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出口.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当前最需重视的问题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而国内居民消费需求不足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条短腿,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2.
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看,消费占GDP的比重越高,其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就越强.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是我国提出的长期战略方针,是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分析海南建省以来各项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拉动率、边际效应及拉动弹性,指出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增长差距过大是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并对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以带动内需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居民消费需求现状的分析,阐明了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财政政策,提出了从完善财税政策、减小城乡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居民消费需求;采取分阶层消费调节措施以刺激消费等三方面促进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财政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商》2015,(35)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受到居民消费低迷的制约,提高居民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我国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弹性作用很大,但是我国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远远低于我国投资和进出口的作用,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经济增长必然放缓。本文通过经济理论和经济实际研究分析,分析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中国经济中消费需求不足的因素,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消费不足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张美君 《商业时代》2012,(18):20-21
目前,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中存在三个令人担忧的问题:一是我国消费需求增长的失衡趋势日益严重,在经济增长与消费需求增长、投资增长与消费增长、政府消费需求增长与居民消费需求增长、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等方面均有失衡现象;二是由于我国政府在促进消费需求增长的一些基本问题上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我国消费需求增长表现出被增长的迹象;三是“生产者社会”与“消费者社会”中两种不同的消费需求增长方式在我国并存与分化.  相似文献   

6.
我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投资、消费和出口通常被认为是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三驾马车".但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重投资,重出口.轻消费,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而国内消费的贡献则很小.当前,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出口萎缩,经济增长放缓,如何将居民潜在的消费能力释放出来,以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本文对此进行探讨,并提出促进我国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现状,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制约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农民收入水平偏低。政府应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增加农民收入。要通过努力改善和优化农村消费环境、引导农村居民改变消费观念、建立规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等手段,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农村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居民消费需求现状的分析,阐明了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财政政策,提出了从完善财税政策、减小城乡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居民消费需求;采取分阶层消费调节措施以刺激消费等三方面促进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财政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居民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广华 《价格月刊》2002,(12):23-24
进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社会总供求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国民经济发展中曾长期存在的短缺状态已经宣告结束,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自1992年以来连续下降,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分析制约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有效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提高经济增长速度,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基于扩大内需的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外需萎缩的情况下,扩大内需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现实选择.居民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最主要动力,然而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状况并不理想.造成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变化的因素,既有收入与分配、收入来源的不稳定,又有流动性约束.因此,只有增加居民收入并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面临的不确定性、加快消费信贷步伐、减轻流动性约束的限制,才能促进居民消费,从而扩大我国国内需求.  相似文献   

11.
论经济发展方式与收入分配秩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释放居民消费潜能,是有效拉动内需、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成功转型的关键.本文在阐述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的理论关系,通过对消费能力的简单随机模型和收入增长的随机模型进行理论分析,以及运用回归模型对中国的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中国经济增长、消费需求与收入分配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并提出了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村居民是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最大消费群体,拉动内需特别是消费将成为当前和今后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本文以沧州市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为研究对象,立足沧州农村消费水平和消费现状,对沧州农村消费潜力和消费需求空间进行挖掘,同时对农村消费需求的障碍因素进行剖析,并提出了如何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作用,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居民消费,促进全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谢琦 《商业时代》2011,(28):24-25
本文根据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将劳动者收入划分为持久性收入与暂时性收入两种类型。劳动者收入结构对于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具有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劳动者持久性收入过低以及持久性收入的不稳定性、预防性特征抑制了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劳动者暂时性收入的不确定性特征降低了居民的消费需求。为此,本文在提高我国劳动者收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遭受到强劲的冲击.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央陆续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多项措施.但是,当前我国居民收入绝对水平低且增长放缓,就业形势严峻,居民的预防动机加强,导致居民消费仍显不足.为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就必须更新消费观念,切实增加居民收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全球经济环境错综复杂,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在出口增速趋缓、投资增长乏力的情况下,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成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现实途径。一、前景良好,新的消费热点增势强劲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6.
我国长期以来都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发展经济,消费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一直有限。加上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又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出口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经济的发展面临严峻考验。刺激国内消费市场、改善消费现状既是现阶段具体形势的需要,也是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表现入手,探析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7.
李慧 《江苏商论》2010,(5):12-13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我国经济进一步增长压力很大,增强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需求对于经济增长的意义空前凸现。文章在分析我国消费需求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当前消费市场呈现加速回暖态势,2023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发展实现了良好开端,但年初消费增长更多为补偿性反弹,全年消费提振仍面临居民消费意愿下降、重点群体消费乏力、重要商品消费复苏缓慢等三大制约。充分激发居民消费活力需进一步加大稳消费促消费政策力度,着力提升居民消费信心、增强居民消费能力、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推动消费成为经济增长主拉动力,助力我国经济企稳回升。  相似文献   

19.
《商》2015,(51):146-147
长期以来,居民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对于促进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对较低。为了我国经济能够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刺激我国国内居民消费,加强其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当务之急,为此本文结合我国各类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特点和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促进我国消费需求有效增长的税收政策的整体思路和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0.
周梅 《中国市场》2013,(25):5-8
当前,在利率连续下调及收入增长趋缓的情况下,我国居民的储蓄额仍高速增长的态势,造成了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疲软。消费函数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主要表现为四个假说,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弗里德曼的持续收入假说和莫迪里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本文将通过统计建模来检验哪一种消费函数模型更适用于我国当前现状,并因此分析我国当前收入分配差距对于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解释消费不足的原因。通过使用E.G协整检验进行长期均衡分析,继而建立ECM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两者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以及单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