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2008年我国粮食生产获得了连续第5个丰收年,总产达到5250亿公斤,比2007年增长4.7%.由于受国际国内多种因素综合影响,2008年我国粮食收购、销售价格出现了新的格局,呈现错综复杂的波动局面.但是.在国家及时出台一系列强有力调控措施下,总体来讲还是基本稳定的.从2008年我国粮食市场变化及国际市场粮食供求状况看,2009年粮食市场价格趋势在2008年基础上将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粮食市场粮食价格的巨幅波动,导致了粮食经济主体承受的粮价风险损益空前扩大,生产经营收益暴增陡跌。这又反过来进一步激发粮食市场与粮食价格的更大波动。粮价风险已成为我国粮食市场发育中引人注目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综合分析2001年我国粮食供求关系、有关政策、宏观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对2001年下半年我国粮食市场价格走势,可望出现:价格将有所上升,但上升的幅度不会很大,地区差价、时间差价及品质差价将有所拉大,粮食市场购销趋于活跃.  相似文献   

4.
一、2006年国内粮食市场形势分析影响2006年国内粮食市场的因素主要是国家政策、供求关系、天气变化以及自然灾害等。根据对目前粮食市场信息的分析和我国粮食经济基本运行规律的掌握,笔者初步判断:2006年我国粮食生产继续呈增长态势,粮食库存充裕,市场供给压力较大,粮食供求关系正处在由前两年的偏紧状况向阶段性、结构性供过于求的状况转变。从市场层面上分析,粮食市场价格与2005年相比整体将进一步回落。但考虑到中央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的经济政策,国家将继续实行保护农民种粮利益的最低收购价政策。虽然这种政策将会对市场粮价下跌起…  相似文献   

5.
<正>从2004年起,我国在部分粮食主产省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稳定和促进粮食生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障国家粮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粮食市场“买难—卖难”波动的反思常向阳1996年粮食丰收后,随之而来的“卖粮难”困扰了全国的粮食市场。这是继1982年至1984年的“卖难”、1985年至1988年的“买难”、1990年至1992年的“卖难”、1993年至1995年的“买难”后...  相似文献   

7.
从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算起,我国现行的粮食市场政策已经实行了12个年头。从当时的粮食供求关系紧张到如今供给充足甚至出现了产量、库存量和进口量“三量齐增”的局面,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粮食体制特别是粮食市场价格形成机制走到了变革的关头。  相似文献   

8.
曾伟 《农村经济》2023,(7):87-94
当前全球粮食供求基本面较为脆弱,部分品种产需趋紧、区域性结构性矛盾突出,价格处于高位水平。受供需错配、俄乌冲突、出口限制政策、货币政策和能源价格等因素影响,国际粮食价格剧烈波动。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库存充足,国际粮食市场波动对国内口粮安全影响有限,但玉米、大豆和食用植物油等进口量较大、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粮食品种受国际粮价上涨影响较大。面对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我国要立足国内供应,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开源节流,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外防输入性风险,加强粮食市场监测和调控力度;主动作为,加强粮食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9.
所谓粮食市场波动,是指粮食市场频繁出现供求波动和价格的陡起陡落。笔者认为,1984年粮食大丰收以来,我国粮食市场频频出现波动,主要是由以下四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1.粮食生产的微观基础——小生产方式的自给半自给生产,导致粮食市场供给不稳。我国粮食生  相似文献   

10.
进入8月份以来,我国大品种粮食市场价格基本稳定,虽然有些粮食品种价格略有波动,但只是微小和暂时的。  相似文献   

11.
2011,我国粮食市场再度处于风口浪尖之上,粮食市场宏观调控又开始面临新一轮的考验。 从国内看,新年伊始,持续的干旱在全国大部分小麦主产区上演。干旱威胁下的粮食市场,波动势头再现。从国际看,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出警告,世界正面临“粮食价格冲击”,并有可能导致粮食危机。尽管我国在多次世界粮食危机中能独善其身,但世界粮食价格长期持续的上涨,对我国不能不说也形成了一定的压力。  相似文献   

12.
自七十年代末实行以市场化取向为目标的粮食购销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粮食市场价格呈现了较大的波动趋势。研究表明,1978-1996年的19年间,粮食市场实际价格在剔除一般性上涨趋势后的变异系数(标志波动水平的指标)为0.113;而社会收购价格的变异系数仅为0043,粮食总产量的变异系数也仅为0041。因此,研究粮食供给与需求的决定因素,探求市场价格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并提出稳定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政策措施,无论是对决策者制定市场与价格政策,还是对生产者与经营者的市场决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粮食市场调控政策的实施绩效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市场主要调控政策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大米、小麦、玉米最低收购价、储备制度的执行情况,探讨粮食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表明,我国粮食宏观调控政策对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维护粮食市场稳定、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调控政策目标的两重性加大了政府对粮食市场调控的难度;粮价上涨的预期也隐含着较高的市场风险,高额的国内外价格差使我国承受着巨大的进口压力。因此,需要构建以市场配置粮食资源为主、政府宏观调控为辅的粮食市场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4.
前一段时期,我省粮食市场价格持续攀升。为弄清粮食市场走势及粮价上涨的原因,笔者对全省有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并赴南部、西充、射洪三县作了典型调查。一、基本情况(一)粮食购销情况据统计,2004年1月—3月20日,全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粮食64825万公斤,比去年同期多596万公斤,收购均价1.26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上涨0.32元/公斤;销售粮食113719万公斤(其中退耕还林销售35600万公斤),比去年同期多21013万公斤(其中退耕还林多销10325万公斤),销售均价1.36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上涨0.31元/公斤。截止2004年3月20日,全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商品粮食库…  相似文献   

15.
10月26日至11月3日,我们一行五人,就粮食企业改革、粮食市场建设、军粮供应等内容,到江西、江苏省和上海市学习考察。期间所见所闻所思,对如何搞好我区的粮食工作,很具启示意义和作用。粮食市场建设步伐加快江西、江苏省是我国粮食主要产区之一。年粮食商品量均在100亿斤以上;上海则是我国粮食主要销区之一,年  相似文献   

16.
1988年以来,我国由点到面逐步实行了先购销同价后放开价格和购销的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实践证明,改革是接近实际的。但必须看到,改革是十分复杂的,粮食市场购销体制的确立,仅仅依靠放开粮食购销价格本身是远远不够的。放开购销价格所引发的问题远比这一改革本身要复杂得多,深刻得多,改革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7.
一、新时期我国粮油市场信息工作面临着新任务当前,我国粮食市场表现出了四个突出的特点,喻示着我国正在进入新的粮食时期:一是长达七年的国内粮食供应充足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我国的粮食市场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二是主销区粮食市场已经全面放开,更加彻底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案正在制定之中,全国粮食市场化改革正在积极的推进之中;三是以入世为标志,国内粮食市场逐步开放,粮油进出口管理体制改变,国内外两个市场融合程度不断提高;四是粮食企业改革深入推进,正在构建并形成粮食流通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在新的粮食时期,…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以来 ,在粮食市场“一片暗淡”的时候 ,糯米这个不甚为人关注的小品种粮食 ,在鄂西北粮食市场以其价格上涨之迅速幅度之大令业内外人士大为惊诧 ,成为粮食市场一颗耀眼的“新星”。据了解 ,目前湖北省枣阳市粮食市场上 ,糯米价格已涨至每公斤 2 .5 0元以上 ,上涨幅度超过去年上市时价格的5 0 %。这在全国有一定的代表性。据信息 ,截止 3月底 ,全国大部分粮食市场糯米价格也保持高价位运行 ,山西运城标一糯米每公斤价比春节前上涨 0 .2元左右 ;湖北武汉各大粮食市场糯米价格每公斤达 2 .60元 ,较去年底上涨 1 1 .6%;上海粮油商品综合交易…  相似文献   

19.
粮食储备是调节粮食供求平衡、稳定粮食市场价格、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突发战争而建立的一项物资储备制度。至2016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余年丰收,粮食储备居于历史上的最高位。在当前我国粮食已实现十余年丰收的情况下,对于我国的粮食储备是继续加强还是减少的问题,国内许多专家持有不同的意见。笔者从口粮压力、国家安全、经济因素、储粮损耗、存储品种和储粮损耗五个方面,阐述了当前我国粮食储备的现状与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粮食风险基金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用于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平抑粮食市场价格,维护正常流通秩序,实施经济调控的专项基金,它主要通过利益分配,实现粮食安全和粮食市场稳定两大目标。从2004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粮食风险基金直补”改革,通过实施由间接补贴转向对粮食种植进行财政直接补贴,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