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吴泓 《中国外资》2013,(16):203-203
房地产市场供大于求的市场常态,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等市场现象,要求房地产行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房地产品牌营销是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本文针对房地产品牌营销的基本理论及现状,结合品牌营销的意义提出几点策略,进行初步的探讨,从而促使企业持续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宏观调控的不放松,行业兼并趋势的加速,消费者需求日益个性化,使得房地产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把目光聚集到塑造品牌的问题上。本文从房地产品牌概述入手,包括其定义、内容及其发展的意义;进而根据实际情况探讨塑造房地产品牌的主要途径,主要从增设品牌经理、增强企业文化和品牌营销意识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房地产的品牌效应能够为房地产的发展带来新的曙光。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品牌营销的时代,但部分房地产企业在提升房地产品牌时过于注重外在形象而忽略了内在品质,是本末倒置,是不能将品牌长期的维持和经营下去的.房地产企业要树品牌、创名牌,要使企业品牌深入人心,首要的、关键的在于向公众推出优质的房产、合理的户型设计和完善的物业管理等.也就是说原来房地产企业只注重项目的质量的观念必须更新了,加强房地产产品整体概念的质量,才会提升房地产企业品牌和项目品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房地产企业需要认真考虑如何创立品牌,并以品牌营销提升自己的竞争力,确立自己在行业的主导地位,做未来房地产市场的赢家.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品牌营销战略是从差异化出发,进行品牌合理定位,塑造个性化品牌,从维护品牌资产价值出发,不断创新,造就个性化品牌,再将品牌理念贯穿在运营的每一个环节。房地产企业通过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与产品策略以整合营销传播模式(IMC)来实现消费者与已经建立起来的品牌之间的互动,互动的基础是消费者变化的需求。通过策略来实现房地产营销战略的四个环节:品牌个性、品牌传播、品牌销售与品牌管理,促进品牌、企业利润、消费者诉求之间的良性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5.
浅析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品牌价格评价及品牌营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瑾 《中国外资》2011,(23):60+62-60,62
近20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多是采用粗放型的发展方式,特别是一些中小房地产企业,更是只重视短期利益,品牌意识淡薄。而2010年以来,国家政策面不断加大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房地产开发企业纷纷进入了"冬季",如何在政策面趋紧的背景下,中小房地产企业如何实现快速可持续的发展,这将是我国中小房地产商未来几年需要面对的问题。本文对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的品牌价格评价及相关营销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我国房地市场健康、快速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长沙房地产企业之间竞争激烈,一方面是外来品牌的入侵给本土企业带来了压力,另一方面是本土许多企业本身的实力、规模较小。本土房地产企业要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有效地应对外来品牌,必须建立自己的品牌,提高品牌的个性、内涵,知名度、美誉度。本文力求从国内房地产发展整体情况着眼,着重分析本土房地产企业的现状,以及本土房地产企业在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品牌定位、品牌个性塑造几方面,为本土房产企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长沙房地产企业之间竞争激烈,一方面是外来品牌的入侵给本土企业带来了压力,另一方面是本土许多企业本身的实力、规模较小.本土房地产企业要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有效地应对外来品牌,必须建立自己的品牌,提高品牌的个性、内涵,知名度、美誉度.本文力求从国内房地产发展整体情况着眼,着重分析本土房地产企业的现状,以及本土房地产企业在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品牌定位、品牌个性塑造几方面,为本土房产企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长沙房地产企业之间竞争激烈,一方面是外来品牌的入侵给本土企业带来了压力,另一方面是本土许多企业本身的实力、规模较小。本土房地产企业要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有效地应对外来品牌,必须建立自己的品牌,提高品牌的个性、内涵,知名度、美誉度。本文力求从国内房地产发展整体情况着眼,着重分析本土房地产企业的现状,以及本土房地产企业在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品牌定位、品牌个性塑造几方面,为本土房产企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浅论公共关系视角下的房地产企业品牌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对于中国房地产行业来说必将是不平凡的一年,房地产企业塑造属于自己的房地产品牌已成为必行之势。品牌塑造是指建立企业品牌认知度、扩大企业品牌知名度、树立品牌美誉度和忠诚度而展开的一系列计划性、持续性的策略性行为。本文着重讨论了新时期基于公关视角的品牌塑造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前,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逐渐成熟,品牌效应对于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作用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业内企业也都在费尽心机争创行业品牌。但目前真正能称得上房地产品牌的实在是廖廖无几,究其中原因,笔者认为还在于开发商对房地产品牌,认识上存在着误区,实际操作中又没有现成理论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1.
2011年时于中国房地产行业来说必将是不平凡的一年,房地产企业塑造属于自己的房地产品牌已成为必行之势.品牌塑造是指建立企业品牌认知度、扩大企业品牌知名度、树立品牌美誉度和忠诚度而展开的一系列计划性、持续性的策略性行为.本文着重讨论了新时期基于公关视角的品牌塑造策略.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国内城市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城市营销的概念应运而生,并且迅速被国内众多城市接受并运用于具体实践中去。城市房地产整体品牌营销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演绎出来的全新营销概念,房地产整体营销就是将城市房地产整体作为城市的特殊商品进行营销推广,以房地产为载体,营销城市所固有的人居环境、文化精神和独特生活方式。这是在新的竞争格局下寻找城市发展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实施城市品牌战略的全新的重大举措。近几年来,成都市在城市营销和城市品牌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和有益的探索,但尚缺乏从城市人居环境最佳的角度对城市营销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我国土地转让市场化和住房市场化不断进步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房地产事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且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而房地产营销贯穿于产品设计、推广、开发以及售后服务始终的各个环节,在促进房地产事业不断取得长足进步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催化剂。在新的形势下,探索科学合理的房地产营销策略,为房地产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活力,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热议话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环境污染加重,而且由于其特有的“高速度、低效益”的经济特征,造成了我国环境问题的严竣性.房地产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必然可以更好地吸引讲究健康生活人们的眼球,有利于提高房地产企业的美誉度和忠诚度.本文分析说明了我国房地产市场中的绿色营销.  相似文献   

15.
9月19日,由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主持的"2014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成果发布会暨第十一届中国房地产品牌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和中国指数研究院3家研究机构组成,会议发布了2014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报告及2014中国房地产优秀品牌企业名单。莫天全、马骏、刘洪全、蒋云峰、黄瑜等嘉宾发表主题演讲,本文由部分演讲节选而成  相似文献   

16.
提出房地产企业品牌的战略执行,以博弈模型为分析基础,说明信用是品牌建立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了重要影响和推动作用,房地产行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内容,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房地产行业也在不断与时俱进,形成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化营销模式,是房地产营销模式发生了结构性的变革,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基于此,本文从互联网+房地产营销模式开展的必要性为主要出发点,论述了互联网+房地产营销模式发展的现状,并对其发展优势进行简要分析,进而研究与探讨互联网+房地产营销模式的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18.
关系营销是对传统营销理念的创新。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突显房地产企业实施关系营销的必要性。然而,国内房地产企业的营销其实践与发展的时间较短,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全面、行之有效的理论系统。在房地产营销策划的理论探讨及实践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通过引入关系营销理念,针对目前房地产企业营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提高房地产企业的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9.
以诚信为基础、文化为核心、积淀鸿润地产品牌的内在厚度;以质量为基础、价格为杠杆,塑造鸿润地产品牌的外部形象。这样的品牌文化内涵和历史凝成的品牌形象,使鸿润地产享誉京城,声名远播。创立于1996年的北京鸿润房地产开发公司,可谓“十年磨一剑”,稳健决策,均衡发展,形成了集房地产开发、环境工程设计及工程总承建、装饰装修、物业管理、证券投资等业务为一体,房地产经营与资本运营相结合,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综合性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20.
李云  贾瑞霞 《中国外资》2009,(22):145-145
同样等级的产品,质素相差也不大,但品牌企业就敢定高价,还能保证顾客趋之若骛,这种现象在业界并不鲜见。这就是品牌的魅力。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成熟,品牌战略是房地产企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