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对外进一步开放,再加上国际上的监管模式逐步走向统一、联合的趋势,这些构成了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的新形势.我国外资银行的监管结构和监管体制存在着不少缺陷,造成了目前外资银行监管的困难和矛盾,限制了监管的监管效率和有效性.本文首先阐明外资银行的相关概念,然后论述外资银行监管的必要性,最后在剖析外资银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卢昱 《时代金融》2013,(27):143-144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对我国金融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从对外资银行监管的定义入手,结合我国现行的外资银行监管立法,分析并指出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立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适当提出了改革和完善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金融市场开放背景下外资银行监管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金融市场也将进一步开放。本文作者分析了外资银行经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 :我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制度存在诸多缺陷。在此基础上 ,作者指出了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立法应当遵循的原则 ,分析了新修改的《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在外资银行监管方面的改进 ,并提出对外银行监管立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对外资银行有效监管的政策选择和具体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季恒 《金融论坛》2002,7(2):7-12
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将更多地进入我国,5年后外资银行在华分支机构的地域限制和在华客户服务限制都将被取消.外资银行大规模进入及其经营范围逐步扩大,将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产生越来越显著的影响.因此,当前较为紧迫和重要的任务是尽快完善和加强对进入我国的外资银行的监管.现阶段我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缺乏完善的法规;二是监管体制和监管措施滞后;三是缺乏国际协调机制.基于这一现实,本文通过对我国与有关国家外资银行监管的国际比较,就我国外资银行的市场准入、运作和退出等方面,探讨了健全和完善外资银行监管的政策选择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将更多地进入我国,5年后外资银行在华分支机构的地域限制在华客户服务限制都将被取消。外资银行大规模进入及其经营范围逐步扩大,将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产生越来越显著的影响。因此,当前较为紧迫和重要的任务是尽快完善和加强对进入我国的外资银行的监管。现阶段我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缺乏完善的法规;二是监管体制和监管措施滞后;三是缺乏国际协调机制。基于这一现实,本文通过对我国与有关国家外资银行监管的国际比较,就我国外资银行的市场准入、运作和退出等方面,探讨了健全和完善外资银行监管的政策选择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马旭丹 《海南金融》2007,(11):66-69
2007年是我国加入WTO后承诺开放金融市场的第一年,外资银行的生存发展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和特点,与中资银行的竞争也愈加激烈,这对我国外资银行监管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我国外资银行的监管现状,从外资银行的市场准入、市场运行和市场退出三个方面探讨了外资银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开放,随着国家统一以及联合监管趋势的加强,促使我国的外资银行的监管面临着新的局势。现行的外资银行监管体制以及监管机构存在较大的缺陷,从而制约了监督的有效性以及监管效率。本文将主要围绕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的理性分析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石现明 《西南金融》2007,(10):47-48
入世过渡期结束后,我国银行业进一步对外资开放,金融监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以《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为核心的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缺陷。我国应当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制定专门的《外资银行监管法》,明确外资银行监管的目标和原则,进一步完善外资银行监管的具体制度和措施,加强与外资银行母国监管当局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9.
该文从监管政策、监管机构和监管法律等角度剖析了我国现行的外资银行监管体系不完善的一面,并在借鉴典型国家外资银行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外资银行监管体制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外资银行监管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历史和现状两方面介绍了我国境内外资银行的发展状况,并针对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市场准入由限制性转向审慎性监管、市场运行由合规性转向风险性监管、加强和完善市场退出监管等方面,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2006年底,在我国正式实施新《条例》及其《细则》之后,外资银行被允许在华自主选择经营的商业存在形式,从而加大了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力度,同时也加大了监管当局的监管难度。本文从外资银行在华不同商业存在形式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以及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了可供参考的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目前 ,我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起点较低 ,远不能适应金融服务业进一步开放的需要 ,在这种背景下 ,如何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当前实际 ,在分析我国外资银行监管体系现状和缺陷的基础上 ,提出应当建立包括有效的外资银行内部控制、权威的中央银行监管、独立的社会审计、规范的行业自律和协同的联合跨国监管五个层次的外资银行监管体系 ,并提出了完善各层次监管的措施及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张昱 《时代金融》2008,(7):46-47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外资银行在我国获得了长足发展,同时也给中资银行和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带来了各方面的挑战。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在对外资银行的市场准入监管、日常经营活动监管和市场退出监管三个阶段中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了保护中资银行和国内存款人的合法利益,为了维护国内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健,完善在华外资银行监管成为极具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外资银行监管立法的构建与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端 《上海金融》2001,(11):22-24
随着我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我国对外资银行的开放进一步扩大,外资银行的经营区域、经营范围将进一步放宽,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完善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已势在必行。我国在外资银行监管立法上应遵循平衡协调原则、安全与效益统一原则、综合监管原则,调整、补充和完善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立法。  相似文献   

15.
苏扬 《中国外资》2011,(17):133-134
本文通过对巴塞尔协议体系的回顾,分析了巴塞尔协议在外资银行监管上起到的重要作用,结合我国的外资银行监管现状,对完善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法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加入WTO以后,外资银行的进入既可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又会不可避免地带来消极影响。因此,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更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本分析了我国对外资银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在跨境银行的国际合作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巴塞尔委员会解决跨境银行监管问题的法律成就,然后对其核心内容以及涉及跨境银行监管的相关规定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分别介绍和总结了新协议对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立法的影响和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立法的相关内容。最后,探讨了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如何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契合,并提出了几点构想,以期我国的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能更好的符合银行国际监管的发展趋势且尽早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这意味着我国金融业将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开放,外资银行的进入速度将不断加快。与外资银行展开全方位的竞争,这不仅对我国商业银行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且对我国中央银行的监管工作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外资银行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运作模式,金融监管从体制、手段到监管队伍的素质存在诸多不适应。因此,如何正视我国中央银行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不断提高央行监管工作水平,促进银行业长期稳定发展,深入研究建立既符合我国国情、又适应现代银行业发展要求且与国际金融监管惯例和规则接轨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茹 《上海金融》2003,(10):45-47
为履行入世承诺,我国对外资银行的开放度越来越大,同时,外资银行新颖的经营理念与模式,屡屡突破我国现有的银行监管法律框架。因此,如何完善外资银行立法,使其既享有国民待遇,又减少对国内银行的冲击,已成为我国当前监管当局必须面对的现实。本文从监管角度,并结合国际上通行做法,对我国外资银行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后,外资银行在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对东道国关于外资银行的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泰国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对银行业监管更加严格,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监管体系,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更是多管齐下,涉及准入、投资、信息披露等各个方面。研究泰国外资银行的发展现状及监管措施,对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的制度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