工业总量的四分之三。2004年1-10月,全市乡镇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3322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736.46亿元,完成利税总额22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68%、28.08%和28.17%。预计全年农民人均收入可增收11%以上,一个重要原因是得益于乡镇规模企业的支撑。  相似文献   

20.
张荣 《上海经济》2002,(1):8-10
截至1999年底,上海共有小企业37.8万户,占本市企业总数的92%,小企业营业收入为5800亿元,占全市比重的35%,从业人员559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75%。其中独立核算工业小企业1.9万户,占全市工业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