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的目的及成因 1.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的 目的我国上市公司造假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银行业被大量的呆账坏账牢牢困住时,证券市场的建立为处于严重“缺血”状态下的国有企业提供了广阔的融资空间和渠道,因此骗取上市资格是股份公司作假的首要目的;其次,是配股的诱惑。上市公司对货币资金的需要是持续的,为了获得配股以达到规模扩张的目的,往往不惜包装会计数据,  相似文献   

2.
温兆欢 《辽宁经济》2005,(1):110-110
在2002年我国的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件频频曝光.如何重塑会计的诚信成为时下会计界、经济界人士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会计法》要求会计提供的信息必须“真实、完整”。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也把“诚实守信”列为主要内容之一。但是,一些会计人员却把诚信抛到了九霄云外.对外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直接参与伪造、变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如银广夏、麦科特、ST黎明等一系列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件的典型.无不反映了会计诚信原则的缺失。因此,加强会计诚信建设,营造良好的会计信用环境已成为会计行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对上市公司会计诚信缺失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少金 《改革与战略》2007,23(12):73-75
会计诚信的缺失,无论是对证券市场、投资者还是国家和人民以及注册会计师行业自身都造成了重大损失,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然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屡见不鲜,会计诚信出现严重危机.文章对上市公司会计诚信缺失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采取多种形式手段进行会计造假,愈演愈烈的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已给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迫切需要治理会计信息造假.  相似文献   

6.
1999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新修订的《会计法》强化了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责任?作为企业负责人的“老总”们?对于会计造假这一普遍现象再也不能熟视无瞎?而应真正负起本单位贯彻执行新《会计法》的职责,做一个知法、守法的新时代“老总”。  相似文献   

7.
<正>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我国证券市场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1.有关法规、制度不完善。迄今为止,规范我国证券市场的根本大法《证券法》虽然已经出台并实施,但有些规范仍然采用“试行”、“暂行办法”的形式,明显带有过渡色彩;上市公司会计制  相似文献   

8.
随着美国“安然”等一系列会计造假丑闻的发生,以及我国“琼民源”等会计造假事件的曝光,向全世界敲响了会计诚信危机的警钟。为了应对会计诚信危机,恢复社会公众对会计诚信的信心,本文提出了营造良好的会计诚信环境、加强会计诚信教育、建立会计诚信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股票和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会计造假现象屡禁不止。我国上市公司往往利用各种利润操纵的方式来试图实现自身的各项目的,这样不仅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还严重扰乱了我国股票和证券市场的运营秩序。文章将针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方式来探讨有效治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现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彤 《辽宁经济》2001,(3):39-40
《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重点和难点即是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的内容的确定及帐务处理。“同一性质的事项可能是调整事项,也可以是非调整事项。如何判断、确诊处理二者不仅取决于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处理水平,也取决于有关状况是资产负债表日(和资产负债表日前)、还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蓬勃兴起,大批企业到国内外证券市场上融资成为上市公司,这些上市公司所提供的财务资料就成为连接公司与投资者的桥梁和纽带。从资本市场的角度看,上市公司是否规范,它们披露的财务信息是否充分、及时、公允将直接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而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则更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论点摘编     
《华东经济管理》2004,18(2):204-206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监管和治理”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白帆认为: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所有者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绩效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通过竞争的市场实施的间接控制,称为外部治理结构;二是  相似文献   

12.
历丽 《华东经济管理》2004,18(6):218-219
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表时有出现虚假陈述,这严重破坏了证券市场的"三公"原则,给广大投资者的利益造成巨大损失。本文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对虚假会计陈述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进行认  相似文献   

13.
范群  常阳 《辽宁经济》2003,(12):50-50
一、加强会计法制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要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首先,就要建立健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法规法则。新《会计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以上财政部门予以通报……”。那么什么情况构成犯罪,什么情况不构成犯罪呢?既没有定性的解释,也没有定量的确定,这就给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造假行为留下了缝隙。  相似文献   

14.
财务造假事件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时有发生,严重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在财务造假中,各方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共同推动了造假的发生。万福生科财务造假事件是我国近年资本市场的重大案件,文章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详细分析了万福生科案中会计、管理层、审计等各方人员在造假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而有针对性地对各方人员提出建议,以期为防止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正> 1993年以来,我国证券市场陆续发生了中诚事件、原野事件、琼民事件。到2001年接连又发生了银广厦事件、黎民股份事件、麦科特等一批上市公司造假丑闻,使我国经济领域会计造假达到高潮。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受到社会公众的普遍质疑。独立审计的社会公信力遭到严重破坏。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社会声誉遇到前所未有的重创。然而就在我国会计造假盛行,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受到普遍质疑的时候,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件的连续曝光,使人们更加关注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强化会计监督的呼声越来越高.文章阐述了强化会计监督职能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和完善会计监督职能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浅谈中国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国际化,必然要求会计准则推行国际化。从我国经济发展来看,随着WTO的加入,证券市场的规模和投资队伍的日益壮大,客观上必然要求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更加规范。加快会计的国际化进程是摆在我国会计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研究课题。一、会计国  相似文献   

18.
王金莲 《特区经济》2006,(6):108-110
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上会计信息舞弊案件频频发生,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运行的焦点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概念及种类入手,分析了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原因,并进一步从审计方面和非审计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李敏 《特区经济》2007,(3):126-127
会计信息是客观反映社会经济有效运行的有力工具,本文以1993~2002年因会计造假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的25家上市公司对外公告的招股说明书、年报资料为基础进行统计分析,旨在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的分析,筛选出能够揭示企业会计造假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并将之总结归纳,借此为防范会计造假而建立指标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20.
沙雁 《特区经济》2009,240(1):120-122
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会计监管质量的相关文献,利用证券市场的实际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试图客观描述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质量状况,以及如何改善上市公司会计监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