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宁  张旭 《改革与战略》2011,27(3):25-28
经济危机作为市场经济的伴生物,它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独有的,而是市场经济社会必须共同面对的经济问题。在经济危机之后,当我们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价值时,我们不仅要承认马克思的经济危机成因论的理论价值,更要重视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过程中所给出的走出危机的理论路径。因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思想,研究当代经济的现实问题,形成化解经济危机的新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应是后危机时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朱解放 《改革与战略》2011,27(12):91-94
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危机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虽然没有出现全面性的农业危机,但农业危机已初见端倪。因此,当前学习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危机理论,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切危机都是源于根本矛盾的集中爆发,导火索只是必然中的偶然。在由次贷风波引爆的美国金融危机波及全球的背景之下,重新审视两大经济学范式下的三种危机理论,全面把握经济危机的本质和根源,深入解读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探索化解经济危机理论和政策,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上海集体经济》2009,(4):36-37
不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促使人们思考资本主义经济为什么会不断发生危机,进而想知道马克思是怎样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本质上是一种制度现象,是资本主义生产相对于劳动者有效需求的过剩。导致危机的最深刻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5.
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爆发的具体原因有:生产与消费的矛盾,盲目竞争,生产力发展与市场相对狭小的矛盾,主导消费品过剩,批发商业和货币信用的膨胀等。这些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存在,因此经济危机在我国也有发生的可能性,并不能因为我们消灭了资本主义就消灭了经济危机。只要存在市场经济,就有经济危机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揭示了市场经济宏观非均衡的根源: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就存在着危机的可能性,而机器大工业的确立,商品资本的独立化,信用制度的发展,社会资本再生产比例的严格性与比例实现的偶然性,资本主义对抗性的生产和分配方式,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尽管马克思的危机理论还不是完整系统的宏观调控理论,但它实际上阐明了宏观调控的必要性,隐含着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是总需求管理等重要思想,因而应该成为构建我国宏观调控理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王凤娟 《理论观察》2006,3(2):43-44
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史上,1929年的经济危机具有特殊的地位。它是迄今为止资本主义世界发生过的最全面、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次周期性经济危机。这次危机的历史特点,马克思、凯恩斯和弗里德曼对经济危机的理论解释,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根据传统马克思主义观点,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一种经济现象。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与困难,我国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爆发危机的可能性。本文分析了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的区别,论述了我国存在金融性经济危机而不是过剩性经济危机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是资本主义社会独有的现象,许多大师都对经济危机进行过深入研究,其中马克思、凯恩斯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位.马克思作为无产阶级的代表,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只要资本主义存在一天,经济危机就不会彻底消除.而凯恩斯作为资产阶级学者,认为经济危机存在的原因是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低,导致有效需求不足.本文将从经济危机的成因、实质以及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三个方面比较马克思和凯恩斯关于经济危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张玉刚 《特区经济》2010,(7):269-271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阐明了生产过剩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所特有的经济现象,是资本主义历史存在暂时性的确定证明,它将随着经济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目前正在发生的金融经济危机仍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雨风 《特区经济》2006,(12):310-312
马克思主义传统理论认为,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现象。事实上经济危机的爆发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同样具备了经济危机发生的基本条件和要素。所以,必须从规范市场、平衡供求、调整产业结构、改革金融体制、控制两极分化等多方面把握好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及时转变政府职能,从而避免经济危机发生。  相似文献   

12.
经济危机一直被誉为资本主义的代名词,它不仅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还是社会主义走向胜利的助推器.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马克思在100多年前就提出了这一论断.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无法克服的致命弊端,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资本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揭示了资本的最后来源问题和财富的创造及其分配不公等问题。马克思剩余价值论与现实联系密切。现实中世界经济的发展及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再一次验证了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科学性,尤其是剩余价值理论,因为它的内容与现实联系密切,能够解释经济危机出现的根源问题。剩余价值理论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有很强的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按劳分配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建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认为,有效需求不足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有效需求不足是经济危机爆发的必要条件,社会化大生产是经济危机爆发的充分条件。本文将从货币制度的演变出发,探讨社会化大生产出现的原因,寻找经济危机背后真正的黑手。通过分析不同货币制度下货币属性的变化对经济产生的影响,进而分析货币在经济危机中扮演的角色,探讨经济危机产生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6.
经济周期主要是关于经济危机的周期性,马克思认为对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的更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包括制度性因素和技术性因素。利益关系的冲突是经济危机产生周期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正当我们为中国经济崛起而欣喜和自豪时,一场震撼美欧并冲击中国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突如其来。在世界各国以巨大投入化解和缓解这场危机之时,对于刚刚步入市场经济运行轨道不久的中国来说,人们自然而然地要思考和回答经济危机的深层成因究竞是什么的问题。其实,对此问题,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危机成因论”,早在100多年前就有了科学的结论。就目前世界各国所实施的救市举措而言,仍然是沿用了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的所谓“国家干预论”。然而,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西方分析家纷纷研究“东方的危机”,他们认为,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已无力遏制经济危机的蔓延。我以为这种看法并不确切。当然,否认世界经济危机对欧洲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是愚蠢的,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在所有的欧洲社会主义国家中,真正经历了一场“危机”的,毕竟只有一个国家——波兰。  相似文献   

19.
陈小玉 《特区经济》2006,(1):347-348
创新在市场经济的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西方创新经济学经典作家从不讳言马克思思想对他们的研究思想的影响。因此,根据马克思理论自身发展的逻辑,批判地结合西方成熟的创新理论探索《资本论》中的创新思想,对于科学认识市场经济中的创新,自觉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从而实现以一种和平和谐的方式把人类带进一个新世界而言其意义是不言自明的。  相似文献   

20.
论宏观调控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要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就必须充分认识宏观调控在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宏观调控是克服市场经济弊端的必要途径,是应对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理论和范式主张挑战的客观要求,是防范世界经济危机冲击和全球贸易摩擦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