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作为推动市场经济的"元老",著名的经济学家吴敬琏曾被舆论称为"推动市场经济的大力士",并且因为他是"一个关心百姓疾苦的经济学家,一个睿智和良知兼备的学者",两度被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年度经济人物"。今年"两会",吴敬琏再度出现在记者面前,针对境内外百余名记者的关注和中国经济形势——  相似文献   

2.
《沪港经济》2008,(10):9-9
日前,境外一些媒体突然宣称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卷入”美国间谍案,并已被“带离调查”,而事实是,吴敬琏正在天津参加一个学术会议。8月29日,国务院发展中心网站正式声明辟谣,而吴敬琏本人对境外媒体的谣言感到莫名其妙。  相似文献   

3.
知道自己的话说出去后会招来谩骂,所以经济学家、政协委员吴敬琏在“春运火车票价不上浮不符合市场经济原理”的“宏论”之后,随即称“怕挨骂就不当政协委员”。果不其然.3月4日吴敬琏的话音刚落,就在传媒上炸开了锅。一些评论人士“义正辞严”地批评吴敬琏“违背民意”,有的声称建议吴敬琏该补一补“穷人的经济学”……  相似文献   

4.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一个记者发布会上被问及,是否支持某一个经济学家的观点,吴老没有说是,也没有说否,而是告诉提问的这位记者:“我建议你在采访之前,先上网百度一下。”原来,早在两年前,吴敬琏就曾就此问题写过一篇文章来具体阐释自己的观点,但是这位记者居然不知道。  相似文献   

5.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一个记者发布会上被问及,是否支持某一个经济学家的观点,吴老没有说是,也没有说否,而是告诉提问的这位记者:“我建议你在采访之前,先上网百度一下。”原来,早在两年前,吴敬琏就曾就此问题写过一篇文章来具体阐释自己的观点,但是这位记者居然不知道。  相似文献   

6.
鉴于当今社会经济秩序中,失信的危害与诚信的重要,以吴敬琏为首的许多经济学家大声呼吁:“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良好的信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保证,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必要条件,也是中国加入WTO后与国际经济合作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他的生命与他所处的时代休戚与共,骨肉相连。老一代经济学家经历了计划与市场烈火与实践反复的锤炼,他们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坚持研究经济学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繁荣经济学理论,与时俱进,兼容并蓄,不断创新,留给年轻一代的经济学家以良好的精神风范、传统。正如经济学家西蒙所要求的那样:“让世界不要比没有我们时更糟”。这是一种底线。吴敬琏说“经济学家就要回到你的经济学家的位置上来”。事实上,新老两代经济学家,实事求是地在回答中国的改革“要不要市场经济”、“要什么样的市场经济”的问题,经济学家个人的生命同中国的改革事业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他们为促进中国经济理论研究的繁荣和政策制定水平的提高,普及经济领域的基础知识,为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推动着中国经济社会向前发展。自本期起,本刊推出“经济人生”专栏,意在通过这一平台,推出100位经济学家、学者,从一个视角介绍其治学成就、思想、理论,以期让更多的经济学人了解他们为中国生产力发展进程所付出的贡献和智慧。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信息》2006,(7):30-30
3月15-16日,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在香港连续举行了两场学术演讲,就“十一五”规划及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变革等问题作了讨论。并回答了听众的提问。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信息》2004,(15):38-38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日前在“中国金融国际年会”上发表演讲时说,在2006年中国向外资银行完全开放人民币业务和2012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到来之前,我国必须抓紧建立适合于现代市场经济的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0.
新的市场经济框架“进入网络社会的市场经济应该是什么样?那就是由原来金字塔式的社会组织结构变成横向联络的网状组织结构。我国现在还是金字塔式的社会组织结构,这种结构已经很难适应变化着的经济和社会。”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日前在出席“中国改革论坛”研讨会上如此表述。吴敬琏指出,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社会组织结构与之相适应。在计划经济下,我国没有信用交换,现在有了。目前中国的问题是,经济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金融系统不能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美国学者托夫勒当年写《第三次浪潮》时说的市场经济是工业社会的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1.
经济要览     
吴敬琏认为中国经济无近忧有远虑经济学家吴敬琏近日提出,中国经济没有近忧,但从中长期看还有很大风险。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于上海举办的经济形势报告会上,吴敬琏认为,目前拉动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的主要因素仍然来自投资需求,而消费需求增长缓慢,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没有解决。他建议,为了保持经济的协调发展和高效率,应加快银行、国资和国企、社保体系等的改革,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吴敬琏:无“法”经济走不远“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初期总是比较乱,经济慢慢发展了,自然就会规范,这种想法可能过于天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相似文献   

12.
在日前召开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论坛会上.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中国承诺WTO的保护期即将期满.民营经济正站在新发展时期的门槛上.民营经济更面临四大挑战:  相似文献   

13.
《开放潮》2005,(1):6-7
“中国经济软着陆并没有实现,特别是经济过热一个深层的原因就是经济结构不好、资源配置效率很低,无效的经济增长以及发展中方针的问题并没有解决,经济增长方式存在很大的问题。”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日前在公开场合做出上述表示。  相似文献   

14.
20多年来的中国改革,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2005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著名经济学家高尚全提出了“深化改革”、“改革不容置疑”的论断;老一辈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刘国光提出了“市场化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反思改革不等于反对改革”的论断;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则提出了“在反思中坚持市场化改革”、“建设好的市场经济”的论断,这一论断将吴敬琏再一次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著名理论家皇甫平提出“改革不可动摇”的论断,引起了广泛的争论。社会学家孙立平说,旧的改革共识已基本破裂,需要重建新的改革动力与机…  相似文献   

15.
观点     
《沪港经济》2007,(1):8-9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中国宏观经济急需解决两个“失衡”;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可维持20年;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指出: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须迈4道坎;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认为:2007年不是中国经济本轮周期终点;著名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中国应该严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6.
3月7日下午,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就自己一年来关心的问题以及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部分问题接受了国内外上百家媒体的采访。随后,笔者就当前中国经济的热点问题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两位经济学家对中国未来的经济政策分歧颇多,但两位专家均认为,当前中国经济的主流是积极的,而正在召开的两会将大大推进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14年2月10日,初雪后的北京风和日丽,钓鱼台国宾馆5号厅内“大腕云集”,“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4年会”召开。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等齐聚一堂。  相似文献   

18.
2000年,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先是通过媒体提醒股市,炒作网络泡沫不利于网络经济的发展;接着又主动做客“经济半小时”,拨云见日般地揭开了中国股市的“基金黑幕”。在人们的心目中,吴敬琏先生的一举一动,都会在中国的经济界和股市引起一阵波动。 1月13日,刚刚获得“2000年度经济风云人物”称号的吴敬琏做客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演播室,与现场众多的博士研究生以及热心观众就中国经济现状做了沟通与交流。  相似文献   

19.
吴敬琏 《科学决策》2006,(8):19-19,20
不久前,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长安讲坛上发言时讲了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都是当前大家非常关心的热点问题,本刊根据录音整理,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20.
《开放潮》1996,(2)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最近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谈了他的看法。 “牵牛鼻子”与“抬牛腿” 吴敬琏说,“牛鼻子”理论是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教授提出的。他认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人、才、物、产、供、销都是由计划指令下达,政府管头管脚,是“抬牛腿”。孙冶方认为“牛鼻子”应当是利润,只抓利润这一项企业便会加强经济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量,进而把整个企业,经营带动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