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南与苏北产业联动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差距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江苏南北同样也存在着经济发展差距,有差距才有产业的互补与合作,才会为苏南与苏北之间实现产业联动发展提供可能.文章在阐述苏南与苏北产业联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苏南与苏北产业联动的正反面因素,进而提出促进苏南与苏北产业联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苏北与苏南产业联动发展的政策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差距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规律性现象.有差距才有区域间的互补与合作,而正是这种互补与合作为苏南与苏北之间实现产业联动发展提供了可能.本文在分析借鉴国外区域产业联动政策启示的基础上,结合苏北与苏南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促进苏北与苏南产业联动发展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冯秀清 《江苏商论》2008,(4):136-138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既是中国的国情,也是江苏突出的"省情"。为了缩小苏南苏北经济的巨大差距,近期江苏采取了苏南苏北挂钩共建"区中园"的方式。与传统的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方式相比,这一方式有哪些特色?这一方式还有哪些需要完善之处?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分析无疑对解决我国区域经济共同发展问题具有较强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既是中国的国情,也是江苏突出的"省情"。为了缩小苏南、苏北经济的巨大差距,近期江苏采取了苏南、苏北挂钩共建"区中园"的方式。与传统的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方式相比,这一方式有哪些特色?这一方式还有哪些需要完善之处?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分析无疑对解决我国区域经济共同发展问题具有较强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商》2016,(10)
江苏省虽经济较发达但省内区域间经济发展很不均衡。本文以江苏为例,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实证研究了人力资本流动对苏南、苏中和苏北区域经济发展总量的影响效应。实证研究证明人力资本流动对苏南和苏中的经济增长的影响呈下降趋势,对苏北经济增长的影响呈上升趋势,人力资本跨区域流动对缩小江苏省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间的经济增长差距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上海、苏南以及南通产业结构变化趋势表明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共识,经济发达地区的缺乏竞争力的产业在生产成本攀升的压力下将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本文以产业梯度视角结合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分析了沪通铁路建设对上海苏南区域产业向南通转移的促进作用,并提出南通在过江大通道建设条件下应对产业转移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上海、苏南以及南通产业结构变化趋势表明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共识,经济发达地区的缺乏竞争力的产业在生产成本攀升的压力下将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本文以产业梯度视角结合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分析了沪通铁路建设对上海苏南区域产业向南通转移的促进作用,并提出南通在过江大通道建设条件下应对产业转移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胡一琅 《商》2013,(16):180-180
苏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江苏省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于此同时江苏省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日益脱出,本文依据1985—2010年江苏省经济数据,以计量统计分析为基础结合泰尔指数综合分析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相似文献   

9.
王婉芳 《商业时代》2012,(15):137-139
县域经济具有比较优势是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形态。苏南和浙北在县域经济发展中都充分利用当地的比较优势,"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走在了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前列。当我国进入国际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后危机时代",苏南和浙北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样面临着土地与能源紧缺、劳动力成本上升、小企业经营艰难等问题。探索如何利用区域经济优势与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比较优势,实现苏南和浙北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江苏历来是一个具有一定全国代表性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省份。在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五年中,江苏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目前苏北、苏中还有不少指标在全省总量中所占比重继续下降,特别是主要经济指标的绝对值与苏南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因此,江苏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实施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出发,借鉴国内外经济协调手段,根据具体情况,提出江苏运用政策宏观调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单兴  陈恩 《江苏商论》2003,(1):37-38
如何保持区域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形成区域创新能力是各地区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马歇尔产业区成因分析,探讨链状生产系统对发展苏南经济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世界各地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曾面临此问题.改革开放至今,江苏备受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困扰,特别是苏北地区由于基础设施薄弱、经济结构单一等诸多因素,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并且与苏南的发展差距日趋扩大.本文利用泰尔指数分析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力求找出制约苏北经济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物流与经济的关系因经济发达程度不同而改变,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物流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在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拉动物流发展;在经济发展程度居于其间时,物流发展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江苏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徐州市,应加大对物流产业的投入力度,逐步缩小与苏南的经济差距,最终实现苏北、苏中、苏南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和全面小康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属于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推进高度,而高等职业教育则为区域经济提供重要的发展动力。以高等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联动关系为切入点,深入剖析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面临的困境,并提出解决之策,旨在为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良性协同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经济国际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进入21世纪之后,苏南地区加快了区域经济国际化的发展步伐。然而,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受此影响,苏南地区的经济国际化进程面临着重大机遇和挑战。本文基于苏南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分析了苏南地区经济国际化的现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思路和可供选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张君 《商》2013,(24):297-29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但区域经济发展失衡问题也越来越凸显,造成区域经济失衡的原因是多样的,这不利于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探讨区域经济发展失衡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现状入手,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王金元  毛华萍 《商业时代》2012,(12):132-133
吴地社会经济发展自晋宋以来一直处于全国的前列。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吴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明显超越其他地方。至于内在原因,众多学者都做了深入探讨。本文认为苏南区域生态环境、人口迁移以及吴地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促进苏南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的重心是经济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现代产业体系和创新驱动。本文以国务院最新批复的苏南现代化示范区为依据,通过对苏南经济现代化的现状分析、创新驱动分析,提出在苏南五市推进区域协同创新,通过协同创新和协调发展推进苏南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最终促进苏南的经济现代化和全面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王晓红 《商业时代》2015,(1):137-138
"苏南模式"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范例,苏南地区也是推动长三角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战略核心区,也是我国首个以现代化建设为主题的规划区域。本文围绕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发展模式的空间需求,结合苏南地区城市化发展态势和空间经济特征,探讨苏南地区城市群建设的空间格局和城镇功能定位,提出空间转型和优化的发展策略与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苏南、苏中和苏北的经济发展差距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针对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现状,采用国内生产总值Theil熵对江苏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原因分析,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得出区域市场发育程度、产业结构转换的差异和区域发展策略是导致江苏省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江苏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